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由四种道情小戏的声腔说开去

来源:月琴 时间:2022/8/8

文囗秦之人

西北有两种最重要的小戏:曲子、道情。以前说曲子很多,这回就说道情。道情是在古老的徒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汉魏晋时期,以相和曲为代表的徒歌已经十分发达,成为了乐府曲的主要歌唱形式,也是两晋南北朝清商乐的重要萌芽形式。徒唱最为兴盛的时期,道教也兴盛起来了,道士们效仿佛教以歌曲传教的形式,便以徒唱形式宣传教义,民间就把这种徒唱的形式俗称道情、道士曲,隋唐燕乐中雅称其为法曲。又因为道士曲以渔鼓节制节奏,所以也有渔鼓曲、渔鼓等称呼。道士曲宋元后在江南发展成以四大声腔驰名的高腔,随后还流播全国,是中国戏曲由曲牌体演变为板腔体的重要载体。道士曲在北方虽然没有南方那么快着往前走,却也并没有停步。至少元杂剧中就频繁出现渔鼓曲。

古关中(函谷关以西至黄河东岸)是道家重地,道情是在这里是与曲子并存的民间最常见的歌唱形式。大约宋末元初,受北方弦索腔的影响,道情也加弦索了,早期多用三弦主奏,陕北道情、陕南道情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形态。明初又有加琵琶(月琴)的,现在很火的老腔就是这种形态。明末清初,道情又受吹腔影响,伴奏乐器加入了唢呐,这就形成了弦索与唢呐对吹的形式。大概在清初,道情改三弦为四弦,著名的的陇东道情就是这种形态。清末民初,道情纷纷以胡琴领奏,其实也不过是替代了四胡而已。总之,道情不断吸收其它歌唱形式,现存形态已经非常繁杂,但以表演形式来看,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纯粹的歌唱形式,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于陕北高原;一是傀儡小戏形式,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于关中,陕南。一是说唱形式,这种形式是道情跟佛曲、秧歌混杂的产物,莲花落是最为典型的形态。另外,长安县剧团还把道情搬上了大戏舞台,甘肃省还把陇东道情改造成了陇剧,这些都还难成主流。

今天道情类傀儡小戏主要有四种:老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还有一种由碗碗腔衍生出去的线腔,因为重心不在西北,不论。碗碗腔是清初由老腔改造而成的,碗碗腔形成后就自称时腔,就把原来的东路道情叫老腔。碗碗腔往西传播又名灯盏头,即以油灯盏子代替了碗碗。其实,最早的碗碗也不是铜碗,而是瓷碗。乾隆中期,西路道情即陇东道情,在乾州扶风一代以伴奏过门音乐代替嘛簧,这就是板板腔,也叫弦板腔。板板腔是西路秦腔的母体,这是后话。板板腔变宫调为背宫调就是阿宫腔,变调的原因是因为加入了琵琶。老腔变碗碗腔其实也是变宫调式为背宫调。由东西两路道情生发出来的老腔跟板板腔(也叫弦板腔)都保留着古老的华夏正音――正宫调,碗碗腔和阿宫腔都是后起的胡音――背宫调。就声腔说,西北道情没有象南方道情那样发展成了高腔,还衍生了吹腔,而是皈依了北方原有的是弦索腔,最终不属于高腔体系。

中国的传统乐器可以分为三大类:打击乐、弹拨乐、管乐等。各类乐器名下的种类都十分丰富,但是能作为伴奏说唱的却只有主要两种,一种为三弦,一种为琵琶。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是打击乐,鼓、磬、板等无不声名赫赫,但是因为这类乐器音域有限,所以后来主要用以节制节奏、烘托气氛,宁不能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有人考古认为最早的伴奏乐器是以筚篥为代表的管乐,但是筚篥一直受困于定调瓶颈,后来还被萧、笛子代替了,虽然晋人荀勖也解决了萧的定调问题,但是因为操作难度太大,筚篥在唐宋基本就失传后,虽然萧跟笛子也都流行过,尤其笛子还经常具有定音定调的功能,但是作为领奏乐器,还是没有三弦和琵琶那么显赫。

相较管乐,弹拨乐器比较容易操作,音域也更加丰富、细腻,所以就后来居上,成为了在民间最为流行的伴奏乐器种类。弹拨乐器以古琴名气最大,还出现了筝、筑等变种形式。但是操作难度过大,就直接影响了它的传播。因为没有合适的伴奏乐曲,中国最古老的歌唱形式就是徒唱,当然还有和唱者,自然也少不了打击乐节制节奏,这就是著名的想和曲。到了两晋南北朝,琵琶(包括软、乐器等)声名大骚,这就产生了著名的清商乐。隋唐时期琵琶甚至都有代替古琴之势了。唐末,三弦异军突起,因为它的操作更加简易,就在迅速在中国俗音乐中,占据了无与伦比的地位,直到今天,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儒家文化圈子里,三弦(有三线、三昧线等名称)仍居于显赫地位。这样,三弦跟琵琶就成了中国民间音乐最重要的两种乐器。

三弦的本调式是正宫调,北宋人孔三传以此为基础创诸宫调,由此中国的说唱艺术才蓬勃发展起来。这就是中国戏曲文娱皆以正宫调为正音的基础。最早的南戏北曲,后起的二黄、散曲皆是如此。不过三弦在定调上还嫌不足,所以诸宫调往往以月琴节制调式,所以,正宫调也被俗称月调(月琴的调,也被讹传为越调)这就出现了三弦、月琴相互配合的所谓弦索腔,元杂剧基本都是这种形式,弦索腔很长时期是北方的主要歌唱形式。

元末明初,西域音乐在中原广泛传统,以秧歌为典型代表的广场表演也开始流行,在北方出现了二人台、二人转、秧歌,在南方出现了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等。这些秧歌类的演唱形式,在南方大体还保留着正宫调,在北方却出现了新的调式――背宫调。被宫调其实也不是新调式,它是琵琶的正音。也由此,古老的琵琶又重新回到伴奏的主要地位。琵琶主奏的背宫调比正宫调大体高一度音,因此就更加高亢、激越。清乾隆晚期,背宫调开始广泛流行,西皮,山陕梆子等声腔就是标志。如今,中国戏曲音乐也基本只有正宫调和背宫调,每个剧种大体都是如此。比如皮黄有二黄、西皮,豫剧有豫西调、豫东调,秦腔有西路腔、东路腔,蒲剧有西路和南路等,都是一样的原因。

背宫调都以琵琶为正音,正宫调本以三弦(月琴)伴奏为正音。西北一切戏曲的音乐基础都是曲子,道士曲在调式上跟曲子是相同的。曲子在民间广为流行是在唐末两宋,那是个三弦最流行的时代,也是产生诸宫调的时代,所以,西北曲子早期取正宫调。西北最早出现的板腔体是西路秦腔。俗称咣咣戏,用低音梆子。因为西路秦腔的母体音乐是西北曲子和道士曲,所以它也就是正宫调。这就是西路秦腔能跟曲子合在一起演出的原因。东路同州梆子是以背宫调起家的,它用高音枣木梆子,它成熟于乱弹诸部兴起末期,所以也俗称乱弹、梆子腔。西安乱弹是在同州梆子声腔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因此,它就取背宫调。二十年代末,西安正俗社在康振亚、高天喜、高登岳等受西路秦腔侵染很深的艺人的主持下,开始改变背宫调,以升F调作秦腔主调式,由此秦腔调式大变。这就是秦腔音乐解放前后风格大变的根本原因。

西方现代音乐以十二平均法为定调基础,这种定调方式实际是古典音乐的简易、近似定调音准。秦腔(包括所有传统音乐)是古典定调方式下的音乐系统,随着现代音乐教育下的新音乐工作者的加入,秦腔音乐发生变化就是必然的。在传统音乐式微的大环境下,随着老艺人的离开,所有剧种的音乐特色都会发生变化的。皮影木偶等小戏因为新音乐介入不深,保留音乐原貌也只是暂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