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记者走进潍坊市潍城区于河街道张家村,村“两委”办公室内,五六个村民聚在一起,一把京胡,一把月琴,几个凳子,胡琴一响,嗓子一亮,人们唱得有板有眼。
张家村的戏迷们在村“两委”办公室内排练。
张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戏窝子”。这里的村民爱听戏,也爱唱戏,为此村里建起了大戏台,平常看起来不苟言笑的老汉、妇女,登上台一开口便是字正腔圆,韵味十足。
就连90多岁的村民张传孝,也时常上台唱上一段。董济兴家住槐埠村,离张家村10多里地,也顶着大太阳到张家村来唱戏,只因为“这里戏味浓”。68岁的戏迷陈秀芳向记者介绍:“老辈就爱好京戏,上至九十岁的老汉,下到五六岁的娃娃,全村老少多少都能哼上几句。”
张家村的戏迷们在村“两委”办公室内排练。
村民们爱好京戏,完全出于自发。他们经常利用农闲的时间组织起来,拉起京胡唱京剧。他们还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行当。比如,陈玉玲声音明亮高昂,就唱青衣;董济兴嗓音嘹亮醇厚,就唱老生,而陈秀芳的特点是清脆苍劲,便唱老旦。同是79岁的村民吴克祥、文华祥不会唱,但分别学过京胡、月琴,现在被村民们尊称为乐师。
张家村的戏台。
唱京剧成了张家村村民喜欢的娱乐方式。吴克祥告诉记者,全村多口人,经常唱戏的就有20多人。他们不论长幼,互为老师。59岁的陈玉玲就是68岁的陈秀芳的老师。陈秀芳是从外村嫁过来的,50多岁时,“孩子大了,才有闲心开始学戏”,唱得不顺畅时,就去找陈玉玲,让她给指点指点。
京剧广场上的雕塑。
陈玉玲是戏迷里的“小字辈”,她的京戏老师除了村里的老人,就是收音机、录音机,再就是不会唱戏的乐师们。“我们会唱,但不识谱,他们不会唱,却识谱,人家一听,就知道我们唱得对不对。”
京剧广场上的脸谱雕像。
不过现在,戏迷们有些焦虑:学戏的少了,唱歌的多了。村民董淑芬曾跟陈秀芳学过戏,但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学了,“感觉一句唱词有十八个弯,学一句京戏的空,能学会十首歌”。如今,经常聚在一起唱歌的村民已经有40多人,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了戏迷。
为唱戏,陈秀芳不但买了音响,还买了点唱机,加上她家房子宽绰,她家便成了张家村戏迷、歌迷都爱去的地方。唱歌之余,董淑芬便“策反”陈秀芳,希望她放下京戏去唱歌。
画在蔬菜大棚小屋上的脸谱。
这让戏迷们更加惴惴不安。“咱村可是京戏村,怎么能去唱歌”“京戏是咱村的招牌,村里买上音响后,优先给唱戏的使,办公室也优先排戏用”“给村里建议,学唱京戏可以抵义务工”……戏迷们议论纷纷。
村支书张传明则持开明态度,“不论唱戏还是唱歌,都丰富了村民的乡村生活,也涵养着乡村的文化氛围。”张家村6条街道都绘制了京剧脸谱,让原本朴素无华的村庄变成了“脸谱村”。同时,村里还建起了京剧广场,广场两侧的墙壁上同样画满了京剧脸谱。
在张家村,脸谱随处可见。图为画在民房上的脸谱。
他认为,吹拉弹唱不仅让张家村变美了、变富了,而且更和谐了。平时大家在唱戏、唱歌之余,还相互交流发家致富、科学种田、巧闯市场的经验,收入不断提高。全村没有一个人沾染赌博、打架斗殴的恶习,尊老爱幼、崇尚文明形成风气,年年被评为先进文明村。
张家村的牌坊庄重典雅。
“这就是我们村的戏台子。唱戏的站在中央,琴师坐在左侧,一唱一和、一板一眼,你方唱罢我登场,非常热闹。”站在戏迷们引以为傲的戏台前,张传明介绍说。每到“五一”“十一”这样的大日子,戏台上下人山人海。京戏、歌曲、舞蹈轮番上演,还吸引了不少外村的戏迷前来,让张家村一下子成了地地道道的“文化村”。
“我们是京剧村,继承和弘扬京剧文化当然非常重要。我们要以更多的活动,吸引年轻人重新接近京剧,让‘京戏窝子’不再是老一辈的专利。”张传明表示,要想办法让年轻人认识到京戏的美。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郭杰通讯员丁延峻刘超丁永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