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彝族毕摩和《玄通大书》古籍原稿。
“闻声起步手相牵,踏跃回身步应弦。玉笛声声清且雅,芦笙悠悠赛九龙。对歌男女心相诉,爱在彝乡好风光。古老风情真纯美,彝家习俗酒为尊。”这是对罗平彝族歌舞的描述。罗平县23种民族60万人,彝族人口近4万人。罗平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罗平县彝族文化研究会成立9年来,深入挖掘和弘扬罗平彝族文化,宣传罗平彝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提高罗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为罗平旅游锦上添花。
彝文古籍
罗平彝族属境内土著民族,是罗平境内定居较早的民族之一,有黑彝、白彝、鲁屋、干彝四个支系。彝族自称窝普、纳苏普、阿武、戈仆。罗平彝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操彝语,属盘江次方言中的盘壮次土语和戈仆土语,有独立的文字,有4种方言,至今使用但能读懂者甚少,现存留有彝文碑和14万余字的《神通广书》。
罗平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药学等许多著作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内容丰富。罗平县彝族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考证、编辑了《彝文字集》,收集个字符,采用国际音标,罗平彝族常用的四个方言进行注音、释义。散存在民间的彝文经典和口传故事非常多,涉及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技等各个方面。各地流传有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内容涉及天地开辟、人类起源、迁徙、哲学、艺术、宗教等。举世闻名的《神通广书》,罗平县彝族文化研究会整理、编辑《玄通大书》,长约50余厘米,宽30余厘米,有个小标题,共页万字,篇幅大内容多,并插图加以说明,录入《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罗平县彝族文化研究会成立9年来,整理编辑了《罗平彝文字集》《罗平彝族民歌集》《罗平彝族传统医疗医药集》《指路经》《送魂经》《闲白经》《丧葬祭祀》《献酒经》等文献。这些文献是研究彝族古代文化的珍贵资料,也是祖国文化宝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穿花戴银
《罗平州志》载:“……男子挽发以布束之,披毡佩刀,妇人蒙头,青布束于额上,披衣如袈裟,桶裙,手牙圈,跣足,在彝为贵种”纳苏普称二彝,“男衣两截,衣缠大头,跣足佩刀,妇女头戴箍,手牙圈,桶裙长衣”;干彝,自称戈仆,“多衣褐,妇人披衣亦如袈裟,戴数珠,跣足……”罗平彝族各支系、各地服饰差异大、种类繁多、色彩纷呈。
彝族服饰上的装点都与自然崇拜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罗平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其形成与发展是彝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依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生产的便利程度和人们的审美心理、习俗文化所决定的。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的一种特质文化。彝族的服饰具有地域差异性,阿岗、马街、富乐、老厂、九龙、罗雄、腊山、钟山、长底、旧屋基等不同方言区的彝族在服饰上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方言区不同居住地的彝族,在服饰的质地、式样、穿着讲究等方面亦有所差异。罗平彝族人民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服饰特征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在服饰的质地、款式、民族特性等方面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
罗平彝族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且镶有花边的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彝族服饰,做工精细,尤其结婚礼服,真可为描龙绣凤,巧夺天工,一套完整的结婚礼服,几乎用尽姑娘的全部心血和本领,其花工之大,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才能做好,此套衣服除结婚时穿着外,仅节日穿戴。全套服饰分4部分组成,即按土司宫中流传的龙裙、虎裤、凤冠、霞帔制成,龙裙为蓝青底,红、黑、黄、白花纹,绣龙凤图案于上,下系红线结成的须坠;虎裤为青蓝灰底红黑花边宽腰裤,膝以下镶绣各色花边;凤冠为头饰,用布壳制成套箍,绣花纹图案,前沿嵌有若干银器头像,顶部及后面系有红线花,霞帔系于后,上平于肩,下垂于臀,如披风,肩臂处于上衣缝接;脚穿绣花“板尖鞋”,形似龙舟,做工精巧。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变化,现今仅中老年和聚居区的妇女保持传统服饰,年轻男女和杂居区着装与汉族相同。
能歌善舞
“情歌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星星能数尽,彝家歌舞数不完。”“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唱得太阳落西坡,唱得鲤鱼跳出水,百灵鸟听歌停了叫,牛羊听声忘吃草,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彝家山寨来。”这是罗平彝族民间歌舞多姿多彩、形式繁多的真实写照。罗平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以歌舞抒发其情感,歌舞音乐是彝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罗平彝族音乐舞蹈艺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柔韧灵活的烟盒舞,情绪欢畅的罗作舞,浑厚古朴的彝族打歌,热情奔放的跳月,韵律独特的铜鼓舞、金竹舞、仪式舞等民间歌舞独具特色,多姿多彩,式样繁多。
罗平彝族人民以歌唱的形式宣讲历史、强调道德、传承风俗、表达爱情及喜怒哀乐,唱腔根据唱词内容、或流畅委婉、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转。民歌从大的类别上可分为叙事歌、情歌、苦歌、劳动歌、酒歌和风俗歌等。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放羊调、拐妹调、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彝族舞蹈形式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罗平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彝族歌舞,曲调高亢优美,唱法别致,格律独特。这种歌舞借助优美的音乐旋律使人整个身心都尽情于手舞足踏的艺术境界,使广大彝族男女老少从中享受到自娱的欢乐,并且极大的启发和锻炼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体质。有一首歌调这样唱:“来打歌呀来打歌!打起尘灰做得药。打歌就是团团转,一个跟着一走。打歌不是我爱打,孔明立书兴着呢。来打歌呀来打歌!前边去了千千万,后边还有万万千”。
彝族舞蹈形式有四弦舞、罗作舞、烟盒舞、铜鼓舞、跳花鼓、跳芦笙、披毡舞、荞子舞、插舞、对脚舞、铃铛舞、酒礼舞、金竹舞等,用葫芦笙或竹笛伴奏,男女成对平行围成圆形,舞蹈节奏舒缓,边舞边对歌,颇有轻歌慢舞的气氛。在舞蹈中,有两名男子和着节拍,手持大刀作双人大刀舞,表演古代战争刀法,舞蹈由慢渐快,节奏突出,动作整齐,突出整体配合,使人感受到团结坚定,不屈不挠的民族气魄。
罗平彝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虎、尚黑、敬火、爱武,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十月年、赛装节以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动。在汉族节日文化的影响下,彝族地区除过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外,还要同汉族一样过清明节、端午节、七月节、八月中秋节等节日,而食俗上又有自己的特色。彝家人用餐时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长辈坐上席,客人坐上席或上方,晚辈只能坐下方的座位;招待客人时,好酒好菜都先敬客人或长辈。
彝家酒谚云:“所木拉以以,诺木支几以”(汉区茶为敬,彝区酒为尊)。罗平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在彝家,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每逢婚嫁,以视酒足为敬;丧葬时,讲究送酒多者为最敬最孝。酒在罗平彝族山寨是最为重要的特色饮品。饮酒时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米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吸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吸管吸米酒。因此,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自然成为了罗平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罗平彝族性格刚直豪爽,热情好客,男性喜好饮酒,尚狩猎,老年女性多数会抽烟,爱玩、爱唱、爱跳是彝族的共性,青年人尤其开通、豁达,男女间交往无拘束,随和大方,对爱情的追求大胆、执着。来到罗平彝族村寨,彝族朋友会唱敬酒歌迎接客人“罗平彝乡多美丽,美酒敬朋友,端起酒杯呀,请你喝一杯,祝你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干一杯呀干一杯……”“朋友来到彝家乡,彝家兄弟敬你喝一杯,喝了这一杯再来一杯,好事成双生活有滋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