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月琴
月琴,彝族弹拨乐器,彝语又称“四弦、弦子、腔资、杰猜”,月琴在彝族民间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造型结构。随着时间的流逝,民族生活区域与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原因,月琴在各地都有一定的改变。例如单在楚雄地区就有“八方月琴”(图1、2)“镇南月琴”(图3)“双柏四弦”等,从形制来看,琴身不再只是单一的圆形,头部也更多换为“龙头”,琴身上更是加了许多具有意义的图案和装饰,但制作技法、弹奏技巧和用途并无太大差异。由于世代居住在云南的彝族人民长久以来对月琴的制作与使用,已使月琴成为彝族社会中人际交往和情感调节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从民间流传的俗语“听见月琴响,心慌脚杆痒”中可见一斑。
琴颈由琴头、琴轴、山口、琴杆、音品五部分组成。其中琴头一般雕刻为龙头的形状,主要起到装饰琴体的作用;琴轴(弦耳朵)的作用有三个,一是用于固定琴弦的最顶端(缠弦),二是用于调整琴弦发声的音高,三是固定琴弦的松紧程度;山口是月琴琴杆上有弧度的部位,它的的作用是固定琴轴,使月琴看起来更加有艺术感;琴杆主要用于支撑琴体;月琴的音品一般有7品、9品、11品三种,在当地应用较为广泛的月琴都是由9个音品组成的,从上品到下品分别是从低音到高音,两个音品之间组成一个品位,共8个品位,在不同的品位按下琴弦分别发出do-re-mi-fa-so-la-si-do八个音。
???在云南楚雄彝地区,不论是在房前屋后,还是在田边地角,人们都可以听到月琴那细腻而悠扬的声音,月琴随着彝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在人生的每一个仪式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乐器。彝族的月琴简单易学,便于携带,音色清脆明快,节奏感强,月琴曲的唱词则贴近群众日常生活,用月琴作伴奏乐器极容易带动气氛。因此月琴自古就是楚雄彝人重要的娱人娱己工具,弹月琴跳歌不但可以作为日常生活劳动之余的调剂和放松,还可以作为节庆狂欢活动中的重要项目,更是年轻男女恋爱时传情达意的喉舌。
月琴不但是一件乐器,还是一件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品、艺术品,其独特的外观造型和精美华丽的装饰给人带来一种感官上的愉悦。
在彝族地区,月琴有不同的形制结构,最常见的有八角形和圆形,也有扁圆形和六角形,另外还有一些奇异的形状,如弯月形、铃铛形、鹅卵形、梨形和吉他形等。月琴之所以被称之为月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圆形月琴出现最早,如满月一般的形状正是月琴之所以名为月琴的主要原因;二是其在弹奏时呈现出一种“揽月入怀“之姿,综合两者,月琴之名便是由此而来。随着月琴在各地的传播及发展,逐渐融入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外形设计和装饰方面既保持了原有的传统构造又增添了许多富有民族性的东西。这种设计也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发展传承提供了一个启示。
在唐代,月琴之名开始出现。宋元以后,由于中国城镇商品经济走向繁荣,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城乡经济文化互动逐渐频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随之萌芽,宫廷雅乐走向衰落,民间音乐则步步博兴。宋元时期的小唱、小令,明清的小曲、但曲所包容的各种曲调和曲牌通称为“小调”,月琴正是民间的职业艺人歌小调时的常用伴奏乐器之一。到了清代,月琴的琴杆缩短为琴颈,在形制上基本演变成了现代月琴的式样。
完
本期编辑:何酉崟排版:何酉崟图片来源于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