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师宗洞经音乐匿弄古乐

来源:月琴 时间:2023/10/28
北京手足癣医院好不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5/8593631.html

在公园展演洞经音乐。

师宗第三代洞经传人王开先用自己保存的百年乐器,向第五代传人俞保德和金存柱传授三弦弹奏技法。

第五代传承人俞保德指挥会员谈演洞经。

洞经音乐,是以演奏、唱颂道教典籍《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为文本的音乐形式,属道教音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器乐乐种,起源于宋代的四川省,现流行于四川省,云南汉族地区和丽江、楚雄等纳西族、彝族地区。

师宗洞经音乐,原名“桂录学”,因师宗城驻地古称匿弄甸,故又称“匿弄古乐”,主要是以礼乐雅奏谈演经文、宣讲圣谕、劝化世人、崇敬先贤。在启佑文明、传承文化、培植世风、和谐社会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文昌帝君圣诞,六月二十三日关圣帝君圣诞,八月二十七日孔子圣诞等重大节日,都过会三天。过会期间,会员们着装整洁,每天早、中、晚三次上坛谈经,各执文武乐器谈演不同经文,以不同的曲牌,调门,奏一堂雅乐。这种活动,人们称为“过洞经会”。洞经会员过会时只“祈”不“荐”,只祈拜圣贤,祈求功成名就,祈求天下太平,祈求福禄寿禧。“不荐”就是不超度亡人,也不送葬,若洞经会以此牟利赚钱,那就是有伤大雅,有辱斯文。

从《广西府志》《师宗州志》《师宗县志》等历史文献记载可知,师宗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建有文庙,康熙十六年(年)迁建黉学坡(今丹凤小学内),并建有文昌阁三间,供奉文昌帝君等神祇。文庙和文昌宫的修建,是师宗地方文教事业的一件大事,祭祀孔子、文昌帝君的活动也随之开展。当时,在各种庆典演奏、唱颂道教典籍《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道德经》《阴骘文》《觉世纪》等道教经文,为师宗士人阶层的一件大事。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云南的洞经音乐得到较好发展,师宗县的洞经音乐在这种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也得以发展。

年6月,师宗县文化馆组织发掘、整理、收集古典音乐,在曹福森馆长带领下开展调查,原师宗洞经会刘启汉、尹联芳、王开先三位老先生积极配合文化馆工作,通过认真回忆、反复唱诵、校正曲谱等,整理刻印出首批吹打曲牌《小桃红》《浪淘沙》《小鹧鸪》,经曲《开经赞》《庆云谱》《朝天子》《十供养》《和赞》八首曲目,刘启汉、王开先、王云鹄、陈翰铭、陈世雍、尹联芳、徐志恒等先生,还加入了丹凤洞经音乐代表队,集中练习曲目,积极参加全县的文艺演出。

当16位身着长衫的谈演者端正地立于舞台上时,场内熙熙攘攘的观众立刻安静了下来。随着掌坛刘启汉先生的开经仪式开始,谈演者排班、参圣、入座。起鼓一通,大锣三筛,丝竹悠扬,颂音顿挫,一堂雅乐,满台清音。其场面之恢宏,气氛之庄重,曲牌之典雅,让观众肃然起敬久久陶醉在古老的音乐之中。这样的活动为师宗洞经音乐的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年12月,“师宗县西华社区老协会洞经民乐团”成立;年4月,洞经民乐团升级为师宗县老年洞经协会;年4月,师宗洞经音乐第五代传承人陈兴和历经6年收集整理,主持编印了《师宗县洞经音乐》一书;年12月10日,师宗洞经音乐被公布为曲靖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师宗洞经音乐重新开坛以来,历经6代人延续了9届传承,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坚守与奉献。在陈乐轩、刘云汉、刘启汉、王芳临、尹联芳、王开先、王云鹄、陈翰铭、陈世雍、徐志恒、赵学美、黄忠堂、李凤仙、王鸿昌、李冬兰、陈兴和、俞保德、金存柱等数代人的传承、传唱、挖掘、整理、保护下,师宗洞经音乐得以保存、流传和发展下来。师宗县老年洞经协会目前有会员余人,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余平方米,谈演经曲、唐宋曲牌、现代曲目达80余个,主要乐器有笛子、唢呐、二胡、三弦、月琴、扬琴、木琴、琵琶以及鼓、锣、钹、拍板、木鱼、磬等20余种。

师宗洞经的谈演由入会、筑坛、斋戒、沐浴、治服、朝礼、谈演等步骤组成。明清洞经音乐鼎盛时期,谈演洞经乃是严肃、慎重的大事,只有取得功名者方有资格参演,“不是秀才不得升堂入座”。那一时期,只准男子入会。现今条件放宽,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爱好者,男女老幼,经考察合格者,皆可入会。

师宗洞经音乐曲调优美,词牌丰富,音域宽广,旋律多变,不仅保持了儒家音乐的庄严,也有道教音乐的洒脱,还有宫廷音乐的典雅,江南丝竹的柔美。它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与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师宗地域特色的“匿弄古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别具一格的美丽音符!

(作者:李慧林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