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大型人文纪录片彝问3月10起在央视播

来源:月琴 时间:2022/7/11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2.html
大型人文记录片《彝问》宣传片4集人文纪录片《彝问》将于年3月10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首播时间为每晚22:00,重播时间为次日早7:07。系列人文纪录片《彝问》分为《家园》《血脉》《繁花》《生机》共四集,是一部集历史性、艺术性、真实性、学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每一集50分钟时间里,撷取活在当下的一个个生动人物和鲜活故事,搭建一条影像化的路径,带你一起走近彝族,探究彝族的昨天和今天,感受彝族的苦乐与悲欢,描绘彝族的憧憬与希望……

据悉,彝族音乐教父吉克曲布将在第三集出场,吉伍巫且、乃古沙日、贾巴子则等非遗传承人也有故事相继上演!敬请收看! 

 

  走近彝族探秘彝族文化和生活

  “彝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传承的民族,却充满了神秘色彩。它的起源和历史,在史籍中只有零星、模糊的记载。使用火葬的丧葬方式,也让它无法留下更多考古学的痕迹。因此当人们想要追溯彝族的源头,解读彝族的文化,总会面临巨大的困难。然而,民族的记忆并没有泯灭。在一代代毕摩吟唱的经书中,在长辈讲述的史诗中,彝族人探寻着自己的前世今生。”《彝问》总导演姜巍对片子做了这样的阐述。

  “数千年来,族群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经过了怎样的相互博弈与滋养,最终形成了完整而代代相传的民族性格?又是如何升华出他们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艺术,构架起了彝族的骨骼?今天,面对纷杂而仓促的身份认同,彝族人又将如何应对?他们对于生活和未来将有什么样的选择?”带着这些疑问,《彝问》摄制组满怀温情和敬意走近彝族,纪录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感受他们的文化和信仰。

  作为《彝问》制片人同时也是分集导演的李维,向记者讲述着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彝问》原本是想做成一部文化历史题材较严肃的纪录片,请撰稿人写出来后不太满意,又经过反复调研和讨论,最终决定建立在发现当代彝族地区,尤其是凉山州彝族现实生活、风情百态的基础上,做一部人类学的纪录片。希望我们的片子能让观众更详细地了解这个民族,改变对彝族人一些陈旧的印象。”

  

  

  5万余公里行程原生态纪录

  李维说,《彝问》里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发生的故事,很少有再现,这也是这部片子的一个特色——纪实性特别强,“比如彝族有毕摩、祭祀,我们拍的是实实在在的毕摩;日本的漆器出名,彝族的漆器技术不亚于日本,彝族人的采木、采漆、上色三个阶段集中在七八九月份,我们都是全程跟拍,纪录整个过程”。

  纪录片的拍摄比较艰辛,是众所周知的,更何况是穿行在路况较差的凉山地区,李维说,“拍摄不累,在路上颠簸太累了,今年受天气影响,雨水也多,担心有泥石流,有时候会绕行,加上我们要去到山林、田间地头跟拍最原始的内容,我们3个摄制组总行程有5万公里”。

  

  

  

  彝族工匠精神文明的守望

  纪录片《彝问》通过活在当下的一个个生动人物,一个个鲜活故事,去搭建一条影像化的路径,带着观众一起,走近彝族,去探究,彝族的昨天和今天;去感受,彝族的苦乐与悲欢;去描绘,彝族的憧憬与希望……

  据李维介绍,片中有一个做月琴的老人,生活在当地一个离金沙江很近的河边,两边是高山,随时都有泥石流的危险,湍急的河水长年流淌,噪音分贝像一列火车开过时的噪音大小,但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那一个地方,“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像月琴老人这样的彝族人,可能生活并不富裕,做的事情看似简单,多年坚守也无利可图,却能坚持下来,这也体现了这个民族的韧性”。

  系列人文纪录片《彝问》分为《家园》《血脉》《繁花》《生机》共四集,每一集50分钟时间里,都是彝族鲜活生动的故事!

来源:综合《四川观察》等编辑:阿叫拉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