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写晋人心。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
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
这两首诗词写的都是描述阮的创始者、魏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弹奏阮的音色,后来很多地方就用阮咸来命名这个古老的乐器。
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着很多选择,比如普通人选择工作,音乐家选择乐器。冯满天说,说到选择,应该是阮选择了我。
年,他出生于音乐世家。父亲是著名月琴演奏家冯少先。在这个家里到处都是琴,琴便是他小时候的玩具。
冯满天回忆,他16岁进入中央民族乐团,被分配弹阮,但当时阮的地位比琵琶低,只是伴奏,不能弹旋律,他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相比较阮,当时流行的另一项乐器吸引了冯满天的目光,那就是吉他。
正值改革开放,冯满天通过自学成为中国第一拨儿会弹吉他的人。木吉他弹腻了,就像试试电吉他。所以他咸菜、馒头省吃俭用了几个月,攒钱买了一把电吉他。
没有效果器怎么办呢?冯满天回忆到,现在想想很败家,当时我用了一把小叶紫檀的月琴,从一个日本人手中换来的两个效果器。
因为爱好摇滚乐,冯满天和臧天朔、刘义军(后来的唐朝老五)等志同道合的哥儿几个组成了白天使乐队。
那个时候我特别疯狂,头发比女孩儿还长,是个很有煽动性的乐手。回想往昔,冯满天的语气中还透露着一股兴奋,我们一起弹吉他,乐团下了班就冲过去,有追求就停不下来。
在摇滚乐和民乐间不断地切换中,冯满天也开始萌生了用民族乐器弹奏摇滚的想法。
有一天他惊奇的发现他的阮也能弹出吉他的音色,一下子就来了灵感,我有了新的目标,就是把中阮弹出吉他声!
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是谁弹得像外国人,谁弹得洋,谁才能出来,得到大家的称赞。他的想法受到了兄弟们的反对,最终乐队无奈解散。
但是冯满天并没有放弃对于阮的探索,他自己曾说那是一生中最迷茫的阶段。
直到有一天他爸爸寄来一首诗,那是白居易的《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我当时被几句诗句震惊了。于是,他开始寻找这件跟月琴长相差不多的乐器。不过,冯满天经过反复调研发现,当代民族乐队中的阮乐器并非古阮。
以前的制琴师参照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阮咸样式制阮,不过他们把琴板上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的花纹误认为镂空。可真正的中国古乐器是从来不在琴板上开口的。
从93年起,冯满天走遍中国,寻访了许多制阮琴师,但结果让他很失望。中国的民族乐器制作水平还处于农业社会。做琴师傅都不懂弹琴,而弹琴的人又不会做乐器。
不甘心的他决定自己动手制琴。他翻看古籍,拆琴观察,探访西方制琴大师。为了去掉琴板上的音孔,冯满天足足琢磨了七八年。
虽然音孔去掉很简单,但要保留音量是个难点,最后他从石子入水瞬间找到灵感,在琴侧开了个小孔,找回音色的同时又保持了音量。
而在它之前,冯满天废掉了47把琴。他将家中积攒的钱都花在制琴上,为此没少得罪家人。冯满天承认,在阮的世界里,自己好像是进入了一种洗脑的状态。只要街上看见人背着阮,我就会跟着人家问,看看别人的琴。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冯满天有了自己的徒弟和制琴的作坊。他说:“什么是好琴师,要心闲手敏,心里要清静没有欲望,手指要敏捷。”
在寻找古阮的过程中,冯满天渐渐爱上了历史。冯满天认为,乐对我们的祖先而言是一个极其神圣的东西,是民族精华中最纯净的部分,要想了解一个民族,你就去听他的音乐吧。
说到这里,冯满天情绪激昂,目中含泪:“我不在乎我的知音多不多。现实社会这么浮这么躁,社会出了问题,我认为真正的乐是可以解决的。
一把吉他可以演遍全世界,可以博得所有人的欢喜,它是源自西班牙的民族乐器。而我们自己的民族乐器,比如说阮,如何成为一把世界人都能接受的世界乐器呢?
老冯说,我们的视野要放在世界的大环境中,去探索何为有别于我们的艺术之美。向内寻找古人态度,我们不会忘本。
他第一次在国外演奏是在年,他手中的这把乐器让西方人震惊了。当时,在经纪人的安排下,冯满天和德国钢琴家尤雅(JojaWendt)在北京见面。现场,两位音乐家玩儿起了即兴演奏。五分钟后,尤雅站起来,指着冯满天说,我让这个人参加我的音乐会。
那是他第一次去德国,语言不通,背着一把琴,拉着行李箱,出了汉堡机场,一辆豪华的奔驰在等着他。他觉得,这是一个音乐家的礼遇。彩排时,现场一位德国当地资深的乐评人对他说,冯先生,我不好意思打扰您,在您练琴的时候,我听到了东方心灵音乐的感觉。我过去听到的心灵音乐都是印度的,没想到你们中国也有。
当天在汉堡音乐厅,尽管冯满天是助演嘉宾,却“喧宾夺主”,一曲中阮技惊四座。当我演奏完毕,现场鸦雀无声。我睁开眼睛,听到现场暴雨般的掌声。现场,两千德国观众集体起立鼓掌、跺脚欢呼。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看到当时的场景,我情不自禁地举着双手呐喊了一声。”
不过,在国际舞台上演出多了,冯满天也渐渐感受到自己的短处与不足,那就是语言不通所造成的障碍。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不仅仅是让世界听见我们的声音,更要让世界能听懂我们中国的声音,这就需要我们民族音乐家可以用世界能听懂的语言和听觉习惯来表达我们的声音。
在国外演奏,谢幕时冯满天总是鞠躬抬头,这是他的习惯动作。有人说,他的头抬得有点高。冯满天回答,老冯可以低头可以一躬到底,但是这时候不行,头抬得高不是为我自己,是有老祖先这件乐器在后面挺着我,还有它后面老子、孔子以及整个中华文化价值观的体系,这是一个民族高品质的骄傲。
如今的冯满天不仅在大舞台、在央视露脸展示他的阮,同时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向全世界的人们推介他手中的神器,展示祖先留下来令他引以为傲的宝贝。
摘阮寻知音
《山下山上》
中阮大师冯满天与满天乐队四重奏音乐会
时间
.11.:00
票价
/////元
演出购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