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琴和双清、月琴一样,可能同是由阮演变而成的弹弦乐器,但它的共鸣箱较阮和月琴为小,呈梅花形、圆形、六方形或八方形,因此也称之为梅花琴。
秦琴结构大致可分为琴身、琴杆、琴头、弦轴和琴弦等部分。琴身即共鸣箱,由6块或8块硬质的弧形木板胶接成琴框,琴框两面蒙以桐木薄板而成共鸣箱,琴杆窄而长,一般多用色木等硬杂木制作,质优者选用较为贵重的酸枝红木等制作,上面嵌有音品。琴头雕刻成梅花、如意、蝙蝠、铲头等形状,有的上面还嵌以骨花。弦轴使用琴杆木料或齿轮铜轴。琴弦用丝弦或钢丝弦。
当代秦琴普遍以使用三弦为主,传统的二弦或四弦已较少见。秦琴可按民间传统七律或十二平均律排列品位,然而用于演奏传统乐种时,民间乐友或专业音乐家皆偏好前者,可视为固守传统习俗的表现。
参考资料:[1]吴迪:《岭南乐器的乐种学阐释》,年9月,第-页。
[2]许少茹:《秦琴在广东音乐中的演奏特点及其发展》,《乐器》,年8月,第46-68页。
[3]高韵洁:《潮州音乐中的有品乐器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年05月
[4]文中视频来源: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