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非遗传承市场化探路破冰
“龙桔姑娘不平凡,离城驻村几艰难。三年汗水结硕果,何不请她吃餐饭?”秋高气爽,廉江市老干活动中心内,有人用本土“话”引吭高歌。时而男声独唱,时而众人应和,悠扬曲调飘出老远。10月20日,廉江市大型原创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在这里拉开排演大幕。如果进展顺利,它将在今年12月份正式亮相。
创作这出大剧,是廉江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大胆尝试。截至目前,廉江市共有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舞鹰雄、歌、木偶戏(粤西白戏)、石角傩戏;有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为石城沙坡醒狮、安铺八音、安铺锣鼓、安铺年糕、吉水飘色。除了安铺年糕这项制作技艺能够以市场化的产品为载体良好保存,其余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保护传承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瑰宝,要保护它、传承它,光靠民间不够,还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解决了生存问题,要想走得更远,那就必须要向市场化去探索了。”廉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维荣道出了“非遗”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在他看来,政府用扶持项目的方式,尝试为这些民间文化赋予载体,进而推向市场,或许才是长远之举。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李廷睿通讯员王德斌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高光时刻世博会“舞鹰雄”博得满堂彩
身着彩服的“鹰”扇动翅膀,几个扑腾用腹部顶住长杆。5位壮小伙露出坚实臂膀,合理将长杆竖立起,将“鹰”顶到数米高的空中。伴着锣鼓敲击节奏,“鹰”的扮演者在杆顶旋转、展翅,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台下观众伸长了脖颈,被这震撼场景惊得一语不发,双眼聚焦在“鹰”上,生怕一个闪失掉了下来。一番杂耍般的表演后,“鹰”重回地面,观众才回过神来,报以热烈掌声。“Nice!”“Amazing!”“哇厉害!”……叫好声不绝于耳。
回忆起10年前在上海世博会上的那一幕,“舞鹰雄”的传承人何兴华两眼放光、面色潮红。“可惜我们当时受人数限制,只去了10个人,只有一条杆,只能做小规模的表演。如果是30多个人的大规模表演,场面肯定更震撼。”何兴华说,广东选派的醒狮、武术等项目,此前在众多电影、电视中已广泛出现为人熟知,首次亮相的舞鹰雄反而博得了满堂彩。“当时省文化厅的主要领导看到这个情况,连连跟我说‘后悔’,应该多给我们一点人员名额。”何兴华笑说,那是廉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一炮打响,舞鹰雄连跳几级,直接走上了世界舞台。之后几年,何兴华和他的同伴们参加过多次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展演,赴北京、去马来西亚,让廉江的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名远播。年,广东廉江市舞鹰雄艺术团的作品《鹰雄相斗竞风流》,获得了第十二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
糅合武术、杂技、舞蹈、音乐等诸多艺术元素的舞鹰雄,观赏性很强。特色虽明显,但也带来学习的高难度。何兴华是舞鹰雄的市级传承人,和目前尚在的两位省级传承人梁生、龚祥是同门师兄弟。上世纪70年代,10岁的何兴华师从廉江市良垌镇新华村的梁荣章,学会了这门技艺。
“当时是村里的武馆‘光武堂’到学校里挑苗子,梁荣章是武馆的当家人,我很幸运被挑中了,就进了这行。”何兴华说,学习舞鹰雄需要从小打底子,最好的表演年纪是二十多岁。如今自己已年近六十,早过了能上杆的年纪,如今自己更多把精力放在培养传承人上。
“目前能够表演的人数还可以,但从更长远看,传承的难题依旧没有找到破解办法。”何兴华叹了口气说,不光舞鹰雄,歌、木偶戏(粤西白戏)、石角傩戏等都面临类似困境。
传承难题经费不足人才短缺
经费不足,是廉江大部分非遗项目面临的首个难题。
“表演不是天天都有,能挣钱的表演就更少了。干这行的人全部都是兼职,平时还是得老老实实去城市里打工挣钱养家。”何兴华数了数舞鹰雄团队的人,有近半都是年轻人,绝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村里。接到要去展演的任务,就临时挨个打电话联系成员们回来。年轻人们只能跟单位请假,或从珠三角或从海南赶回,紧急训练几天后就匆匆赶往展演地。
能够参加展演,在舞鹰雄团队的人们看来是项荣誉,也是把这项文化遗产向外推广的好契机。“一般也就是报销点路费、餐费,基本没有酬劳。”何兴华感慨,幸亏这些人觉悟高,以前学过有点底子,不然匆匆上马就真的只能搭个“草台班子”,拿出去表演可能就丢人现眼了。
“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每人每年有2万元经费,湛江市级的一人一年有元。这些经费也不是给到个人的,主要是拿来开展培训,专款专用。”廉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廖富说,这些经费用起来捉襟见肘,像舞鹰雄这类需要多人员参与的表演项目,如果只靠这些补贴经费,一年办不了几次培训。
木偶戏(粤西白戏)的情况则稍好些。每逢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庆,一些村、社区会发出邀请,请戏班子来助兴庆节。“有钱的村社做大戏,请粤剧团。钱不多的村社就请木偶戏班子,一千多块钱一晚上。”廖富介绍,由于木偶戏有市场需求,目前廉江有多个表演团队。
“但这种情况很难长远,看这些戏的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不感兴趣。等这些中老年人走了,以后肯定就没有市场了。”廉江市文化馆馆长梁劲松对此充满担忧。他介绍,近几年自己下乡调查,发现一些年轻人连话都不会讲了,更谈不上对歌有什么了解。
同样是歌唱、表演,东北的传统文化“二人转”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传承路。“虽然是有赵本山这样的名人效应在里面起作用,但从它的发展脉络来看,十多二十年前就开始了市场的培育和对自我的革新,才有今天的红火场面。”廉江市文化馆非遗中心成员周叔勇对几年前去哈尔滨时的印象深刻:“看二人转两百元一张票,居然场场爆满。”
寻求破解培养传承者+培育观众
受到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协作的启发,廉江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开启新思路。大型原创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就是一次大胆尝试。
“我们帮扶的旅游项目梦呜苗寨,每天晚上都有一场大型实景剧《苗魅》表演,很震撼,很吸引人。”关维荣对此印象颇深。回到廉江后,他反复思考,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应该向融水学习,给文化赋予载体,才能让“非遗”走得更远。
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随后被提上议事日程。这部剧在创作之初,就邀请到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金旭庚,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原编导、国家一级演员林波,国家一级舞蹈编导梁群等“大咖”参与。剧本以红橙和精准扶贫工作为主线,赞美阿橙与三妹因橙结缘的纯真爱情、献身红橙事业的坚定信念,以及驻村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以红橙为线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实干精神。同时融入廉江本地的神话故事,两条线相互映衬,文情并茂。
演出《红橙奇缘》的人员,一部分来自廉江教育系统中的音乐教师,另一部分来自剑清粤剧团。年,粤剧表演家陈剑清在廉江成立了剑清粤剧团,四年时间里,她带领该团发展出60多位成员。目前剑清粤剧团活跃在广东、广西,每年能接到多场演出邀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存问题。关维荣对此予以称赞,他表示,邀请剑清粤剧团参与歌调音乐剧《红橙奇缘》创作和表演的同时,也希望能把对方市场化的经验借鉴到廉江的“非遗”传承发展中。
“创作这部剧,其实是一件四方共赢的事情。”关维荣分析,这部剧既能传承弘扬廉江的歌文化,又能宣传廉江的红橙产业和红橙文化,还能以歌、红橙这两项极具廉江特色的文化为载体反映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成果,最后还能为歌传承培养一批人才。“我们不但要培养传承人,还要培养观众。只有这样才能培育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它们的路也才能走得更宽。”关维荣说。
非遗名片
舞鹰雄
舞鹰雄流传于廉江良垌、安铺、横山等镇及湛江雷州市、遂溪县、赤坎区、霞山区。其中良垌镇竹园村的舞鹰雄起源早,最有特色。
舞鹰雄起源于清朝末期。它以武术为基础,融舞蹈的跳跃动作和音乐的旋律于一体,表演气势恢宏,深受群众喜爱。该项目于年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舞鹰雄的主要内容是采青。“青”寓意吉庆祥和,最精彩的是采天青时,鹰“飞”上将近6米高的木杆顶端,在没有任何保险装置的空中进行展翅摩云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令观众叹为观止。
舞鹰雄由鹰、雄、大头佛、猴子等构成,最早时只用五人扮演,一人舞鹰,二人舞雄(头尾各一人),大头佛和猴子各一人。经过多年传承和发展,现在鹰增加到三只,雄增加到两头,特制4米、5米、6米长的木杆3条,整个表演需要30人,其中鼓乐手6人。表演的套路主要为:醒鹰雄、格斗四门、洗脸漱口、过桥、采地青、采天青等。表演时间长短不同,套路也不尽相同。
舞鹰雄的故事情节完整,讲述鹰、雄受猴子的挑唆而相争相斗,但终有醒悟,并在大头佛的调解下和好,反映出有斗有和的哲理。当地群众相信鹰雄能扶正驱邪、迎祥纳福,通过表演活动,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加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增进团结和友谊。
()歌
()歌是用廉江方言“()话”演唱的山歌,至今有多年历史,盛行了多年。
讲()话的人主要分布在廉江市长山、塘蓬等12个乡镇,以及广西博白、陆川等地。廉江()歌历史悠久,明朝政德年间,即公元1年前后,讲()话一族从闽南莆田迁入廉江,习惯在轻量的体力劳动中唱()歌,以怡悦身心,调剂体力。
()歌歌词为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押平水韵(可重韵),民间还保留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民间流传的民歌歌词讲平仄格律的痕迹明显,与七绝、竹枝词类似,如:“操心未了又操心,晒谷未干又雨淋,旧债未还新债起,督簕未挑又加针”。其音乐特色是音调高亢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典型的民族调式,五声音阶,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混合节拍情况较多。
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年后,对词、曲造诣较深的作者吸收()歌原有的腔调和韵味,进行大胆改革,演绎成载歌载舞式的表演唱。其代表作有《王母寻宝下廉江》《运河情思》《忠孝篇》等,参加省市比赛均获奖。年9月参加第三届岭南民俗文化节;年12月(亻+厓)歌表演唱《十二月弹唱》参加湛江市第二届紫荆花戏剧曲艺大赛荣获铜奖。
木偶戏(粤西白戏)
粤西白戏是以白话方言演唱的、有特定的音乐伴奏和以多种板式综合运用唱腔的一种杖头木偶戏。其流行于廉江市、遂溪县及广西博白等地。年,广东省文化厅命名廉江市营仔镇为粤西白戏艺术之乡。
粤西白戏,原称白戏仔,约在清乾隆末年形成,初时的唱腔只是民歌形式,用竹筒或木鱼击配节奏。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传承和演出实践,一直到民国期间才形成这种独特的白戏音乐伴奏和唱腔,并一直沿用至今。
粤西白戏唱词通俗易懂,唱腔优美,音乐动听。主要唱腔有:正线慢板、反线慢板等。主奏乐器是:簕古胡、月琴、横箫、唢呐、三弦等。其中簕古胡是采用当地植物簕古的头茎作琴筒,经特殊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土二胡,其音色浑厚,清脆响亮。白戏音乐及演出技艺已收集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和《中国戏曲志》。
粤西白戏演出活动分为祝寿、喜庆、神诞及年节戏等几类。常演剧目有:《高文举》《论才招亲》《玉葵宝扇》等多个。其木偶造型,形象逼真、做工精细、惟妙惟肖。尤其是偶头活动部件的制作与操控,更加科学巧妙。
粤西白戏的表演十分讲究,突出木偶眼神及手部动作的表演,通过舞手操纵过程的一扳、一捻、一抛、一撩、一压、一摆等细节动作,达到声情并茂、细腻传神的舞台效果。
逢年过节或神诞吉日演白戏已成习俗,以达到增进友谊、团结凝聚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在市内还有白戏班多个。
石角傩戏
石角傩戏是迄今岭南地区仅见较为原始的传统戏曲形态。它是在当地和周边广为流传的傩祭、傩舞、傩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的保留产物,是岭南傩文化的重要代表。
石角傩戏流行于以廉江市石角镇为中心的粤桂边陲讲话(客家话的一个分支)地区,其辐射面积约平方公里,人口约万。
石角傩戏至少有近年历史。据光绪二十六年(公元年)重修刘傅氏族谱记载:“暹号玉侖,……明崇祯壬午年(年),公上京考国子监,清兵陷京城,公偶见书卷散在地,用巾包回,南逃。回家开视之乃经忏之书。尔后潜心研习,后感悟本土祭祀仪式,始创傩戏。”从现保存的明末傩戏演出科本(剧本)等等,均可以证明廉江石角傩戏至少于明末已经形成并流行。
廉江石角傩戏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诸多层面,表演程序基本固定,设坛、奏请、遣灾、押煞、送神等都有严格规定。表演样式多样,文坛戏一般奏请佛教诸神,以唱舞为主;武坛戏一般奏请道教诸神,突出驱邪斩煞等所谓“武打”排场;文武坛戏则兼备两者的特点。表演行当已初具雏形,音乐唱腔独具地方特色。傩戏表演面具造型独特,突显原始巫意物象,令人敬而畏之。
石角傩戏传承了傩文化的基本特征。以驱邪逐疫为主要表演内容,以造型独特多样的面具为剧中人物身份与性格的主要象征;集人神鬼形象于一台,既娱神又娱人;表演的程式性动作显得原始、古朴、简练、粗犷、夸张,带原始野性美。
石角傩戏反映了古人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了古人特有的审美观,为我们研究古代宗教,特别是研究传统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它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稀而又丰富的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