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闽都大家曲艺人陈晓岚乡音最美系乡愁福州

来源:月琴 时间:2022/9/15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305597.html

人物名片

Charactercard

陈晓岚生活照

陈晓岚,女,福州人,年生。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福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州市曲艺团团长,中国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支部书记。从事福州评话、福州伬艺的创作、研究、管理三十余年,成功主持申报福州评话、福州伬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福州伬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福州市首批“文艺名家”工作室获得者,多次担任文化部、文化旅游部非遗专家及福建省、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曲艺传承发展计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专项保护曲艺的国家级纲领性文件。时隔3个月,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在北京召开一场有关曲艺传承保护的研讨会,作为福建曲艺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带头人,陈晓岚应邀参会并发言。会上,陈晓岚激动地表示,《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发布,给曲艺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土壤和空间,而且提出了非常细致的做法,让保护工作有了抓手,“大家都感到曲艺传承发展到了最好的时候”。

不少“老福州”对陈晓岚创作的曲艺节目耳熟能详,声名远播巴黎的福州评话《孝义巷传奇》、屡获各级曲艺大奖的伬艺《秦楼月·春回坊巷》《月白天青》均出自她之手。此外,陈晓岚费尽心血成功主持申报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时间传为文艺界美谈,为之后的保护与传承筑牢根基。

这些年来,陈晓岚忙得一刻不停,除了创作和行政事务,还要组织节目参与各类展演、走进校园指导学生排演参赛,她不断地为福州曲艺注入新鲜元素,让传统艺术迸发活力。

“乡音最美系乡愁”,这是福州曲艺进校园的主题,也时常被陈晓岚挂在嘴边。在她眼中,福州曲艺是以福州方言为载体的说唱艺术,是福州人世世代代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在欣赏的同时可将福州审美、福州故事、福州价值观、福州文化品位永远流传下去。

出生曲艺世家

骨子里热爱创作

曲艺是中国说唱艺术的总称。福州评话和伬唱是福州方言地区最大众化的民间曲艺,它们与南音、南词和锦歌合称福建五大曲种。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言讲述,演员多为一人,仅用铜钹、醒木、纸扇、手帕,搭一座高台,摆一张桌子就可演出;福州伬艺又名伬唱,用福州方言说唱,表演形式一树多枝,通常为一至二人自操二胡或三弦说唱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表,琵琶、三弦、月琴、低胡、笛、笙、箫等都是它的伴奏乐器,还有十番伬、老虎伬、莲花哨等十余种表演形式。

从年踏入福州市曲艺团从事创作算起,陈晓岚已经在曲艺界足足打拼了35个年头。“其实我的性格比较内敛,学生时代喜欢化学,但是命运为我选择了曲艺,我就努力走好这条路。”陈晓岚笑着说。

年,陈晓岚出生于曲艺世家。父亲陈竹曦是国内著名的曲艺创作、理论和活动家,母亲陈润春是蜚声曲坛,开一代新风的伬艺表演艺术家。耳濡目染之下,陈晓岚从小就对曲艺创作有一定的家学渊源,但年纪还小的她,对曲艺谈不上热爱,更没想过今后要接过父母的担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晓岚奉父母之命,进入福建艺校编剧班学习编剧,后来她就被福州市曲艺团“相中”,从此扎下根来。年,刚刚涉足曲艺创作的陈晓岚在福州市文化局主办的历史文化名城评话大奖赛中获得创作三等奖,这是她创作实践中的第一个奖项,这份认可让她吃了“定心丸”。

“我的基因注定了我的血管里流淌着曲艺的热血。”仅过三年,在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福建省民间评话大奖赛上,陈晓岚捧出《罗城庆功》,一举摘得一等奖,令业界刮目相看。随后,她接连创作出《销烟颂》《家祭无忘告乃翁》《喜别棚屋》《冯玉祥办堂会》《节马忠魂》等一批优秀曲艺作品,收获了国家级、省级大奖。凭借出色的创作和行政能力,年,她被任命为团长。

福州评话《孝义巷传奇》演出照。

值得一提的是,年5月,由陈晓岚创作的《孝义巷传奇》入选全国优秀曲艺节目。之后,由福州评话省级传承人叶兆辰表演参加“巴黎中国曲艺节”喜获优秀节目奖,这是福州评话首次走进欧洲,在国际舞台上得奖。

年,福州语歌曲《金厝边,银乡里》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

骨子里热爱创作的陈晓岚,不仅在曲艺界展露才华,还“跨界”到音乐领域。比如脍炙人口的福州语歌曲《金厝边,银乡里》就是由陈晓岚作词的。

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陈晓岚以《金厝边,银乡里》为例说,“金厝边,银乡里”是福州的一句俗语,反映出福州人珍视邻里之情的美好品德。歌曲创作出来后,她尝试在间奏音乐中加入福州曲艺说唱元素,用本土味道唱出福州人的乡情,作品焕发着清新优雅的乡土气息。这首歌曲曾作为福州市曲艺团的一个节目,被央视搬上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的舞台,面向海内外播出。

陈晓岚表示,创作离不开文化自信,我们一直在守护好福州曲艺本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秦楼月·春回坊巷》获盛赞

成保护非遗典范

十番伬《秦楼月·春回坊巷》06:55来自福州新闻网

十番伬《秦楼月·春回坊巷》

填词:陈晓岚

编导:郑宝月

归心切

归心切

相思梦千叠

归心切

归心切

黄楼水榭山墙月

山墙月

杨桥安在

郎官情怯

兰竹无语风曾冽

寒霜过后梅如雪

梅如雪

春回坊巷

欢歌永夜

欢歌永夜

春回坊巷

春回坊巷

手执手歌千叠

归心切

归心切

黄楼水榭山墙月

山墙月

杨桥安在

郎官情怯

兰竹无语风曾冽

寒霜过后梅如雪

梅如雪

春回坊巷

欢歌永夜

欢歌永夜

春回坊巷

春回坊巷

手执手歌千叠

《秦楼月·春回坊巷》演出照。

在陈晓岚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于年的十番伬《秦楼月·春回坊巷》不可不提,因为该曲艺节目不仅拿遍各级大奖,更是目前立于福建艺术舞台上唯一一个十番伬节目,意义非凡。

源于唐宋,从明代末年可见其脉络的福州伬艺虽然历史悠久,但曾一度濒临消亡,有着曲折的发展历程。

陈晓岚告诉记者,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是福州伬艺的鼎盛时期,当时可谓名师辈出,流派纷呈。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拆迁,原来的居民都安置到城郊,导致福州伬艺文化“场”在城区消失,听众被拆分,新的伬艺“场”尚未建立,再加上人才青黄不接,曲本散失严重,流派艺术严重失传,传习困难重重,都让福州伬艺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令陈晓岚印象深刻的是,福州曲艺团在上世纪90年代三次招生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报名。不少伬艺形式不幸湮灭失传,甚至无人知晓。

“当时我去问团里的老艺人,结果没有一个人知道十番伬是什么样子,只有《中国曲艺志·福建卷》中有一条简洁的描述。”陈晓岚坦言,自己能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缘于母亲的影响,“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钟爱的福州伬艺。”

小时候,陈晓岚经常听母亲哼唱十番伬,曲词十分典雅,可是当时年幼,未曾用心。年7月,在母亲离去4年后,陈晓岚主持申报福州伬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询前辈,已然无人知晓。“十番伬成了曲艺志书里一个了无生气的名词了,令人感到惋惜。”陈晓岚感言。

据陈晓岚介绍,十番伬是将福州伬艺和十番音乐完美融合后产生的一个伬艺分支形式,它通过引人入胜、亲切古朴的表演,充分表现了福州伬艺吹拉弹唱样样皆通的技艺特点,彰显了典雅优美的文化底蕴,乃至文化福州的乡土情韵和闽都文化的气象万千。十番伬在上世纪50年代前曾经风行福州斗堂音乐活动中,此后消亡了半个多世纪。

年底,福州市曲艺团决定发掘恢复十番伬。有了曲谱,却没有唱词,怎么办?创作任务摆在陈晓岚的面前。当时,从小在坊巷中长大的陈晓岚夜里下班,长街寂寂,望着满天星斗,眼前浮现出小时候家门前悠长小巷错落的屋檐粉墙,院落里清风明月下静净的修竹幽兰,于是,以《秦楼月》为曲牌填词的,取材三坊七巷街区保护修复工程的想法顿时清晰。年正月十五,十番伬再现于世人面前。

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学生表演《秦楼月·春回坊巷》。

“归心切,归心切,相思梦千叠;归心切,归心切,黄楼水榭山墙月……”陈晓岚强调,十番伬在乐谱上严格遵循古曲不做改变,以保持它音乐上的灵魂不变,词作严格按谱填制,以保持词与乐谱的规整,呈现出十番伬的历史原貌。但是,福州曲艺团又为传统的十番伬表演注入舞台音乐、服装、舞美等时尚元素,从词的内容到编排,都赋予十番伬新的意境,受到观众和业界一致好评。后来,在十多年的演出实践中,推出不同曲词的多个版本,在各种重大演出中展示福州伬艺一曲多唱的特点和福州文化的优雅至美,吸引了年轻观众的青睐。

年12月7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和中国说唱文艺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曲艺类非遗保护成果学术交流展演”中,《秦楼月·春回坊巷》作为福建唯一的曲艺节目参加展演。这个节目的不同版本还两次被文化部邀请参加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并获得展演奖。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称赞该节目是“中国曲艺继承创新的典范性作品”。

传承民俗瑰宝

让福州曲艺贴近后辈一代

陈晓岚(左一)与关口小学学生合影。

传承与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曲艺发展过程中一个命题的两个方面,也是曲艺至今仍然拥有旺盛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和内生动力。年5月,福州伬艺和福州评话经国务院批准,双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晓岚说,这是福州曲艺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

年,为了保护福州传统曲艺文化,福州成立了评话伬艺传习所,陈晓岚兼任传习所负责人。福州市曲艺团自年起,固定在八旗会馆进行公益性演出,每年演出超过场。年至今,演出场所迁至福州乌山脚下的石塔会馆,每周二、四早上公益演出。

除此之外,陈晓岚还致力于传承、传播福州曲艺这块民俗瑰宝,带领曲艺家们走进校园去表演、授课,指导学生们排演独具“虾油味”的曲艺节目。

采访中,陈晓岚讲述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故事。年,位于闽侯荆溪镇的关口小学成为福建艺术扶贫工程“传统戏曲进艺术扶贫基地”示范点。在福建省艺术馆和福州市曲艺团老师的支持下,该校开设了伬唱、音乐素养、语训等兴趣班。当年9月开始,福州曲艺团优秀青年演员谢秋萍、郑怡、邓萍萍等人先后以“艺术扶贫先生”的身份,接力轮流到这儿教孩子们学习福州伬艺。

关口小学学生表演《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

为了筹备第三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少儿大赛,陈晓岚为孩子们安排了一个原创作品,叫做《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该曲本反映的是艺术扶贫的真实故事,其中有十番伬曲牌《秦楼月》,还有根据伬艺曲牌《纱窗外》并混搭了歌曲《爱的奉献》旋律改编的唱词,孩子们特别喜欢。

谢秋萍先是教会了孩子们唱《春回坊巷》。从年4月到6月,郑怡前后20多次在闽侯和福州城区来回跑,教会孩子们《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老师们从一字一句的方言教起,在教孩子们家乡曲艺的同时,和孩子们建立起亲人般的师生情。

“可爱的姐姐,我的艺术扶贫先生,风大雨急想念你,花开花谢想念你,唱着伬艺想念你,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比赛中,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本色表演和动人的故事,紧紧抓住了观众和评委的心,不少人看得热泪盈眶,谢幕之际,掌声经久不息。

“央视曾有一个节目,来自贵州大山里的孩子和老师共同演唱了一首《苔》,展现了孩子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进取之心,感动了所有人。”陈晓岚说,关口小学和老师共同献演的《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则表达了坚守传统文化的信念和初心,同样展现了“乡音最美系乡愁”的凝聚力、向心力,展示了向家乡文化、向经典致敬的内核。

最终,《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从少年组25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夺得一等奖,这也是“艺术扶贫”成果第一次在福建曲艺舞台呈现。她认为,作品还揭示了一种情怀与愿望,艺术的发展,必须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根基,有后辈的加入,特别是孩子的参与,才会有灿烂的未来。

陈晓岚说,传承好福州评话和福州伬艺,就是用实际行动在保护民俗瑰宝和城市底蕴,这些构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我们要继续探索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艺术与市场有机结合又良性演进的路径,寻回福州曲艺的美好青春。”

《风雨苍霞人》演出照。

福州伬艺《七遛八遛莫敌福州》演出照。

福州伬艺《月白天青》演出照。

各方评说

吴文科(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福州伬艺《秦楼月·春回坊巷》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唱曲节目,文辞含蕴,唱腔清丽,具有非常古雅的美学品味,是新时期中国曲艺舞台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这个节目代表着福州市曲艺团在保护传承非遗曲艺中严谨的学术态度、谦逊的艺术态度、真诚的创新精神。他们在推出传承版本被学术界高度认可后,在艺术上继续守正创新,尤其难得的是创新版与传承版风格一致,品味相当,两个版本都被文化部选调参加全国性曲艺优秀节目展演,得到业内广泛好评,成为中国曲艺继承创新的典范性作品。

王评章(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孝义巷传奇》作品生活气息浓,故事性强,叙事状人生动,主题深入浅出,评话色彩突出,是个思想性、艺术性都好的评话作品。一方面讲人与人之间应该谦让,“进一步逼虎伤人,退一步天高地阔”,人生哲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教益长远。一方面陈尚书以礼待人,显示古代官员讲究官德的自律自爱,讲究家风的儒雅敦厚,个人修养可以风化世风,也令今人深思。

吴世安(福建南音国家级传承人、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曲艺音乐家):《秦楼月·春回坊巷》写作上依照词谱46个字创作一个文艺作品确实不易,作者以一句“归心切,相思梦千叠”开启篇章,仅八个字神奇地让观众看到了优美旋律后面那柔肠百转的乡愁永远,看到了对故土山河饱含深情的福州儿女,可谓妙笔。整首曲词选取三坊七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回溯福州文化积淀,期待文脉保护的明天,创作上深怀社会责任,每一个字符都凸显着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文化品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音乐上,既保持了不变的灵魂,同时在主旋律上发展渲染,使乐曲更加丰富完整,我认为这是对福州伬艺音乐的一次好的提升。

陈欣欣(国家一级编剧、“五个一工程”获奖者):《月白天清》根据福州独有的优雅的民间音乐“禅和曲”进行重新填词,唱词优美淡雅,清新俊逸,采用福州伬唱中非常有特点的“老虎伬”这一形式来演唱,使得这一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特殊的美感。“禅和曲”久已无人演唱,“老虎伬”也几近失传,《月白天青》努力还原“禅和曲”,找回“老虎伬”,创作这样的作品,并将其打造成艺术精品,对传承福州伬唱,保护福州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林瑞武(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用评话艺术演绎闽都流传的关于孝义巷的传说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方言俗语运用贴切生动,很有福州市井生活气息。唱、白安排也很妥当。如“六月风台生九囝”“喝酒学隔壁桌”“脚手冰霜冻,脉搏都沉没了”“心脏跳得跟炖饭一样”等,都是福州方言俗语鲜活的运用,充分表现了评话艺术的形式感和特有的韵味与魅力。此外,作者对该题材历史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与把握也是准确到位的。力求通过这个故事呈现与弘扬宽厚谦让的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有益于当今社会和谐构建,也有助于公益理念的阐发。总之,这是一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结合得较好的评话艺术作品。

陈晓岚生活照。

钱塘文博小学学生表演福州评话《搓糍齐搓搓》。

代表作品

创作福州评话《冯玉祥办堂会》《罗城庆功》《孝义巷传奇》《癫和尚插青》《搓糍齐搓搓》,福州伬艺《喜别棚屋》《月白天青》《秦楼月·春回坊巷》《七遛八遛莫敌福州》,制作评话伬《风雨苍霞人》等。其中,《癫和尚插青》获得中国文联举办的海峡两岸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一等奖。《秦楼月·春回坊巷》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奖、福建省第三届曲艺节比赛创作金奖、福州市首届茉莉花文艺奖一等奖,中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学术交流展演银奖,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