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彝语称“夕夺拉达”,意思是“制造铠甲的地方”。如果说彝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有“铠甲”的话,那么,彝族文字和月琴这两件都应该算上。
喜德县城东北部的贺波洛乡中心小学,是喜德县唯一一所“双语教学”一类模式重点小学,一直坚持汉语、彝语双语施教,更鼓励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学习民族乐器表演。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双语教学先进集体”等荣誉。
会说彝语不会写彝文?
“外面的人总以为我们彝族人天天都在说彝语,那就一定会写彝文字,其实还真不是。”
9月22日上午8时,在贺波洛乡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的晨读课上,彝语老师瓦渣伟者正在指导学生们翻译彝文作品段落。他向记者指了指班上靠窗座位的一个女孩李明珠。
李明珠的父亲是汉族人,母亲是彝族人。而李明珠就是瓦渣伟者口中“日常彝语还不错,但写彝文字还有点吃力”的学生。
李明珠从小基本说汉语。三年级开始,她才在老师的督促下,把彝文功底给捡起来。如今已快升毕业班的她,依然保持着一个习惯——书包里常揣几本双语读物:“课间,我会选一两篇喜欢的文章出来抄写,一半写彝语词汇,一半写它的汉语,加深了印象后,第二天早上我再拿出来反复读,有时候可能还需要默写几遍才能记牢。”
李明珠还告诉记者,现在在校园里,到处可见汉彝文对照标语和格言。它们被粉刷在趣味文化墙上,提醒着大家任何时候都别忘了自己的母语。
如今,贺波洛乡中心小学共有19个教学班,有彝文专任教师4人、汉语文专任教师19人、彝数学专任教师4人。学校每周开设汉语文课10节、彝语文课6节、彝数学课9节。
瓦渣伟者老师既能教彝数学,又能教彝语文,平日里讲课风格幽默随和,和学生打成一片。因为班里孩子的彝文基本功参差不齐,瓦渣伟者会有针对性地将他们分组,其中,彝文“高阶小队”可以多读读彝学经典、写写长作文,而“半吊子小队”则需苦练汉彝语对照默写,零基础的学生们就只能从声母、韵母拼写开始推进了:“我们彝文有个字,其中可能有多个字都不常用,连我也不能说全会,所以教孩子的过程自己也在充电。但我觉得,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都该对自己的语言有信仰,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自信地带着彝语走向更大的世界。”
贺波洛乡中心小学自年实施“以(彝族)母语起步,汉语会话过渡,双语并重,逐步靠近全国统编教材”教学改革以来,不少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各大中专院校,有的学生甚至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继续深造,还有师生创作的双语诗歌在各类刊物发表。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回到母校,成为彝文教师,接下这份薪火相传的事业。
月琴里有快乐的声音
彝文是彝族的生命之根,能歌善舞则是彝族的魅力之源。有句话叫“在彝族朋友手上,就连一片树叶都能变成悦耳的乐器。”而在彝族的民族乐器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月琴。
月琴,又称弦子,属于弹弦乐器,两百年前就在彝族地区流行开来。月琴在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月琴的制作选料和装饰上就可见一斑——月琴往往用上好的楠木制成,顶端雕有含珠龙头,龙头向上高高矗起,龙嘴上挂着龙须并装点有五彩绒球,整个龙头显得特别庄重;月琴的琴箱一般呈圆形,也有呈六角形和梨形的,琴箱面板装饰更为华丽,有的雕龙、有的刻凤,还有镂空的民族图案,面板中央装饰着一面圆镜闪闪发光,这与彝族对太阳的崇拜息息相关。
贺波洛乡中心小学也有一个月琴班,集结了50个喜欢音乐表演的女孩。前不久,她们还在“央视《大手牵小手》栏目组走进凉山”活动现场弹唱了一首《喜德阿洛》,这是凉山人民赞扬女孩勤劳质朴、温婉聪慧美德的传统曲目,月琴清脆悦耳、节奏鲜明的音色在这首曲子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月琴表演通常以合奏形式呈现为最佳,这非常锻炼孩子们的集体协作和沟通融入能力。贺波洛乡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旳日五来告诉记者,学校里不少孩子一度腼腆内向,这个月琴班恰好成了一个“窗口”——越来越多的器乐演出,引导着学生们勇敢展现自己的风采,主动去发现自己的人生舞台:“有些孩子接触月琴其实不到一年,但我们都发现她们的笑容变多了,在课堂上也比以前更活跃。我觉得,美好的东西确实能够相互促进,看到孩子们越来越快乐自信,我们心里是很欣慰的。”
值得庆幸,古老的文字和琴声正在凉山州这片土地上悄然传承,这两件同属一个民族的亦柔亦刚的“铠甲”,静待世界洞察它们的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