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弦戏为青海地方戏曲,原名“西宁赋子”,受北京曲艺的影响,再结合青海民间歌曲发展而成,现在为青海地区极有影响力的剧种。平弦戏为坐唱戏,所谓“平弦”,主要指伴奏乐器为三弦,演奏方式为定弦格式。其唱词工整,唱腔优雅,所以名为“赋子”。清末,随着京津地区的曲艺传入西宁,由于曲调优美,唱词高雅,只是在极少数群体中流传。其后,一些青海民间艺人将这种曲调加以改变并融入地方民歌的曲调,遂使得这种艺术具有了普适性,很快就在人民大众中流传开来。
民国时期,平弦艺人们又引入了京剧和秦腔等戏曲的结构和模式,在原来的演唱基础上,整理和改编了一批剧目,使得平弦的故事性更加完整和充实。民国时期,平弦发展成了几十个剧目,并有多个流派,演唱形式也更加完整,具备了戏曲的维形。新中国成立后,平弦发展更为迅速,在借鉴其他戏剧艺术的同时又推陈出新。
年,在中央政府和青海地方政府的鼓励下,各路平弦艺术家们齐聚一堂,将这门古老而又散漫的艺术整合成了一门更具生命力的艺术——平弦戏。整合后的平弦戏在青海各地公演,大获成功。一出雅致而又伤感的《王昭君》让人感受到了这门新兴艺术的强大感染力。原始的平弦戏属于坐唱艺术,不具有舞台表现力。
后来经过改编后的平弦戏借鉴了其他剧种的角色行当,发展成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其中生行又分为小生、须生和武生,须生特指胡子生。旦行分为花旦、武旦、老旦、彩旦、青衣和刀马旦。其中,刀马旦主要是女帅或女将,如穆桂英、樊梨花、陶三春等;而武旦是武女,如杨家将中的烧火女杨排风。净行分为了大花、二花和武花。大花、二花即指大花脸、二花脸;武花指会武艺的小花脸,如《放裴》中的廖寅。丑行分为文丑和武丑。
平弦戏的唱腔以小工调为主,演员以平调本嗓演唱。其中有可能是不同角色唱着同一音腔,但实际上男女演员的音调不一,所以又增加了变调和转调,这样可以降低男演员的演唱难度。另外,平弦戏唱腔中有一个唱腔叫“拉梢子”,即众人伴唱,它也是平调唱腔的一大特色。平弦戏的音乐是建立在十八杂腔曲调基础之上的,如紧打慢唱、滚白、慢板、花音……后来平弦艺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六个曲调,所以发展为现在的二十四曲调,配合着戏曲演出,平弦戏的音乐在形式上都有创新和发展。
在后续发展中,平弦戏的音乐会逐渐摆脱抒情文戏的范式。相较于其他剧种,平弦戏工于文戏;在语言上有所讲究,唱词高雅,文学价值较高;同时音乐舒缓,绵柔的曲调极具艺术渲染力和情感表达力。平弦戏伴奏多样化,有板胡、月琴、扬琴、曲笛、月儿、二胡等。在一些特定剧目里,有时还会用现代打击乐器来伴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