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那些失去了历史的新城比起来,建水这个城看上去比较落后,充满沧桑感。……与它同时代兴起的古城,大都赶上了时髦,焕然一新。建水却在大拆迁的洪流中顽石般地幸存,在云南的城邦中因守旧而鹤立鸡群”,这是诗人于坚的散文集《建水记》里的一段话。
14世纪晚期,大明王朝“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二三十年间,这项政令为云南带来了数十万移民。他们从中原、江南带着各种作物的种子、各行各业的手艺,依照宋元时形成的经典“营造法式”来到了红河北岸,去构建梦想中的天堂——建水城就这样诞生了,彼时的它,名叫“临安”。
《中国这么美》第二集,音乐人莫西子诗、钟立风来到云南建水,见到了诗人于坚。
“生活当中不能缺少音乐”
这是建水古城的一家乐器店里,民间音乐人老包对到访的三人说的。他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的乐器训练,“为什么我什么乐器都会?因为我给人家修”。
从姐姐那里承袭的木匠手艺,被爱音乐的老包全部用来修乐器。红木百宝嵌的古董二胡,沦为“旧家具”辗转到他手上,被巧妙地修复,并接上了一个木雕龙头;莫西子诗还找到了自己彝族的月琴……修的过程需要不断弹奏、校音,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调试中,老包无师自通。
于坚说:“玩物不一定是丧志”,一个人的爱好里藏着他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十二年的岁月宛如一首动听的乐曲,在老包的指尖缓缓流转。古旧的乐器店里,修乐器的、学乐器的、玩音乐的,形形色色的人来了又走,叮叮咚咚的音乐声响了又停,“唱起来,跳起来,一切的烦恼都丢出去了”。
“我遇见那些久已疏远的声音”
在传统画家、陶艺师李志伟的家——静庐,有一群唱起来、跳起来的有趣的人。
小院外的世界,他们各自忙碌,小院里的天地,他们愿意当一会儿闲人,品茗、闲谈,吹拉弹唱,“小院清幽好纳凉,夏风轻拂莲子香;佳茗相伴蒲扇摇,似醉非醉入梦乡”。
“忙是什么?一个竖心旁,一个亡,忙起来心就死了”,曾经也汲汲于营生的老李,忙得没时间去思考生活的意义。当他终于决定抽身退步,才发现已经错过太多,春天的花、夏天的蝉,秋风中跳舞的落叶、冬日掌心里的雪……于是,小院修起来了,老李和朋友们的心,也终于有了着落。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夏日午后,在小院里唱着、跳着的,不是一群忙里偷闲的中年男人,而是畅快舒展的自由灵魂。
“起先我还听到来访者叩门
犹豫着开还是不开
后来我已独自深入他的果园
我遇见那些久已疏远的声音
它们跳跃在树上,流动在水中”
——钟立风·《读诗远足》
“无用是最好的回答”
久已疏远的声音,还回荡在这座彷如外星建筑的“蚁工坊”上空。
罗旭,百度百科上的介绍只有“男,云南艺术家”,他一手打造的这座建筑,上无片瓦遮雨、墙壁四面透风,除了让声音格外通透以外,似乎,毫无用处。
这里曾经是有用的,那是一个很大的垃圾场,堆积填埋着无数被判定无用的东西。老罗花了八年时间,清理、整修、放水、养鱼、开酒吧,才有了今天这个“无用”的模样。孰好孰坏,有用无用,外界自有评判,但全不在老罗心中,就像后门那片蒲公英,每每问起缘由,老罗直说“种来吹”,管他呢,“无用就是最好的回答”。
在人人想要飞得更高的世界,老罗是那只傻傻的匍匐鸟,不需要理解,只在自己的路上前行。
“穿过平原,掠过海洋
看太阳落下,月亮爬上
我匍匐前进,任意地飞行”
——钟立风·《匍匐鸟》
插花师段苡蘅家的院子里,缓慢爬行的乌龟朵儿似乎也很无用。
它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来到这里,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个圆东西一直怼着它拍,只知道这里有可以随意闲逛的草地,和仰头就能看到的天空,一只乌龟生活本真的样子。段苡蘅的插花作品也保留了植物本真的形态,无须名贵、随意剪摘。
乌龟过乌龟的日子,花叶松果有花叶松果的去处,各有归宿。
“那黑夜的鬼
要让你走白的路
黑的路
千万别走白的路
要走
就走那黑的路”
——莫西子诗·《山魈》
无论黑路还是白路,每个人都要走适合自己的路。“建水守护着一种自然的生物链,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世界的细节中安居乐业。……随意而安,知足常乐的世界观成为共识。人们也许尊卑不同,经济能力有强有弱,但是各得其乐,世界人生因此丰富深厚复杂,意义丛生而不乏味单调。”(《建水记》)
《中国这么美》
腾讯视频每周四21:00
海峡卫视每周四22:06
东南卫视每周日21:05
编辑
何佳怡
主编
卫贝妮
监制
王圣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