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
音乐焰
万人空巷
元宵夜,音乐焰,一座悄然在县城东部崛起的联创广场,斥资百万,打造史无前例的元宵盛事——三十分钟的音乐焰火,吸引了小镇周边数千人围观,观者如织、熙熙攘攘,“万人空巷”这个词,第一次让我深刻体会到它的含义。春节以来最冷的一夜,阻挡不了渴望着城市化进程的村镇居民的热情。
这洋溢的热情却让我不禁又想起前几日走过镇上老街看到的寥落的一幕。正月初五的夜,年轻人们陆续回城市上班,抬神像跳火堆、举竹火送福祉的传统习俗未到上演之时,小镇老街显得格外安静。走到一个熟悉的巷子口,被渐渐清晰的芗剧乐声吸引着走了过去。穿过漆黑的巷子,才发现是布袋木偶戏。最让我震惊的是,声声动情的唱腔和“一字台”上卖力的表演前,竟然无一观众。自小喜欢芗剧的我,带着丝丝困惑停了下来,才发现庙宇前台阶上坐着三位年迈的奶奶,专注地看着表演。漆黑的夜,挡不住她们眼神中传达出的喜爱之情,芗剧以及用芗剧演唱的布袋木偶戏,当是他们这一辈子听的最多的戏和节日里最大的娱乐了吧。
我不忍心离开,因为对芗剧的喜爱,也因为想给这六位表演者多一丝温暖。一场表演者人数多过观众的演出,持续了两个小时。偶尔有年轻人骑车穿过舞台前面,不留一丝余光,偶尔一些孩童驻足片刻,吸引他们的当是那在老艺人手掌上起舞的木偶,而传统的戏剧唱腔似乎也留不住孩童的脚步。
从小生活在芗剧表演家庭中的我,自小就对芗剧有着莫名的喜爱。儿时一放假,就喜欢跟着伯父或者姑姑的剧团,端坐后台看他们演出。逢年过节村子里有芗剧演出,自己也会早早地跑到戏台前等着,看着后台演员们化妆,生旦净末丑的妆容,没有京剧复杂,但从鼻梁、脸颊和眼睛不同的着色就可一见分明;看着乐师们调试各种乐器,如十五高挂夜空咧嘴笑的月琴,挺着大肚子的大广弦,棱角俊朗的二胡(又称六角弦),小巧清脆的壳仔弦,方正有力的三弦,丝丝入耳的洞箫……而这一切的热爱,都源于我们家最大的宝贝——爷爷
初识芗剧
爷爷在我心中是一直是神奇的存在。出生在解放前,跟随共和国经历了各种革命的洗礼,生育了十一个子女。干得了农活,唱得了芗剧,拿得起锄头,弹得起月琴,导得了剧目,做得了乐器……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每天都要骑着他的大解放牌自行车到镇里转一趟,拜访老友、寻觅物件。他也是村中同龄的老人中少数几个能流利讲普通话的人了。
他自幼听村中老艺人吹拉弹唱,耳濡目染,对芗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四五岁的年纪,没有专业系统的训练,却也能将韵律熟捻于心。
19岁成家后,出于对芗剧的兴趣,也为了给刚刚组建的家庭增加收入来源,他与村中其他十几位同样对芗剧感兴趣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商量,决定一起出钱请镇上的芗剧艺人来授课,学习芗剧的基础乐理知识、唱腔和各种乐器的基础演奏。这十几个年轻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下了农活就赶到祠堂里开始学习,每个人轮流带二斤米来上课,课前煮粥,加少许的盐,既能填肚子,又能保护嗓子。
他们那个时候学习的乐谱,是中国民间特有的“工尺谱”,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工尺谱随着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民间戏剧和传统乐器的发展,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略有差异。据爷爷和大伯回忆,他们那时候学习的工尺谱,大致如下图这样对应着:
他们所学习的乐器,杂而广,基本把芗剧需要用到的乐器都学了一遍,不精但基本都熟悉了一遍,月琴、大广弦、二胡、壳仔弦、三弦、洞箫、笛子、钞锣、铙钹、小锣、小鼓等,匹配着工尺谱一遍遍练习;各种不同的唱腔,搭配着不同的乐器。“七字调”和民歌小调及部分场景音乐用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等4大件;“哭调”和“台湾杂念”主要用大广弦、月琴、洞箫;“杂碎调”用六角弦、三弦、洞箫等乐器。
四个月的课程就在这样辛苦紧凑的节奏中结束了,这十几个年轻人在农活之余,有了一门手艺贴补家用,而这也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娱乐。农忙的时候下地干活,田间村头偶尔能听到他们一时兴起哼唱起来的“七字调”或者“杂碎调”,给繁重的农活增加些许轻松的气氛。农闲又恰逢节日时,他们跟着当地一些剧团出去演出,演出的时候正好跟剧团的其他师傅再一起学习。在那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年月,农村演出的机会并不多,但多少能贴补点家用,有时若演出刚好在离家不远的村庄,还能带着家里的小孩子们一起蹭一顿剧团的大锅牡蛎粥,那是当时能给孩子们的最美的味道,伯父和爸爸聊起那牡蛎粥的时候,似乎还能回味起那个味道。
乐器制作
除了钟情于芗剧,爷爷年轻时还特别喜欢手工艺活,而这些手艺活也许是当时的岁月赋予每个农村孩子应有的技能吧,家里簸箕、锄头、篱笆坏了,什么都是自己动手修补的,至今家中仍然能看到爷爷的各种焕发新生的手艺出现在原本可能要废弃的物件上。三四十岁的时候,他开始捣鼓起了乐器的制作了,龙眼木、椰子壳、马尾丝、竹子等等都是他做乐器的原材料。就这样自己试验着,慢慢地,做出来的乐器质量越来越好,原本只是给自己和孩子们做的乐器,渐渐被被远近一些熟悉的艺人们买走了。有些乐器经常要花上几个月时间反复打磨调试,卖出去的价格自然也是不错的。浓厚的兴趣加上不错的收入,爷爷对乐器的制作更加专注而精细了。有时为了买到好的马尾、找到好的木材、寻到好的蛇皮,经常要骑着他的那辆大解放自行车穿过好几个乡镇去寻找,叔叔婶婶偶尔逗趣地说,他这成本快要比乐器卖出去的价格高了。但是老人家就是这样不辞辛苦地,专注地打磨着自己心爱的物件。
还记得年的时候,村里有人捕捉了一条大锦蛇,爷爷赶紧跑过去,费了好大功夫,跟人家换来了蛇皮。这一张大蛇皮,老人家尤为珍惜,每一寸都用的恰到好处,制作了好几把质量上等的二胡,还有一把至今藏在家中,舍不得卖。
家族传承
爷爷对芗剧的喜爱对父亲这一辈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六七十年代,凭着自身努力和才华,爷爷担任了赤岭公社芗剧团导演和主弦,在此期间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等剧目深受喜爱。在那“大跃进”之后的艰苦岁月和动荡的“文革”时期,十几口人的大家庭让家中生计更加窘迫,姑姑们都未能求学,父亲上到小学之后就辍学了,只有二伯父成为村中的第一个大学生。
求学之路的障碍并没有阻挡他们传承芗剧的道路,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勤奋学习,伯父叔叔们不能读谱却能演奏芗剧中各种曲调,姑姑们不识字却能精通芗剧各种唱腔、熟记各种剧本。姑姑们这种光靠听就把整个剧本的歌词记下来的功夫,至今令我佩服不已。
大伯父随爷爷性子,喜欢各种乐器,喜欢研究乐理,学会了曲调之后自己自学简谱,他这一辈子就以芗剧演出为生,90年代芗剧盛行时还与同村人组建了“全家乐剧团”,年纪大了之后便跟着当地一些剧团演出。姑姑们在年轻时也都成了各个剧团的当家花旦,三姑一开始就自己跑去木偶剧团当演唱者,后来自学了布袋木偶戏的表演,至今仍跟着木偶剧团四处演出,演唱、钞锣、铙钹、通鼓样样精通。父亲和叔叔们都有各自营生,但是每个人都通晓芗剧各种传统乐器的演奏,且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乐器。每每家庭聚会的时候,儿子姑爷们演奏、姑姑们唱着各种曲调和剧本,这么多年,我都知道他们一致最爱曲目是《凤求凰》。
“幸福杯”美在家庭文艺会演
我们家这个“全家乐”在年的时候还代表漳浦县参加了漳州市宣传部、妇联和文化局共同举办的“幸福杯”美在家庭文艺会演,作为全场唯一一组爷孙父子三代同台的演出小组,在当时造成极大的轰动。当时上台的孙子辈就是家中的长孙,被我视为“歌神”的大堂哥,那一年才9岁,他也是家中少有的几个继承了乐理知识的孩孙。
89年正值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果,全国上下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的成绩。镇上负责文化宣传的杨万春也是芗剧爱好者,深通乐理,他张罗着写歌谱曲。那是一家人第一次登上这么正式的剧场演出,大伯、二伯、五叔、六叔和堂哥演奏,大姑、二姑、三姑和小姑穿着现代服装站在前面主唱。大伯还记得他们住在剧场旁的宾馆时还在紧张地排练,但是担心影响他人休息,只敢小声的弹唱着,第二天一觉醒来就开始紧张的彩排和演出了。大伯母作为当时的后勤人员,歌词竟然记得比演出的几位还深刻,那段歌词的开头,一下子把时代背景和佛昙镇当时的主要发展产业揭示出来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农村掀起联产承包
社会经济效益高
围海养虾好时机
……”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家中孙子辈的孩子们越来越少接触到传统的芗剧,但是对芗剧的喜爱似乎是一种传承使然,我们是同辈人中少数的那么几个仍然愿意停留在戏台前面认真听戏的孩子。
越来越现代化的城镇,越来越少的燕脊砖瓦房;越来越发达的经济,越来越冷落的传统戏剧。爷爷现在已经八十六岁了,原本挂满了他制作的乐器、各种表彰的奖状和锦旗的客厅,在一次次翻新和装修后,已经只剩下了一个电视机了,不见了戏剧和音乐的痕迹。
他的房中还挂着几把六角弦、大广弦、椰壳弦和洞箫,每隔几天他就如珍宝般地擦拭调音,让它们始终能够崭新地等着儿子女婿们回来时拿出来演奏。元宵夜,春节以来闽南最冷的一夜,此刻,音乐焰火已经消散,围观的村镇居民也纷纷离开,联创广场寂静无声,但在我脑海里回响着的芗剧乐声越来越清晰,木偶在表演老师的手中正在它那特定的戏台上演绎着一幕幕历史剧。而我的思绪伴随着脑中回荡的乐音,想到了传承不失落的画面:冬日暖阳,三岁的曾孙子喜欢爬到他的腿上,用笨拙的小手开心地拉着二胡的琴弓,不时奏出阵阵用力过猛而刺耳的乐声,老人家却露出暖暖的笑,握住他的小手,调出有韵律的曲调来。
作者简介
杨惠津
漳浦县佛昙镇人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级研究生,佛昙文化研究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