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音乐教学资源二下middot第一

来源:月琴 时间:2022/6/16

导读

本课以藏族儿童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作为主打歌曲,开启本学期的音乐课,旨在让孩子们用载歌载舞的方式迎来又一个新学期的美妙音乐课堂。

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共包含演唱藏族民歌《多快乐呀多幸福》、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歌表演《小春笋》以及听赏由彝族民间曲调改编的弹拨乐合奏《快乐的诺苏》四部分内容。

1.《多快乐呀多幸福》这是一首藏族民歌。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明快,由do、re、mi、sol、la五个音组成。歌词表达了藏族人民一起聚会时的欢快、幸福之情,衬词的使用使得歌曲颇具藏族民歌特色。

教学建议

(1)会唱这首歌仅是本节课的基本要求。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颇具藏族特色,教师在学生会唱这首歌之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并表现藏族民歌的风格与特色。

(2)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载歌载舞是常见的表演形式。教材根据歌曲设置了边唱边律动的活动,可当作简化了的藏族踢踏舞节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若学生完成较好,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升级难度,鼓励学生学习舞蹈动作,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2.音乐知识

本课的音乐知识是了解小节、小节线、终止线,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旋律中的“小节”,认识小节线和终止线。教学时,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概念性的音乐知识,而是结合歌曲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音乐知识,如可以结合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的歌谱,让学生数一数歌曲一共有多少小节,找出小节线和终止线,并说出它们的区别。还可以结合本课歌曲《小春笋》,让学生数一数这首歌曲的旋律共有多少小节,找一找《小春笋》第1、2小节的节奏与歌曲中哪些小节的节奏相同。

3.《小春笋》

歌曲《小春笋》为四三拍子,欢快活泼的情绪贯穿始终,休止符的运用使歌曲更加亲切,富有情感。乐曲前两句旋律以模进的手法由高至低进行。第三句节奏拉宽,给人以舒展的感觉,第四句又运用了开始时的节奏动机,音乐结束在主音上。

教学建议

(1)歌曲为三拍子,休止符出现在多处,节奏型多重复,且运用了模进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找一找歌曲的创作特点,从而降低学唱难度。

(2)《小春笋》歌词形象生动,富有情境,教材将其设置为歌表演课型。教师可以在学生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歌表演活动。表演的动作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设计,教师则立足于音乐本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如第一、二、四句可根据歌曲的旋律设置一些轻巧、活泼的动作,第三句则可根据拉宽的节奏做一些舒展的动作。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动作的设计不必复杂,切忌教师“灌输式”表演,学生“机械式”“复制”,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4.《快乐的诺苏》

“诺苏”是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部分地区彝族人的自称。《快乐的诺苏》是根据彝族民间音调改编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音乐旋律简单,多采用重复与变化重复的手法编配而成。乐曲不断变换的曲调以及充满舞蹈性的节奏,表现了彝族人民歌唱幸福生活、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

乐曲共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几小节引子后在不同的音区反复演奏乐曲主题,渲染热闹的场景;第二部分为主题的变化发展,旋律更加优美、柔和;第三部分为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但比第一部分情绪更加热烈,乐曲在不断加快的旋律中结束。

教学建议

《快乐的诺苏》是一首弹拨乐合奏,乐曲欢快热烈。建议老师为学生播放彝族舞蹈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彝族服饰及舞蹈的特点,渲染欢乐的气氛。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动作参与表现。聆听音乐,采取多种形式参与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与风格特点。如:在强拍时拍手,随乐参与表现;寻找音乐中有特点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拍手,如在处拍手或跺脚参与表现等。

(2)模唱音乐主题。主要采取模唱的方式学习旋律,而后教师与学生进行旋律接龙——教师唱两小节后学生接唱,反复进行,学生将在有趣的接龙游戏中掌握音乐主题。教师可以在不同的调性上演奏音乐主题,学生模唱。唱会旋律以后再次聆听音乐,可以试着随音乐跟唱主题,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变化与重复,即整首乐曲的主题旋律是在不同的音区运用不同的乐器以及不同的速度与力度来反复演奏的。

(3)认识演奏乐器。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幻灯片,展示音乐中的主奏乐器:扬琴、月琴、柳琴、中阮、大阮、琵琶等。这些乐器图片只作为背景出现,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不用具体介绍每一件乐器,针对教材图片中出现的彝族乐器“月琴”,则可根据学生的需求作简单的介绍。

(4)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