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yuèqín],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发音短促、清脆、明亮。因其形似圆月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阮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西汉。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北宋陈旸《乐书》记载:“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当时月琴的形制与阮相近,后来逐渐变化。到了清代,月琴与阮就完全不同了,比阮简化,琴杆缩短为琴颈,音箱呈满圆形,月琴才演变为现代的式样。
▼
唐代螺钿紫檀阮咸
▼
史料记载的月琴资料
月琴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受彝、苗、哈尼、白、布依、侗等民族人民的喜爱。
按照地域划分,我们通常将在汉族地区流行的月琴,习惯统称为传统月琴。月琴按用途划分,我们习惯将月琴称为民乐月琴、京剧月琴、台湾月琴进行划分。
传统月琴
▼
民乐月琴
在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月琴习惯称为少数民族月琴(当地人称为弦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云南的“镇南月琴”、四川凉山的“彝族月琴”。
在云南巍山彝族自治县文昌宫桥墩壁画彝族踏歌图中,绘有弹月琴的舞者。该画绘于十七世纪(《中国音乐史图鉴》V—33)。
“镇南月琴”制作精细,历史悠久,音色清脆。云南月琴种类很多,以“镇南月琴”最著名。镇南就是现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华县。“镇南月琴”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品位音阶与琵琶大致相同,一般为四弦,也有两弦的。琴身多楸木板做成,也有用闪片板(薄松木材)的,讲究的还有用楠木做的。琴头大都雕成一个龙头饰以龙须。琴的正面板上雕龙刻凤,有的还在琴面正中镶上一面小圆镜。小伙子们抱琴弹奏时,龙须上下点动,圆镜闪闪发光,龙飞凤舞,活灵活现。
▼
“镇南月琴”
“彝族月琴”与汉族的近似,二百多年前已在彝族地区流行。音箱圆形的称库竹、棱形的称八角琴。彝族二弦月琴,五至十一品。四弦的月琴,九至十一品。相邻两弦为一组定同音,但多只弹一组。按四度关系定弦,用竹片、牛角弹弦发音,常用于歌舞伴奏。凉山的越西、甘洛、昭觉和雷波等地,月琴由原来的两弦一个八度音域,发展为三弦三个八度音域。
▼
“彝族月琴”
当月琴传到台湾以后,形状有了一些小变化。琴柄较长,音箱大、底板与面板呈满月型,偶有6角形或8角形,整体秀气。台湾月琴为二弦,早期用蚕丝弦,现常用尼龙弦,颇流行使用钓线,可用手弹或拨片弹奏。台湾月琴在当地俗称乞丐琴,是台湾歌仔戏、歌仔说唱、民谣说唱重要的乐器。若使用拨片,有独特的弹奏方式,尤其轮音与点挑的并用,很有节奏感;虽然只是两弦,弹奏起来音量很大。因为常用到并弦弹奏,取其高低八度或五度音,必要时轮音由低到高把位,很扣人心弦。有时以滑动来打节奏,合奏中效果独特。
▼
台湾月琴
在河南豫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山西北部及内蒙、河北部分地区)使用的月琴,习惯统称为梆子月琴或无品月琴。梆子、无品月琴主要是在河南豫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中使用。其琴是匾八角形,又叫“四弦”、“四股子”。七个品或无品。四弦(相邻两弦为一组定同音、四或五度定弦)、左手戴不锈钢指套,右手拨奏,极具特色。
▼
八角无品月琴
我国的月琴在唐代传入日本,19世纪30年代达到最盛时期,遍及一般人家。至今仍保持传统“彝族月琴”的式样和结构,因此可称为日本月琴。
▼
日本月琴
注:本文由夫子月琴整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夫子月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