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石码镇一条街道旁
有一家理发店
里面没啥理发工具
却挂满琳琅满目的传统乐器
有六角弦、壳仔弦
大管弦、北弦、月琴
板胡、琵琶、中阮、高胡等
令人好奇的是
店门前还写着几个大字:
为传承乐器,用理发坚守
为什么“挂羊头卖狗肉”呢
这还得请这家店的主人
——郭黄龙港从头说起了
54岁的郭黄龙港,人称阿港师,他的乐器工作坊专门制作闽南戏曲乐器。除了最擅长的六角弦外,他还会制作十几种乐器。
用理发坚守阵地
郭黄龙港这一身做乐器的手艺是从小就开始学的。从他的太爷爷起,他家就开始承做闽南戏曲乐器,他的父亲郭黄彬在漳州芗剧界小有名气,不仅是漳州市木偶剧团一名出色的乐师,还有一手制作乐器的好手艺。因为这份家学渊源,郭黄龙港从小就耳濡目染,但他刚开始做的乐器并不是传统乐器,而是小提琴。
当时郭黄龙港十四岁,听人家说外国的小提琴比较出名,中国做的次之,于是他“为了争一口气”,就做起了小提琴。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初出茅庐的他做的小提琴,一些朋友试用过之后说好用。他大受鼓舞,从此更加坚定了认认真真做好乐器的心。
十四岁这一年,郭黄龙港又跟随父亲到漳州市木偶剧团学习,最开始是学雕刻,他这一身精湛的雕刻技艺便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培养的。后来慢慢转向乐器,选材、打磨、刻花、上弦……复杂的工艺一道接一道,父亲一步一步教他,加上从小就打下的基础,他很快便掌握了闽南戏曲乐器制作的要领。
然而,随着芗剧(又称歌仔戏)从大众化转向小众化,市场上对闽南戏曲乐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单纯地靠做乐器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于是,19岁那年,郭黄龙港一边坚持乐器制作,一边开始学起了理发。因为勤奋好学,很快,他理发的手艺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了,于是便开了一家理发店,一边做着理发生意一边制作乐器,这样既能支撑起家庭的生活,又不至于荒废了手艺。
回归热爱的乐器
日子一天天走着,郭黄龙港的理发生意不错,生活日渐安定,可以静下心来钻研制作乐器的时间也相对多了些。年父亲的过世对他触动很大,他开始认真思考:现在懂得制作闽南戏曲乐器的人很少,要是不能传承下去,将会辜负老一辈人的付出。于是,他把理发店变成了阿港师乐器工作坊,正式开始制作闽南戏曲乐器。
除了会理发会做乐器之外,郭黄龙港还会喷油漆、做家具、安装水电等等。谈起郭黄龙港,郭黄龙港的妻子是赞不绝口:“他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头脑很灵,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尽管有诸多“才艺”加身,在郭黄龙港的心中,做乐器才是他最喜欢、最坚持的一项手艺。
因为这过硬的手作技艺,很多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现在工作坊的乐器产品主要销往市区的木偶剧团、各县区的戏曲剧团,新加坡、印尼的一些同行也不时上门求教订做。现在,他的粉丝越来越多,喜欢这些传统乐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期待老手艺延绵不绝
郭黄龙港的双手摊开,依稀可见斑驳的刀痕、结茧的水泡、干裂的手纹。他说,要做一把好的乐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辛苦不说,更耗时耗精力。
芗剧中所使用的乐器四大件:六角弦、壳仔弦、大管弦、月琴,每种制作的工序都不一样,比如六角弦,光工序就有几十道,零部件也有数十个。此外要想做好乐器,还一定要懂乐器,这样制作的时候才能够做到心和乐器“合一”。正因为难,“现在普遍都是老人在做,年轻人不感兴趣。”
每天都有不少民间高手到店里演奏他新做的乐器,交流分享,共同提高。但郭黄龙港觉得远远不够,他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