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印苗”纺线、织布演示。
日前,晴隆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旅游局举办文化遗产宣传活动,现场展示傩戏《庆坛》、布依《小打音乐》、“四印苗”织布、“阿妹戚托”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晴隆县城莲花池休闲广场中心,跳响了被誉为“东方踢踏舞”的三宝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的鼓点;布依族“小打音乐”以其悠扬的曲调引来众人围观;“四印苗”古老的手工织布令现场妇女不断惊叹;而充满着原始的“巫”文化的“喇叭苗”傩戏《庆坛》更吸引了中老年人驻足观看。群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零距离接触,为厚重、神奇而浓郁的民族文化折服,更为自己拥有的民族文化而自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阿妹戚托》
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展示。
《阿妹戚托》,彝语为“姑娘出嫁舞”,是依存于彝族传统婚姻礼俗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出现于传统婚嫁习俗中,现也用于“火把节”等节庆活动。“阿妹戚托”是当地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一民间传统舞蹈源远流长,已有年以上历史。“阿妹戚托”在年曾作为优秀民族民间舞蹈进京演出,表演者文少清等六人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妹戚托”是一种群体性舞蹈,主要运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变化,以“哄的”(插秧)、“区朝租”(喂狗饭)、“哑高堵”(踢鸡冠)等12个舞蹈语汇组成。无特定音乐伴奏,表演者手拉手轻盈踏地起舞,形成独特“踏地而歌”的舞蹈表演形式。
现今居住于北盘江流域的彝族为白彝支系,据历史记载,其族群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从云南等地迁徙而来,舞蹈“阿妹戚托”也随彝族先民迁徙而来。“阿妹戚托”是当地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整个舞蹈动作连贯、娇健有力、欢快热烈,每个动作都有特定内涵,包括婚姻礼俗、农耕劳作、知识教化和审美娱乐等方面,再现彝族先民的生活情趣,折射出原始古朴的生活气息。
“阿妹戚托”民族原生态舞蹈表现了彝族同胞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德,是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对增进民族自信心和推进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民众和娱乐民众,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布依族小打音乐》
《布依族小打音乐》演示。
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布依族小打音乐》流传于北盘江畔的晴隆、普安等县的布依族聚集村寨,是布依族民间音乐小调合奏形式。采用的乐器有:月琴、二胡、箫、鼓、锣、镲、碰铃、唢呐等。《布依族小打音乐》在布依族民间源远流长,音乐底韵丰厚,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原始古朴风格。它是布依人民世代相传的音乐智慧,是布依人古老的文化和民众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布依族小打音乐》采用的乐器有:月琴、二胡、箫、鼓、锣、镲、碰铃、唢呐等。曲谱有休闲娱乐和红白喜事庆祝两类:娱乐曲谱有:《一更里》《二更里》《三更里》《四更里》《五更里》《过街调》《帮子穿八谱》《二黄穿二流》等;庆祝曲谱有:《接客调》《送客调》《敬酒调》《多谢主人家》《上梁调》《黔西调》,还有丧事活动的《接龙调》等。
从演奏乐器、曲目、音乐特点上看,音乐清心柔和、悦耳动听,曲调婉转优美、柔和平稳,具有中原丝竹音乐和布依民间音乐的特点,又有西南古典音乐遗风,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布依族小打音乐》布依语称之为“斗弹达吟”,汉语译为“吹拉弹打”。
目前,该乐流传于晴隆、兴仁、普安三县相接壤的布依族聚居村寨,以及贞丰县的一些民族村寨。几乎是纯乐曲的民族音乐,现在收集的有多首乐曲,主要依靠箫筒、胡琴、月琴、瓷碗、木叶并伴有碗、盘等乐器合奏的布依族民间器乐合奏。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苗族服饰》
群众观赏苗族服饰中的蜡染。
“四印苗”因其服饰上独特的“四印”图案而得名。“四印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相传很久以前,族中出了一个女皇帝思养思妹,在与其他部族战败逃亡途中,怕大印(传说用玉石雕成)落于他族之手,把其图案印于衣背上后而将其销毁,以图东山再起,后来为了将其图案永久保存,便用五彩丝线将图案绣于衣背上,故称“石印苗”。
“四印苗”这支苗族以女性身上的民族服饰为特色:衣领大得很夸张,前襟绣着由四个方形组成一个更大的方形,与背后和两个衣袖上同样组成的方形,一并形成四个大方形。上衣的胸前、后背及两袖上各缀有一个用五色丝线挑花而成的正方形图案,恍若四尊大印。
“四印苗”妇女头上挽髻,用宽约6寸长3至4丈的青布纵向折叠为双层,逐层缠头,重叠而上,盘成圆圈,下小上大盘成,上衣无领,右开襟,前短后长,前不护肘,后不遮臀,下穿蜡染百褶裙内围制作讲究的大裙。
“四印苗”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久远,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制作技艺,使用传统的材料和工具。四印苗”服饰以具有特殊含义的图案、宽领和象征帝王的冠冕为主要特征。“苗族服饰”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服饰集中体现苗族妇女的智慧,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非常值得保护和传承。
尽管我们见到的“苗族服饰”在用色和花纹上有着不同的变化,但鲜明的“四印”没有变,百褶裙上的九道花纹没有变,系在身上单个“腰结”没有变。这又不由想起了他们传说故事中的“魂”。他们的“魂”没有丢,没有丢掉自己的魂,就没有丢掉自己的历史。因为把“历史”穿在了身上,就更显示出了这支民族的才智,还有让人向往的神秘……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庆坛》
《庆坛》演示。
相比于其他民族文化,傩戏“庆坛”更具民俗特征。“庆坛”习俗流传于北盘江流域的晴隆县、普安县、六枝特区等苗族聚居村寨,自称为“喇叭苗”的苗族支系,居在晴隆县的长流乡、中营镇和花贡镇约6万人。
“庆坛”根据流派的不同,分为“大牛角”和“小牛角”。其中,“大牛角”又称为‘张赵二郎坛”,“小牛角”又称为“王母坛”。“小牛角”在保持“大牛角”主体仪式流程上,将“大牛角”的主体内容简化和浓缩,增加了“拜星辰”“差兵追魂”“推星”“背钱”等仪式,渲染了巫术气氛。“庆坛”主要用于酬神还愿、消灾解难场合。
一般情况下,事主因家庭挫折、疾病等原因,即延请坛班法师,于家中堂屋设坛,以禳灾纳吉。“大牛角”一般有56项仪式,主要有:“开坛启请”“统兵出外”“城隍前请神下马”“奏文奏状”“玉皇殿前请神下马”“发诀”“入坛启鼓”“庆鼓”“收家寄口”“收邪把禁”“架桥接三洞桃源”“接五岳”“接祖先”“迎神上座”“造桥”“行坛接界”“下罗网”“庆桥”“三场庆贺”“抛傩上篡”“庆席”“踏九州”“开科”“搬红山开坛”“劝酒”“保卦”“立五营四哨”“许愿歌”“搬杀牲七郎”“搬勾愿判官”“献牲回熟”“赏兵赏马”“差兵发马”“上粮”“封洞”“耍坛”“迁坛上座”等。
“庆坛”主要流传于民间酬神还愿、消灾解难场合,活动是原始宗教信仰和巫医文化在“喇叭苗”群体中的集中体现,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和影响力,也是“喇叭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对研究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宗教信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文/图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陈亚林通讯员易凌龙)
来源:中国黔西南 凡“中国黔西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