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彝族
令人骄傲的非遗文化
彝族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太阳历的第二个星回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据历史文献记载,火把节有“以火色占农”、“持火照田以祈年”、“携照田塍,云可避虫”等含意。火把节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和四川十大名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项目”。
彝族摩尔秋
磨尔秋,被当地彝族称为“格丛”,“格”彝语意玩耍,“从”彝语原意为独木上行走,后来延伸为玩具之意。
它广泛流传于甘洛县及其周边的彝族地区,在彝族年庆活动期间开展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具有娱乐表演性质的传统民俗。磨尔秋的产生与古代西南夷巫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磨尔秋无论男女老少均可上杆表演,可男子表演,也可女子表演;可男女成对表演,也可男女混合表演;可一对一表演,也可二对二表演,甚至多人表演。
磨尔秋的胜负一般取决于双方的蹬推技巧、旋转速度、高度、耐力、有无晕落、杆上时间的长短、表演动作难度和姿态优美等竞技规则。在比赛时,技艺娴熟的表演者会做出吊手、翻坐等惊险动作,令观者喝彩不断,叫好不停,极具娱乐、观赏价值。
年7月13日,彝族磨尔秋被列入凉山州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朵乐荷
“朵乐荷”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中只限由女子集体表演的歌舞形式。彝语“朵”(朵乐)即火的意思,“荷”即歌颂、歌唱之意。
朵乐荷表演形式是由彝族姑娘们手撑金黄色的油伞,身穿节日盛装,在火把场围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圈,少则十数人,多则数十上百人,手牵彩巾,唱着传统歌谣,一人领唱领舞,众人重复合应,边唱边走,舞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德高望重的彝族老人就在其间挑选出火把节上的美女,这一表现总称为“朵乐荷”。
“朵乐荷”由来历史久远,凉山彝族传说中“朵乐荷”最早是在狩猎时代,男人们打猎归来,围着火堆,妇女们跳舞相悦。这画面极似青海大通出土彩陶盆上的舞人图,那里正是彝族源自的古氐羌之地。
年3月1日,彝族朵乐荷被列入凉山州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婚俗
▲给彝族新娘装扮
据彝文古典籍记载:远古时代,彝族先民经历了“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石尔俄特为寻找父亲而历经磨难,终于在兹尼石色的暗示下取妻生子,实现了“生子见父”的愿望,彝族社会由此进入了“男娶女嫁”的父系社会时代。现今的彝族婚俗依然保留了许多古老民俗遗风。
▲背亲抹锅灰
彝族婚俗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区,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聚居区,保留最为完整。而美姑作为凉山的腹心地区,婚俗礼制相对来说最为完备、古朴。
彝族结缔婚姻,实行严格的民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婚和姨表不婚等制度,并保留着转房、抢婚等形式。一桩婚姻的结缔,需要一定的程序,即为婚前礼仪、结婚礼仪、婚后礼仪三部分,每种礼仪过程又有若干程序。
▲婚嫁现场泼水
不论从婚姻的缔结,还是从婚礼过程和婚后行为关系,都包含着一系列的彝族文化制度。彝族婚姻的结缔,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行为,而且上升为整个家族、姻亲、邻居等相关联的集体行为。其婚礼的过程就是一个集体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
▲送亲队伍
年7月13日,彝族婚俗被列入凉山州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建筑技艺
凉山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多坐落在高海拔的山区,瓦板房是他们典型的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
瓦板房不甚高大,以木为主,屋内的柱、梁、横杆均采用原木柱体,四壁或土或木,屋檐加斗拱,屋顶为“人字形”,上盖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透气通光。屋内板壁、屋檐、门楣、斗拱、窗上绘有色彩浓郁的日、月、星、花、草和动物图案。
瓦板房建筑的独特性在于其精湛的“穿斗式”技艺和民族风格浓郁的室内外雕饰工艺,这不仅是工艺技艺的展示,还是一个民族习俗的复合体。
房屋建造选料考究,工序复杂,工艺高超,没有既定的施工图纸,全凭工匠心中积淀的经验来建造,且全结构不用一根钉子。
彝族瓦板房表现出了凉山彝人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
彝族苏尼舞
苏尼是我国彝族的一种神职称呼,苏尼舞是彝族在祭祀时所跳的舞蹈。
彝族巫神文化分为巫祭两大类型,其中祭类成了毕摩,巫类则演变为苏尼。苏尼伴随历史的变迁,逐渐演变为民间驱鬼治病的巫师,成为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使者”,成了驱魔捉鬼、招魂引魄、占卜预言的“能手”。苏尼巫术文化是凉山彝族原始宗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苏尼吞吃火炭
苏尼作法事时通过摇击羊皮鼓和带动系于鼓上的神铃发出声响来与自己的护法神“阿萨”沟通。
苏尼的动作以鼓上的铜铃声、鼓内沙沙声和鼓槌轻重缓急的敲击声,配合著刚劲、娴熟而轻盈的舞步,配合全身的头部、肩部、臀部、脚等在鼓点的指引下展开有节奏的动作,这种动律特征形成的技艺,是一种十分精湛的民间舞蹈艺术。
▲苏尼作法
年7月13日,彝族苏尼舞被列入凉山州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马布音乐
马布,又称布惹,是彝族独有的一种单簧气鸣乐器。彝语“马”为竹子,“布”为簧管,马布即插上簧管的竹制气鸣乐器。
马布的结构和外观均与小唢呐相似,但管身不用木制而用竹管制成,哨子也不是双簧而是单簧。管身多用一节上下通透的竹管制成。
马布的音色清脆悠扬,富有田野风味。它的音色比小唢呐圆润柔和,非常接近西洋乐器双簧管高音区的音色,并较之明亮。这种音色兼有唢呐与双簧管的特殊风味,彝家人把它比作蝉鸣,有一种秋声秋色惹人醉的感觉。
年7月13日,彝族马布音乐被列入凉山州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月琴音乐
彝族月琴:彝语称“弦子”、“库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弹弦乐器。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的彝族地区。彝族月琴是彝族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早在宋代《乐书》中就有记载。
彝族月琴的音色悦耳、动听,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丰满。月琴演奏时,将琴斜抱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食指或执拨片弹拨琴弦发音。拨片用竹片、牛角片或骨片制成。用拨片弹奏的月琴,右手奏法以弹、挑、滚为主,有时也用撮、扫滚等,并有独特效果的“刮品”技巧。左手则有按、颤、滑、吟等技法。用手指弹奏的月琴,还吸收了柳琴、琵琶等弹弦乐器的技巧。
年8月3日,彝族月琴音乐被列入凉山州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整个彝族的非遗文化,远远不止这些。在这个民族民俗风情别具特色的地方,你一定也会感慨这个中华民族,感慨这个民族的美。
内容来源/五彩凉山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