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丁谓
材妙峄阳枝,弦调野茧丝。
清音飞雉操,雅曲白驹诗。
属意山水际,寄声鸾凤时。
南薰如在御,忠义必倾思。
琴式
古琴造型优美,各种琴式都有古老美丽的外形,配上表面天然大漆透出的栗黑色光泽,显得雅致古朴。伏羲式透着远古的神秘朴素,仲尼式因中华文化对孔子的崇敬而显简洁神圣。近代以来琴式更是丰富多彩,蕉叶式因其灵动飘逸和简朴自然受到大众的喜爱,百纳式因其繁复精巧受人追捧。各种古琴造型都有着自己文化寓意,直至明代,琴书中所述的琴式已有五六十种之多,明万历年间,林有麟《青莲舫琴雅》中列有51种琴式,令人惊叹:
伏羲式:顾名思义,此乃伏羲所创。见凤凰集聚于梧桐而有灵感,按形创制。
神农式:神农所创,比伏羲短。
递锺式:黄帝所创。
虞舜式:舜帝所创。
伶官式:周文王时,即郎官虞随所创。
师襄式:孔子的老师师襄所创,肩头直而深。
号锺式:春秋时齐桓公所创。
仲尼式:孔子所创,是流传最广的一种。
云和式:古样式,唐萧佑操此琴。
月琴式:春秋时晋国的师旷所创,中间呈圆月形。
子期式:春秋时锺子期所创。
列子式:春秋时列子所创,两项间为峻刀之势。
双月式:春秋时荣启期所创,腰间呈两小月形。
掩容式:春秋时闵子骞所创,据说是从仲尼式改良而成。
凤嗉式:春秋时卫国的师曹所创。
革子式:春秋时革子所创。
龙腰式:春秋时鲁国的谢涓子所创,琴腰处呈半月形。
龙首式:春秋时燕国的王刚所创。
凤舌式:春秋时卫国的秦钰所创。
龙额式:春秋时鲁国的贺云所创。
覆杯式:春秋时魏国的师经所创。
凤势式:春秋时卫国的杨英所创。
亚额式:战国时赵国的胡言所创。
神晖式:战国时秦国的陈韦所创,腰下覆四月形相向。
始皇式:秦始皇所创。
龙腮式:秦代相李斯所创。
响泉式:汉代张道所创,两腰有重月形。
绿绮式:汉代司马相如所创。
焦尾式:汉代大琴家蔡邕所创,就是有名的焦尾琴。
灵机式:汉代梁銮所创。
四式:汉代马明生所创,两肩呈四状而得此名。
聚云式:春秋时黄龙师所创。
蝉翼式:汉代宋朦所创。
云泉式:晋代刘安所创,项旁为半月状。
古瓶式:王钦所创。
昭美式:或谓汉代所创。
一弦式:殷商时乐公师弦所创。
雷音式:汉代师中所创。
空山式:汉代一名自称空山的异人所创。
安道式:晋代戴逵所创。戴逵善操琴,武陵王遗使召他入府,戴逵道:“安道不能为王府伶人。”后累召终不至焉。他的琴被称安道琴。
连珠式:隋代的逸士李疑所创。
灵肩式:唐代李延甫所创。
檀阁式:唐代外番叱利子所创。
混沌材式:以来自高丽的混木制成,因而得名。
玉琴式:作者不详。
霹雳式:唐代大文豪柳子厚,也就是柳宗元所创。
百衲式:用胶缀合十二方寸的紫檀薄片而成,因而得名,
朱砂式:作者不详,据说在晴天时日光照射时会发出红光。
蕉叶式:明代祝海鹤所创。
大理石式:明代宣德年间所创,是以大理石制成。
铜琴式:以紫铜制成。
(因琴式过多,恕不一一配图说明,如需深入了解,请上网搜索或查阅相关书籍。)
择琴
择琴应先择音,音质好才能使弹奏者自如的表达自己的心声,若琴音枯结而不能达意,又有什么意思呢?其次择形制好与工艺美,再其次择式样合意、色泽自然。琴如伴侣,常对着它,不合心意的话会很难受,很难从中得到贴合心境、琴人合一的感受。相反如果拥有一把称心如意的琴,弹到深入自然而然就能使人琴相融。
(一)审音·古琴的九德四虚
古人总结出琴有九德[蒋克谦,《琴书大全.卷四.琴制》,北京:中国书店,94页。]:
1、奇,指其琴轻松脆滑兼备。其材轻松脆滑。音亦轻松脆滑。
2、古,指其琴音淳和淡雅中有金石韵。
3、透,指其琴发音清亮绵远而不咽塞。
4、静,指其琴音纯净,没有杂音。
5、润,指其琴发声不燥,韵长不绝,清远可爱。
6、圆,指其琴声浑然不散。
7、清,指其琴声如金石,如风中铃铎。
8、匀,指其琴七弦俱清圆,均匀平衡,无三实四虚之病。
9、芳,指其琴弹愈久而声愈出。
按这一说法,如果一把琴九德皆备,那它就是琴中极品。而事实上不可能。一把琴如果具备其中一些优点,而它的缺点不至于达到不可接受就可以了。对于琴音出现的毛病,古人亦总结出经验谓之四虚:
一曰兑虚,谓槽腹太宽也。音箱大些声音自然会大,但这也需适中。
二曰散虚,谓胶缝脱落也。好琴工艺细致,琴体上下胶合时用好的胶合剂合缝,还须全身捆缚较长时间,让其干透,才不易脱落开缝。传统粘合剂用生漆同牛皮胶煎煮挑起如丝,合缝百年不开。
三曰浊虚,谓材太慢也。太厚声音透出则浊。
四曰清虚,谓材太薄也。琴的底面板须适中,初挑琴者对面板不易辨别,惟听声之感觉,底板则可透过池沼看到,以8~10毫米左右为宜。
关于面板的厚度对声音的影响,宋代石汝砺在《碧落子斫琴法》中提到:
“凡面厚底薄,木浊泛清,大弦顽钝小弦焦咽;面底俱厚,木泛俱实,韻短声焦;面薄底厚,木虛泛清,利于小弦不利大弦;面底皆薄,木泛俱虛,其声疾出,音韻飘颺。”
(二)听音·古琴的三种音色
古琴可发散、泛、按三种音色,琴分低中高三个音区,七徽至龙龈为低音区,七到四徽为中音区,四到一徽为高音区。每个音区一个八度。七条弦,声数很多,共有声。音域很广,达四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
散音:即空弦音。七条弦有七声,散音共鸣性强,音量相对较大,余音绵长。谓其若大地之深沉宽广,若生命之自然质朴,称为地音。听其音须大而不散,聚核感强。
泛音:轻点徽位所弹的音。共91声之多,轻清透亮,人称天籁。谓其若夜空般阔远,若星星般晶莹空灵,听其音须清轻而具透亮感。
按音:右手弹奏,左手按弦,弹出的音。共达声,按音具力度感和曲线感。指下声韵变化丰富,有若人语。如倾如诉,若万物之生化无穷,称其为和万物之人音。听其音须温厚而润,结实而透。
琴之“九德”中的“匀”,指的就是琴发出的三种声音,琴的高、中、低音区,琴上的七条弦俱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匀好。
1、音量大小适中,音质具穿透力。
2、音韵绵长,不是越长就越好,但要有一定的余音长度,琴音渺杳、徐逝。
3、声音有内敛感,润细清静。便可以了。
琴的音色丰富多样,有不同类型的感觉,琴人将其概括归类[刘承华,《古琴艺术论》,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年。]:
1、玉石声:清实细润,如玉磬。
2、金钟声:醇厚圆亮,如铜钟。
3、雅箫声:温静恬美,如洞箫。
4、震雷声:苍古雄劲,如雷霆。
(三)择琴
弦不可过高或过低,前人总结出右一指左一纸之说,即右边靠岳山弦下可放一指,则右手弹弦合适,不至于触到面板。左面龙龈处可放进一张纸之厚薄,如果弦过高,左手按弦费劲,称为“抗指”,不舒适。弦过低,则在弦振动时容易触到琴面,而影响发音,称为“拍面”。琴面不可出刹音,难听不可奏,因琴面不平整均匀所致。指板圆弧度要合适,过圆过平均影响按弦坚实效果,而且不舒服。弦距一般要适中。如此左右手才易协调。其次择款式和色泽,只要自己舒适喜欢就好。选择了一把音色圆润古朴而又透着雅韵大气的古琴,便是琴人的一生所爱了。
以上内容摘自谢导秀、陈是强所编
书籍:《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
编辑/卢西西
图片/网络、研究院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