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近年来,砚山县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文化建设与提升群众内生动力相结合、脱贫攻坚与鼓足各族群众民族自信相结合、短期增收与夯实发展后劲相结合,多措并举,用“文化+科普”双擎驱动为精准扶贫注入“精神之钙”,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具有砚山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
文化资源下沉,乡村文化建设异彩纷呈
近年来,砚山县以“三下乡”为载体,积极推进县域内文化资源、文化项目、文化服务下沉,采取工作下移、文化资源下沉、主动服务的方式,把各类培训班办到乡镇、村(社)、校园和企事业单位,“零距离”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文艺骨干伍人,建立农村业务文艺队人,年以来共举办场群众文体活动,参与群众14万余人;开展送戏下乡场,观众6.1万人。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专题讲座49期,培训各类文艺和科普宣传骨干0.6万人。选派优秀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者、文化辅导员、指导员、志愿者53人,长期扎根基层开展文艺辅导,为全县农村培养了一支集科普宣传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流动服务队伍。
预算总投资6.1亿元、总用地.55亩的民族文化体育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民族剧院建成后,成为了全州乃至全省能举办规模以上歌舞舞台剧的县级剧院之一,举办文山州民族文化工作团赴京演出的舞台剧“铜鼓姑娘”、文山州第一、第二届“七花杯”文艺汇演等标准高、品质好的全州文艺活动和赛事。砚山县图书馆党支部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成效被考核为文山州“五星级”基层党支部,县图书馆在贫困乡村流动图书借阅年均达到5.2万册次,年均服务基层群众8.1万人次,积极推动全县11个乡镇个村委会(社区)“农家书屋”建设,每个书屋平均面积20平方米以上,配置图书馆册以上、报刊2份、音像制品类、阅览桌1张、椅子8把、书柜5组,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系列活动、“圆梦蒲公英”、全民阅读经典诵读、假期图书进校园、阅读伴成长等系列活动,在文山监狱、砚山县清真寺、砚山县砚红页岩砖厂顺利共建“文明图书室”,深入贫困村开展文化助脱贫活动23次。电子阅览室全年免费接待读者。综合体育馆、体育运动场的相继投入使用,能满足举办全省乃至全国的体育运动比赛和活动。全县共建有维摩白沙坡彝族传承馆、盘龙响水龙苗族传承馆、盘龙法土龙壮族传承馆、盘龙白石岩彝族传习馆、稼依新寨壮族文化传承馆、者腊批洒棒棒灯传习馆、维摩黑鱼洞彝族文化传习馆等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传习)馆。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科学普及等文化资源,投资余万元,积极推进农村文体小广场项目、七彩云南健身工程和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和“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投入万元对全县86个行政村、2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投入44万元为33个农村文艺队配置演出服饰、音乐道具,实现全县个村(社)、11个人口密集村组文艺队都有1套音响、1套乐器及道具,有效改善了贫困乡村基本公共文化设施。
年至年,累计投入万元实施了直播卫星“户户通”置换,全县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村村通用户达户,户户通用户达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5万余户。投入.89万元建成土尖坡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万元大幅提升县广播电视台的视频录制、新闻素材拍摄质量和播出质量,县乡文化科普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共开展科普宣传放映场/次,观众达21.5万余人/次,深入学校放映24场/次,观众达1.8万余人/次。
补足精神之钙,服务乡村治理
在文化扶贫的同时,砚山深入挖掘各村寨特色民族文化,与推进乡村治理相结合,涌现出维摩乡黑鱼洞村、者腊乡那夺村、者腊乡批洒村等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先进和典型。
砚山县积极推动文化科普资源下沉、创新乡村文明抓手、大力推进非遗项目特色之路,为砚山特色文化扶贫增色。维摩彝族乡白沙坡村是“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村”“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村”和第七批云南省省级文明村,年白沙坡彝族刺绣被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砚山县玛瑙、刺绣、弦子和土陶“四张文化名片”之一。白沙坡彝族妇女、党员王陆芬,凭借着一手精湛的刺绣技艺,开办华韵手工刺绣有限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培养绣娘余名,带动名农村妇女通过发展民族手工刺绣产业脱贫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辐射带动县内多个乡镇余名农村妇女发展刺绣产业,刺绣作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全国各地和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0余万元,每年帮助贫困妇女创收近万元。
者腊乡那夺村在发展中保留了余年历史的“大刀队”和传统彝族民间舞蹈,创新“自治、法治、德治、文治”“四治融合”,(“头雁”效应强自治、“公约”效应强法治、“文化”效应强德治、“发展”效应强文治),搭建那夺村的“彩云计划公益志愿服务中心”,营造“知书识礼、勤俭持家”的书香文化环境,共同建设“书香彝村·文化那夺”,以乡土文化复兴有效推进乡村治理,为那夺村摆脱贫困、率先在全县走出乡村振兴坚实第一步奠定了基础。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彩云计划”艺术公益支教活动负责人张萍老师的帮助下,“彩云计划”志愿服务团队先后组织那夺村孩子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公益演出暨美都之星—全国青少年才艺嘉年华”、厦门“CEFA金凤凰—金蛙艺术”等活动和辽宁卫视《中国好家庭》、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中央电视台《小小少年》《向幸福出发》等节目录制,拍摄纪录片《中国好人—红土地上的舞者》,参加“中美朋友彝族文化交流会”,那夺村年仅14岁的留守儿童、彝族小姑娘叮当(李忠英)作为追梦人走上了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与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的主演苗苗联袂出演艺术圆梦的感人励志故事。“彩云计划”开启了那夺村乃至全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全新的发展历程。
维摩彝族乡黑鱼洞村素有“彝族弦子舞之乡”的美称。全村多户有50多人会弹弦子,村里建起了传习馆和活动广场。6年砚山县彝族弦子舞被州政府命名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彝族弦子舞之乡”。年8月彝族弦子舞进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11月,“彝族弦子舞”作为学校课间操舞在砚山县中小学7万余名学生中培训结束后,在全县校园进行普及和传承。随着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海援建纲要示范村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建设,黑鱼洞村成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范本。黑鱼洞村通过村民大会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创建“护村队”“护林队”,规范村民日常行为习惯,倡议爱护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形成以村组日常管理为主、政府不定期监督检查为辅的乡村建设和管理机制。早在年,黑鱼洞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元,明显高于周边其他村寨。年4月,村里种植的0余亩云南红梨已开始挂果,50家农户投资万余元发展巴西菇种植,全村保有公益林亩,封山育林0余亩,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果近亩,从事参加文艺演出的50余名村民年演出总收入也将突破万。通过文化传承、文艺创作,促进了黑鱼洞村乡风文明,加速了乡村振兴步伐,树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标杆。
非遗工坊成为扩就业,文化扶贫的厚土
砚山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省、州、县保护名录:壮族草人舞、彝族弦子舞、壮族棒棒灯、彝族刺绣的月琴(弦子)制作技艺等5项被纳入省级保护名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土陶制作技艺、顶灯跳弦、土库房、壮族土佬酱、壮族刺绣等5项被纳入州级保护名录,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1人;纳入县级保护名录13项,县级项目传承人有48人。
砚山县江那镇窑上村村民、现年71岁的江正奇是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出生于制陶世家,其父江朝海是江家第五代制陶传人,长期耳濡目染,骨子里浸入了土陶情缘,与陶泥有着天然的亲近。16岁,学会独立制作酒壶、菜坛子。18岁成为拉坯师傅。为让更多的人了解窑上土陶的历史、土陶的文化,江正奇成立窑上江家陶器博物馆。他的土陶作坊,同时是砚山县第二小学综合实践泥塑基地、砚山县第三小学陶艺实践教育基地。孩子们可以参观制陶作坊,亲自制作陶器,体验制陶乐趣。江正奇的土陶技艺、制陶经验,不仅传与家人,只要爱陶志士,均无私传授,如今他的儿子江航大学毕业后继承了江正奇倾心土陶制作的事业,并进一步得到创新和发扬。年,江正奇被文山州文化局命名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年,江正奇组织成立的砚山县窑上民间陶艺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窑上土陶,被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称号。江地那镇窑上村还有刘绍慧、胡国猛等一批州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沉心静气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这是砚山县充分发挥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优势的一个注脚。目前,砚山正以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产非遗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文化扶贫后劲足
近年来,砚山县依托“十大民族文化强县”建设为平台,鼓励和扶持各级文艺机构和各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砚山特色文化资源和先进典型,推出了《懒汉脱贫》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脍炙人口,反映脱贫攻坚的艺术精品剧目,弘扬砚山各族人民不等不靠、勇战贫困的精神,激发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斗志和士气。自年以来,砚山县创作小品《懒汉脱贫》、小戏《两天的风波》、舞蹈《翻山越岭》《红色之路》《茉莉花开》《生如夏花》《一家亲》、快板《开启新征程》《向我学》《疫情防控大喇叭》、歌舞《最好的未来》、诗音画《薪火相传铸辉煌》《苗山留守娃》、快板、彝族歌曲《赞·抗疫英雄》、《三七大爱洒天地》、歌曲《一起走上致富路》、方言小品《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等多部以脱贫攻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主题的风格短小精悍、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剧目。培养了国家二级编导谭秀兰,七级副研究馆员范培明、陈文博等一批乡土文艺骨干。年5月,《螺丝调》获得云南省第四届本土歌曲创作与演唱大赛民族唱法专业组三等奖。年,音乐类作品《回家》荣获文山州第二届文艺汇演“七花奖”、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类展演优秀奖。通过开展农村文艺队汇演、“三下乡”等活动,一大批文艺精品进入了贫困乡村群众的视野,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士气、坚定了建设美丽幸福新砚山的信心,为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涵育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和普及健康知识健康理念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这些仅仅是砚山县通过“文化+科普”双擎驱动,为脱贫攻坚注入“精神之钙”的缩影片段。治贫必先治愚,文化扶贫是一项有效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重要的“精神利器”,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用精神扶贫固本培元,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撑起来、信心决心树起来、本领强起来,是砚山县脱贫摘帽以来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的强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云南网通讯员彭显波张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