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八音
八音是由浔中镇石鼓村曾重登(进士)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年)赴广东省任高州府茂名县正堂,后辞官返乡把当地流行的民间音乐带回家乡传授流传衍续至今。“八音”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而得名,演奏的乐器有月琴、双笙、三弦(两把)、椰胡、扁鼓、笛子、板拍,由八人进行演奏。目前流传下来的曲子有《西皮》、《寄生草》、《辉洲调》、《贰牌》等。祭樟树王习俗
美湖镇小湖村祭樟王活动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小湖村千年樟树久负盛名,是全国樟树王之一。据当地《小尤乡刘氏族谱》记载:村中大樟树唐时即已有之。小湖村把樟树王当成神树为自己的文化图腾,一代代细心呵护,敬仰有嘉。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乡亲们都会举办盛大的祭樟树王活动佑求族群平安、人丁兴旺、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祭樟树王习俗伴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表演和发放樟树苗等活动,是当地每年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耕牛节习俗
雷峰镇李溪村陈姓家族,于明代隆庆年间入村定居,开山垦田,筑堰开渠都需要用牛来耕作,由此逐渐形成敬牛习俗。李溪村耕牛节承袭了当地传统农耕文化,将古早农家春耕习俗与祭祀仪式相结合,展现戴云山区原生态的农耕文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李溪村的陈姓族人家家户户都会把自家的牛集中在陈氏祖厝玉林堂前,将牛披红挂彩,先祭祖、众人添福,再给牛喂食强壮筋骨,以便来日春耕效率更高。藤椅制作技艺藤椅制作始于清末,赤水镇西洋村乡民用野外藤草(本地话叫虎须藤、过山龙、猫藤,每条长度约10多米)为材料与杉木和竹片扎成椅的骨架模型缠绕而成。藤椅制作的工序繁多,当地村民需每年12月份到山林采割藤草回来,先在水中浸泡三天,表皮浸泡松软后再用剪刀进行脱皮,晾晒干后将藤条刨开并压平使藤条的表面光滑,再按照事先做好的骨架模型进行编制、加工、修整完成,坐在做好的藤椅上让人清凉舒适,受到众多用户的喜爱。
米粉制作技艺德化县的传统米粉制作历史悠久。制作米粉时需选用陈年的早稻米,做出来的米粉才具有韧性,不易断的特点。米粉制作工序繁杂,要把米泡两小时洗掉淘米水、沥干,沥干的米再放入木桶蒸熟,蒸熟的大米用长木槌打烂,再用传统的米粉机压出粉线,在阳光下晒干。近百年来米粉制作在德化县的民间流传广泛。
竹编技艺德化县三班镇锦山村是“瓷帮古道”重要关隘通道,也是德化著名的竹编村。世代以来当地村民以竹编为主业,家家户户编制竹器,主要以“簸箕”、“竹篾筐”等器具来装运陶瓷,沿着瓷帮古道走向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竹编有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使用的工具有垫翘、剑门、快刀、篾刀、刮刀、尧刨、铲勺等。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有所变化。竹编作品有箩、筐、簟、帘、帽、篮、罐、盒、盘等生活用品。
龙窑建造技艺德化县龙窑建造始建于唐代中晚期,宋代林柄对龙窑进行创造性革新。明、清以来,龙窑建造技艺水平不断提高,窑炉结构不断改善,烧瓷的成品率也得到较大的提升。龙窑建造要依山而建,坡度在10-28度之间,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长度20米至50米不等,窑头设火膛,窑室分若干目(节),阶梯通道两边放窑门通道。以屈斗宫为代表的古窑遗址群主要分布在宝美、浔中、隆泰、蔡径洞上、泗滨、奎斗、丁墘、高阳等地。
红酒酿制技艺德化县的红酒酿制技艺缘于北宋重和元年。杨梅乡的林扬休考中戊戌科进士,消息传回家乡,多位私塾先生造访林家,林扬休父亲从屋旁的银杏树下取出一坛珍藏十年的老红酒(后称进士红)用于招待众恩师而饮之,酒香飘十里,众人皆大赞。红酒酿制要选用上等糯米、红粬与深山天然泉水经多道工序发酵而成,红酒醇香馥郁,口味独特,甘甜绵长。每逢佳节,乡亲们总会拿出珍藏多年的红酒畅饮,向亲朋讲述千年银杏树下的故事。因此红酒酿制技艺在德化县的各乡镇得到传播。
刺绣刺绣缘于赤水镇福全村,清末年间村民陈元汾到泉州开元寺学习制作袈裟、佛帐、佛帽等佛教用品,于22岁在开元寺出家,因其好学聪明得到寺里袈裟制作大师赏识并收其为徒,不久就能单独完成袈裟的刺绣设计。他精湛的技艺受其师傅称赞,已尽得师传,是袈裟刺绣大师。因刺绣佛教用品人工久缺,陈元汾回乡传习技艺,传于胞弟陈元衫和族亲陈元环等乡亲,传承至今。
过饥草汤制作技艺过饥草汤是德化民间的百年药膳,素有“效在饱腹后、益在享乐中”美称。古时候,德化县以农耕为主的乡民在田间劳作时常常不能按时吃饭,饥饱失常,时间久了容易腹胀,闽南语俗称“过饥”。过饥草汤就是“过饥人”的养胃佳品。主要原料有:戴云深山里的毛将军(闽南语叫过饥草)、益母草、鬼针草、香藤根、牛奶籽等药材,用炉火经过漫长熬制,过滤后作为药引汤,加入猪筒骨和小肠继续炖制而成。醇厚非凡的汤头,再加德化米酒,美味回甘有养胃、散气的功效。
红烧猪脚制作技艺德化县的红烧猪脚烹制历史久远。猪脚又叫猪蹄、猪手,其性平,味甘咸,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称为"美容食品"。红烧猪脚烹制以猪脚为主要原料与红酒、红糟、酱油、八角一起用柴火烧制而成。在物质贫乏的年代,红烧猪脚只有在年夜饭富裕人家才能吃上,后来逐步成为德化民间婚宴、寿宴等喜庆宴席上的传统菜肴,素有“无鸡不成宴,无蹄不成席”的说法(鸡寓意吉祥,猪蹄代表健康,红色表示喜庆)。“嘴馋柴灶边,腮香有肚圆”,红烧猪脚被评福建名菜,其美味成为身在异乡游子思乡的精神寄托和家乡的美食记忆。
苦菜汤制作技艺传统的苦菜汤制作用干苦菜和猪骨头、猪大肠炖制而成。苦菜是德化常见的一种野菜,几百年来,德化民间流传着贫苦农民以苦菜充饥为生的谚语:“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苦菜饭,喝的苦菜汤。”德化先民却一直深信“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以苦菜汤来清凉降火、消炎解毒来调理身体度过三伏酷暑天。苦菜汤被称为“德化民间第一汤”,有“昔日充饥粮,今朝登雅堂”美称,获评泉州十佳风味小吃,人民网把德化苦菜汤在“舌尖上的丝路—泉州美食集萃”推介。大鼓车队
大鼓车队在德化乡村流传久远,传承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古时候,德化县的乡村民间佛事庆典和民间祭祀活动较多,大鼓车队以四人抬鼓一人击鼓,击鼓声音宏亮,节奏感强,富有喜庆和催人振奋之势。大鼓车队配有锣、钹、镲等,延续至今已经采用推车的方式。现有雷峰镇瑞坂村、美湖镇阳山村等地活动频繁。陈氏小夹板中医正骨疗法
陈氏正骨源于清道光年间,浔中镇乐陶村陈祖德自幼习武兼学正骨医术,后得以弓马成名,官至永春州城防千总,钦加五品衔,年辞官乡居,回乡设武馆,教人习武。陈氏中医正骨注重断骨复位、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按压反折、分骨推挤、提拉摇转、按揉理筋为主要手法。外部以杉树皮固定具有合适的硬度、韧性、易于操作性,固定时采用压垫,宽厚适度,扎带松紧适宜,可预防压疮和血行障碍。陈氏小夹板中医正骨疗法受到众多患者的肯定。过关习俗
杨梅乡云溪村慈济宫“过关”祈福活动是以保生大帝医道精神为宗旨,于北宋年间传承至今已有多年。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夜幕降临,为祈求未成年孩子健康成长、平安幸福,云溪村民家家户户都会带着孩子,远道而来的人带着孩子穿过的衣服聚集在慈济宫进行祈福。祈福仪式有三通鼓、滚地龙、纸狮、纸龙灯等表演,数千人在村子的蜿蜒山路绕行游走直至次日凌晨结束。云溪村古老的“过关”仪式场面热烈、隆重表现人们慈悲仁爱的思想,成为杨梅乡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龙虎旗
龙虎旗始于北宋年间,缘于上涌镇桂格村郑氏家族,其开基始祖郑叔琚是开发上涌(公元年)的先躯者,后代人文居多。因郑氏家族重学风,相互鼓励多出人才,若有本族考上秀才以上的可以制作龙旗一面,考上相当于秀才的制作虎旗一面。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进行游乡、踩街活动,龙、虎旗的数量多少,便知道出了多少人才。龙虎旗在上涌镇桂格村千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火鼎公婆
绵桩拳
绵桩拳源于龙湖寺碧水三代祖师至今已有多年。据龙湖寺的蓋聞佛经记载:绵桩拳来缘于太极之理,拳势演练具有像丝绵般延续不断,“囚身似猫、抖身如虎、行似游龙、动如闪电”的武术风格。绵桩拳讲究以意领气、神气相含,牵动往来,贴背而行,敛入脊骨,纳气归元。炼功者以调息和意念活动把自已体内固有的潜能聚集调动起来打通人体经络,能达到疏通经络、强身健体的作用。扩散分享,让更多人知道!来源:德化文体旅游、德化网综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