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两千多年历史的汉民族乐器一度失传。秦朝修长城,人太多,只好用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发号施令。后来有人在鼓身上安了琴弦,变成“弦鼗”。公元前年,乌孙公主和亲前,汉武帝命人制作一把可以在马背上演奏的乐器,圆形直项,这是阮的雏形,当时叫“秦琵琶”。直到南北朝时期,半梨形曲项的西域琵琶才传进来。琵琶本写作“批把”,源自两个弹奏动作,向前弹为批,往回挑为把。唐代以前,琵琶是圆形直柄弹拨乐器的统称。因而昭君出塞时所抱的“琵琶”,《晋书》写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的“琵琶”,都是指圆形的阮。魏晋“竹林七贤”当中,数阮咸音乐天赋最高,既是演奏家也是理论家,相传他还改良了琵琶。
唐朝武则天时期,出土了一把铜琵琶,学士元澹认为是阮咸制作的乐器,便命人改用木头仿造,后人称为“阮咸”。宋太宗将四根弦的阮咸改为“五弦阮”,此后简称为“阮”。元朝戏曲兴盛,阮演变成月琴为戏曲伴奏,并流传至今。原来的旧式阮进入明清之后逐渐式微,以至失传。
年,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组建的时候,发现缺少中、低音部的乐器,便把目光瞄向了阮。其时中国已经找不到一把真正的阮了,便参考古代阮的照片,造出现代的阮来。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小阮、中阮、大阮。
阮的音箱为圆形,有十二个音柱,四弦,用拨片弹奏,可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阮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琴头和琴颈是用两块硬质木料胶合而成,琴头顶端多饰以民族风格的雕刻,琴颈上粘有指板,指板上嵌有24个音品,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
雷群安领衔赤炎乐团表演《碟中谍》主题音乐琴身是一个呈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胶合而成。在面板上胶有琴品和开有出音孔。弦轴有4个,除用普通弦轴外,也可用齿轮铜轴。琴弦使用丝弦、肠衣弦或金属弦。
月琴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
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清时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简化,琴杆变短,音箱呈满圆形,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月琴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和为歌舞、戏曲、说唱音乐伴奏。它是京剧、评剧、豫剧、楚剧、锡剧、桂剧和台湾歌仔戏等戏剧的伴奏乐器。
在京剧文场中,月琴和京胡、京二胡合称三大件。豫剧使用大八角无品月琴伴奏,它和二弦、三弦合称三大件。
月琴结构和阮近似,不同处是在琴身中胶有音梁和支有音柱、琴颈短小。月琴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琴弦和缚弦等部分组成。
琴头和琴颈是用一整块紫檀或其他硬木制作。琴头顶端的装饰,是单独用木料雕塑成龙头或其他图案,再胶粘上去。
雷群安月琴《青花瓷》琴颈上部开有弦槽,槽侧并有安装弦轴的圆孔。琴颈下端有方形木杆装在琴身上。
琴身是呈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背、框板胶粘而成。框板用6快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成一圆形琴框,上下开有装入琴颈方木的孔眼。
它的两面粘着面、背板。面板和背板是月琴发音的共鸣板,用纹理顺直均匀、无疤节和木色一致的桐木制作。在面、背板中间横置两道音梁,中间支有两个音柱。
弦轴用黄杨木,外表刻有斜条瓣纹,拧转的一端还嵌有象牙或骨饰。
琴弦用丝弦、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以钢丝尼龙弦的效果最好。
缚弦用红木或竹子制作,粘在面板下部的中间。
上海月琴名匠蔡洪贤制作的“雪梅”月琴
●雷群安梨园耕耘桃李芬芳赤焱之心琴音飞扬
●雷群安领衔赤炎乐团表演《碟中谍》主题音乐
●雷群安月琴奏响《梨花颂》
●风华国乐|雷群安月琴《青花瓷》
●雷群安月琴演奏作品介绍
●雷群安的月琴往事
●雷群安月琴《云雀》
●关于月琴书谱的介绍
●关于月琴的保养
●如何挑选月琴
●崔玉坤京剧月琴课堂(一)
●崔玉坤月琴|鼓乐《夜深沉》
●月琴也摇滚《沙漠骆驼》
●西皮小开门转大拜年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