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旧称“兴化戏”,是福建一带较为流行的地方戏。莆仙戏最初由“百戏”发展而成。百戏指的是杂技、歌舞、曲艺等。当时,北方成为战场,中原的百姓们南迁,中原地区的百戏也随之南下,流传到南方地区,包括福建。到了宋代,迁至福建各地的北方杂剧、歌舞艺人们,将吴楚盛行的“吴歌”“楚谣”带入兴化,也就是今天的莆田,和当地的民间歌舞、百戏相融合,“兴化戏”便由此形成,当时叫“优戏”。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南宋末年,兴化戏已经发展到兴盛时期,在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成为当地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戏曲。明代初期,兴化戏吸收弋阳腔等声腔的养分,有着地方特色的“兴化腔”由此产生,与当时盛行的其他声腔艺术并行艺坛,使明代的戏曲声腔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明末清初,兴化戏已到达了鼎盛时期。当时的兴化戏的整体艺术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兴化戏班社。在较大的班社中,已经能上演上百种剧目。戏曲表演剧照清代中叶以前,兴化戏班社中只有男演员,约在清代中叶,兴化戏才有了女演员。当时,戏班演出的不仅有传统剧目,还编演时事剧。辛亥革命时期,兴化戏有了宣传进步思想的时装戏,由此推动了兴化戏的艺术革新和发展。抗战时期,和话剧进行结合的兴化戏,被称为“改良戏”。还新编了许多表现反对侵略的爱国主义剧目。后来,随着兴化改为莆田,兴化戏也随之更名为莆仙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莆仙戏再次对传统剧目、历史剧和现代戏进行了整理、改编和创作,使兴化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莆仙戏“武生”角莆仙戏的角色行当划分与一般戏剧以生、旦、净、丑四大角色为基础略有不同,其主要角色行当为生、旦、靓妆、末和丑。其中,生又分为小生、老生、须生、武生和孩生。旦又分为青衣、花旦、闺门旦、老旦、泼旦和丑旦。靓妆又分为花脸、二花和三花。末又分为武末、老末。丑又分为文丑、武丑和小丑。莆仙戏服装也比较独特。服装以红、绿、黄、白、黑五种颜色为主,多附以龙、凤、鹤及花木、果树等图案。瓦衫、背身、袄等服装则不绣花纹图案,只是在领部加一条素色的领边,这一点也是莆仙戏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戏曲表演剧照因受闽剧、京剧的影响,近年的服装中开始有了水袖,式样、颜色、花纹、图案等方面也有了一些变化。它的配乐乐器种类很多。管弦乐器有:笛管、梅花、大胡、二胡、小喷呐、笛子、三弦、月琴、横笛、尺胡、四胡、八角琴等。打击乐器有:大鼓、文鼓、武鼓、砂锣、经锣、碗锣、韵锣、大钱、二钱、三钱、掷板、三板等。莆仙戏的唱词多用莆田、仙游地区的方言。声腔主要是兴化腔,还融合民间音乐,如佛曲法曲、唐宋词曲及唐宋大曲等,具有这一地区浓厚的色彩和风味。莆仙戏唱法多样,不同的角色也有其较为固定的唱法。莆仙戏戏曲演员如莆仙戏分独唱、对唱、接唱、齐唱、帮唱和帮腔等多种唱法,但生、旦角的唱要同他们的装扮一样文雅优美,靓妆和末的唱腔则较为豪放,丑角的唱腔俚俗幽默。最初,莆仙戏对“唱功”要求很严格,演员演唱时要用“本嗓”。讲究发音清晰,字正腔圆,板眼分明,吐字清晰,声情并茂。后来,由于经常在广场演出,逐渐疏忽了唱功,而偏重于夸张的表演和舞蹈。此外,莆仙戏的表演还受到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古朴优雅艺术风格。戏曲表演剧照舞台表演要求也很严格,讲究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每个具体的动作也另有具体规定,对生、旦举手的表演要求是“高不过目眉,低不超肚脐,左右不越眼围”。靓妆表演时,要达到“出脚向外踢,踏地要用力;出手比头高,掷手与鼻齐”的标准。“基本动作三折弯,弯时犹如坐地上,赶路要用四步寄,亮相吊脚加拼手”则是对末角的表演要求。丑角则要求“提手头上溜,举扇头上摇;斜身要斜面,矮步要下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