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孙廷华
黄露泉地处济南章丘文祖街道的东南,距文祖街道驻地8公里。该村北依轿顶山,东邻官庄西八井,北与官庄水峪连火石岭相邻,南与石斑鸠村隔岭为邻,西向一条通道经双龙村出入;北坡陡峻,南坡缓缓一条小河由东向西穿村而过,流经双龙,把整个村子分成河南、河北两部分。小河上多架石板桥、石拱桥,连接南北交通。该村顺河为主街,数十棵国槐枝叶茂盛,蔽日遮天。流水潺潺,槐荫桐影,形成“小桥流水人家”风韵。
村北轿顶山主峰高米,山前立石人三个,形象逼真,为一道天然风景。村东岭下陡上缓,林茂山翠,如天然屏风;村西猫头山形如卧虎,在看守该村大门;南山稍缓,兀出山头如窝头,故名窝窝头山。全部耕地为山沟梯洼子和围山梯田,整个构成九沟十岭:九沟为黑牛沟、冯家峪沟、大狄峪沟、小狄峪沟、南李峪沟、北李峪沟、大娥峪沟、小娥峪沟、西叉沟;十岭为黑牛岭、南岭、东岭、大狄岭、小狄岭、大娥峪岭、小娥峪岭、北岭、猫头岭、西岭。村西有泉一眼,名曰黄露泉,又名老泉。村中有井泉七眼:东井泉、西井泉、北园子井泉、下崖井泉、涝井泉、南崖井泉、街北井泉。
黄露泉原名“黄栌泉”,因遍山黄栌故名。后更名“皇禄泉”,是盼望能出达官贵人的意思。“五四运动”时期,因庄名涉嫌封建色彩,更名黄露泉,村名延续至今。该村由于地处海拔米以上,形成夏日较凉爽、冬天较寒冷的气候,又加上村南北间相距近,每到冬天,小河北面暖洋洋,小河南面结冰霜;夏天会形成北坡麦子芒种割、南沟麦子夏至收的格局,俗语称叫长尾巴麦,一个麦季需半月的时间才完。春天满山迎春花、野桃花、洋槐花、山楂花,黄的、红的、白的连续开放,熏风阵阵沁人心脾,秋来柿树红灯挂,霜叶胜红花,满目红霞。有人题诗赞曰:
轿顶峰下黄露泉,
四维八千山相连。
小桥流水江南韵,
花果飘香胜桃源。
黄露泉立村于明宣德年间初,有、李、狄、冯等姓人员进山伐木烧炭,后定居。清康熙年间,李良、李孔恂又从今圣井街道官庄村迁入。后狄冯两姓断后,张姓迁走。再后来,坐地户李姓也迁走。黄露泉也只有后来圣井官庄李了。官庄李自迁来后谱系分明,从始祖到现在传十四代,繁衍人口多,分东西两支。随着进城大潮兴起,如今该村人口下降到人。
黄露泉老梆腔戏为章丘梆子,是山东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年,该村老梆腔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黄露泉老梆腔起源于章丘梆子,因在黄露泉世代口耳相授多年,原汁原味继承流传下来,所以又称黄露泉老梆腔。章丘梆子源于山西陕西梆子,明朝初期传入章丘。《山东地方戏剧史料汇编》记载,明末清初,山陕地区梆子的流散艺人随一些山西商人沿黄河来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山陕梆子。于是,山陕梆子(俗称梆子腔)在山东沿黄河两岸的章丘、历城、济阳、惠民等地逐渐兴盛起来。章丘梆子是山陕梆子与章丘当地秧歌、民间小调等艺术形式交缠后而产生的一个剧种。这个剧种只有用章丘人的方言演唱才能演出高昂、洪亮且又有幽默挑逗之情趣。如果用其他地区的方言演唱章丘梆子,就失去了味道。
章丘梆子因经常与陕西、山西、河北演艺团体在济南及各地同台竞演,为相互区分,遂改称为东路梆子,山西、河北的梆子称西路梆子,并进入鼎盛时期。在东路梆子强大的影响下,各地诞生了许多梆子戏,如山东梆子,泰安梆子、枣庄梆子、莱芜梆子等,梆子戏红遍山东大地。这时期,东路梆子随着李氏兄弟迁入黄露泉村,他们把
这个剧种带入,并形成了演艺子弟班,祖孙代代相传,一传传了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创造了传承奇迹。老梆腔在黄露泉的传承,有着其鲜明的特点和条件:全民参与。村子不大人口也不算多,但一经学起唱戏来全村村民都参与,这不是说都当演员,而是从各方面支持参与:扎台的、献道具的、烧水的、送饭的、制作辅助道具的等等,无一闲人。
唱腔板式
“章丘梆子”乐队由二胡、京胡、八角月琴、唢呐、锣鼓组成,锣鼓班的编制为小堂鼓、板鼓、铙、钹、锣等。二胡主要用于人物唱腔旋律的伴奏,一般为五度定弦;京胡和八角月琴则是纯伴奏的乐器,其中京胡也是五度定弦。章丘梆子“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音乐唱腔有大一板、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叫板、三位板等,还有哭腔、罗罗、二黄和娃娃腔。章丘梆子的唱词以梆定板、合辙押韵、字数规整、上下对应。演员的行头和脸谱化妆与京剧大多相同。章丘梆子也讲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除舞台基本功表现也与京剧大体相同外,还保存有昆曲、本地乱弹、扬州乱弹、柳子、拨子、二黄等声腔。男腔雄浑豪放、高亢激昂;女声典雅婉转、细腻深沉,唱词以梆定板、合辙押韵、字数规整、上下对应。唱腔旋律多为波状式上行,并经常出现八度、九度、十三度音程,产生一种高亢挺拔、异峰突起的效果,具有浓郁的章丘地方特色。
“章丘梆子”的“吼”是在每句唱腔的后面,按照唱词的内容以及演员情绪的不同,往往同是一样腔弯的“吼”,不同的演员唱出来效果不同。吼的好的令人听之悦耳,百听不厌;悲时催人泪下,喜时使人笑逐颜开,怒时令人义愤填膺,乐时使人手舞足蹈,抒情时犹如朵朵彩云追月,引人步入佳境,回味无穷。就是这个“吼”,突出了章丘梆子的特色,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老梆腔的传承多为祖传式。因李姓家族占据人口的百分之九十,演职员都是祖传式,爷爷教孙子、大伯教侄子、祖传父、父传子,一辈一辈往下传,世代不息。
关于黄露泉的老梆腔,传承这样的俚语:蓖麻秸,烧热炕,奶奶打板爷爷唱,头一段唱的三国戏,吕布戏貂蝉凤仪亭;第二出唱的隋唐戏,广武山秦琼战罗成,爷爷唱泊怪好听,奶奶打板实在精。
子弟班式。村里的戏班每逢节庆日必定演出,特别是春节元宵期间,不但在本村唱大戏,还在周边村镇友谊演出。其他节日也有演出,如六月六晒服装,也叫凉衣唱热戏。每逢村里重大事情,如庆祝、求雨等都唱大戏。最经常的是以子弟班形式为周边村镇的人生子、庆寿、结婚、喜丧等演出。
唱座戏,俗称座梆子。演员不化妆,剧团主要骨干十来人围桌一坐,唱的唱拉的拉打的打,整天整宿的唱。子弟班不收费(以区别专业吹鼓手),受嘉宾礼遇坐大席,事完毕,收礼(烟酒糖茶类)。这种形式一代一代长期不衰,一代代演职人员感到很时尚荣幸,这就促使
子弟班历代重视培养“唱、拉、打”的全能人才,得以代代相传。老梆腔能在一个小村传承多年不断档,这个是重要支撑点。
年黄露泉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计珍驻村扶贫,在交流中得知,李遵忠老先生集老梆腔的唱、拉、打、击于一身,并且传给了李斗芝等人,引起重视,立即挖掘保护,进行组班收徒传承,并申遗成功,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此同时,该村又成立了章丘梆子·黄露泉老梆子剧团,剧团人员有20多人,几年来不断在各镇各村展演,并入围章丘十大庄户剧团。
济南市非遗传承人
(1)李遵忠,男,汉族,年2月出生,农民,文祖街道黄露泉村人,小学文化程度。是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露泉老梆腔的传承人。如今,他是本地区该剧种少数能通全本传人,拉弦、打击乐、牌曲、唱腔样样精通。他出生在戏曲环境家庭,自幼就能哼唱出经典台词。父母听到他的哼唱蛮有节奏,就一口一声地传授技艺。
李遵忠15岁私塾下学后,拜李文芝、李遵举为师学拉弦;18岁拜李久芝为师学司鼓、打击乐,如九龙翻身、义昌、戏曲通篇等;后拜李文芝为师学曲牌、吹曲,终成为能文能武,能拉能弹的舞台柱子。年轻时,他有的是力气与耐力,为学好武戏,经常在寒冷的屋子练习武打,受了不少磨难,经常摔得浑身青紫,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过去,李遵忠成为剧团的带头人后,每逢春节和重大庆典活动,都经常去邻村串演,在周边地区唱堂会。当时所在班在文祖、胡山、普集等地区享誉很高,妇孺皆知。年,为使老帮腔能流传下去,李遵忠同徒弟李斗芝整理剧目《双锁山》剧本。直到年在驻村第一书记李计珍的帮助下,重启挖掘整理工作,颇见成效。
(2)李斗芝,男,汉族,年2月出生,农民,文祖街道黄露泉村人,初中文化程度。是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露泉老梆腔传承人,为黄露泉老梆腔非遗保护传承做出重大贡献,主唱老生,声音宏亮浑厚,具有感染力。亦能唱小生、小旦。
李斗芝在上学期间就受过李久芝、李永芝两位老艺人的指点,后拜李遵忠为师,学习《天仙配》《送子》《双锁山》等唱腔,并兼学拉弦、打击乐。有了良师的栽培和益友的相互探讨,李斗芝的曲艺水平进步很快。
章丘区非遗传承人
(1)李玉英,拜师李遵忠、李斗芝,现为剧团的主要演员。扮演花旦、青衣等,以唱腔柔美、宛转打动观众。因而成为老梆腔剧团副团长。
(2)李宪芳,现在剧团年轻的台柱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