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文艺评论皮影名老艺人一杆旗

来源:月琴 时间:2023/3/15

皮影名老艺人“一杆旗”

文/封至模

一杆旗,这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号!提起“一杆旗”,不仅渭北各县,就连西安市的人都知道这一碗碗腔皮影名家。他本姓杜,名升初,生于清朝光绪五年己卯。年已七十二岁,当时雪白的胡子有七八寸长。身材低小,脸膛清瘦,举步迟缓,一看就知道是操劳终生的。他为人漂亮、说话和蔼、衣着朴素,很难看出是民间久享盛名的一代艺人。他就这样保持着人们对于他的尊重与信仰。虽然家道清贫,却廉洁自守,从不向人乞怜,更没有一般不正行为与不良嗜好。在七十二岁时,虽然声音已经枯老,但每日仍然对人民贡献着他的声腔与才艺。吸引着广大的听众。

他的父亲名叫兆泰,原籍大荔,读了不少书籍,也是最善碗碗腔演唱。因为同治年间回民反清,地方不安,乃携家眷到西安经营小本营生。以后略有积蓄,就辗转在渭北落了户。按照当时的封建思潮,他一心想让他的儿子进学当一个黄门中的秀才。因之供给升初入学读书。谁知清末废除了科举,乃命升初改业,东碰西撞,终于因性格及爱好,十九岁便从大荔白单儿学了碗碗腔皮影。三年出师,时年二十一岁,为渭北焦家领了一班戏,一唱即红。后又为板桥常家、蒲城惠家、临潼李(李虎臣家族)家领班,达五十年之久。

学戏时间虽然只有三年,因他刻苦勤学而成绩斐然。皮影的唱角,同时也兼及几种乐器的吹弹敲打。如一杆旗,人们都知道他是演唱名角,在后台他的口中唱着戏词,双手还在弹着月琴,同时还要敲边鼓、堂鼓与手锣(月琴永不离怀抱),因而也是弹、敲的演奏名家。他过人的长处是口里的音韵讲究,一般文人最喜欢听他的戏。他所擅长被人称颂的戏,也多昆曲译本,如《燕子笺》《春秋谜》《慎鸾交》《钗钏》等。夜静更深、万籁俱寂,五七知音、含首倾听、低声吟咏,领略那词意的奥妙,音调的婉转。他成名后,人们给作传作赞,传颂远近,渐渐成了大众的文娱友人。皮影戏不论长短大小,所有剧中人物,不分生净丑旦都归一人兼唱,故非精力健壮、声音充沛者,不克胜此重任。所以渭华皮影的名角,最不容易成就。非聪明过人,不能记忆许多戏曲。

他的能戏,不下四十余种。有清代著名剧作家李十三(字芳桂)的十大本,如《白玉簪》《火焰驹》《玉燕釵》《春秋配》《香莲珮》《万福莲》《清素庵》《十王庙》《紫霞宫》等十大本,此外还有《九莲灯》《二度梅》《百花诗》《十才子》《苦节传》《蝴蝶媒》《金碗钗》《麟骨床》《祥麟镜》《鸳鸯被》《忠义侠》《宇宙锋》《司马夜断》《蕙风扇》《蝴蝶杯》《蛟龙驹》《无瑕璧》《桃花岸》《劈华山》《水月庵》《紫竹庵》《丹桂亭》《水月帕》《博浪沙》《绞綃帐》《十五贯》《魁花镜》《玉山起义》《四圣归天》《柳花川》《阳河解围》《朱岳争亲》《香山还愿》等。

升初的父亲是有一肚子学问的民间高人,又深通音律、善唱皮影,他的儿子不用说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也是样样都高,不同凡俗。升初曾说起,他父亲教他时自撰的一篇训词。我们读了,可以看出他们父子二人,对于戏剧事业的钻研,是严肃认真的。训词如下:

走遍天涯,到处有吾家;

步长途风吹雨洒,登高台讲经说法。

音乐六律通造化,字义五音不敢差。

净外贴末须象他,一白二笑三哼哈。

声要稳,韵要雅,蕴藉缠绵乃为佳。

演苦戏教人泪巴巴,唱乐戏惹人笑哈哈。

自古说“戏假情不假”,演者疯子看者傻。

遇知音,欢迎呀。技艺虽高休自夸!

这也是一宗文化,论世新法,

教化世人功德大。

解放后,他在西安表演,受到文化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西北文化部戏改处给他很大的优待,进行过座谈。为了记录他掌握的剧本,接他到戏改处住宿,前后曾抄录了二十多个剧本。一九五二年因病回家,不久即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他的形骸虽已物化,他的艺术造诣却万古流传。试想,他若能多活几年,能看到今日碗碗腔在舞台上的盛况,该如何兴奋啊!

作者简介

封至模,男,秦腔剧作家、教育家。字挺楷。祖籍陕西咸宁柏坊村,生于咸宁景龙池(今属西安市碑林区)。著名戏剧活动家、教育家、导演、戏曲作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