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的鄂州,城市里的夜归人都在做些什么?
其实在70年前,还叫的那个年代,每到暮色全黑,十字东街的戏曲声总能引得“全城围观”。
2角5分钱一张的门票永远供不应求,略显简陋的剧场里也总是热闹非凡。
而台上的那群人,有舞台上的光鲜亮丽,也有舞台背后的苦苦坚持。曲乐铿锵里,乐器师傅开场,鄂州夜间传奇正式上演;唱腔婉转中,戏曲演员亮相,国粹艺术得以继续传承——
夜晚7点,暮色全黑,这是所有人都期待的夜晚。上百人早早到场,只等待器乐声响起。
锵锵锵——身着蟒袍的戏曲演员,踏着节奏走上古色古香的舞台,三尺长鞭醒目,一幕戏曲开场。
▽京剧二团著名剧目《董家山》
自年起,一个走南闯北的戏班在鄂城定了下来,这样有声有色的场景,便成了老的生活乐趣,也成了鄂州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舞台上的生龙活虎
十字东街上的被剧团买了下来,慢慢改造成为大家熟悉的剧院模样,每天夜晚,鄂州人都爱去这里听戏曲、喊吆喝。
2毛钱,在那个年代可以在武汉德华楼吃上一碗最好的面,但剧团2毛5的门票,却永远供不应求。
▽曾经的剧团排练
街角巷尾,还总能看到一群老票友爹爹婆婆围在一起,咿呀呀的自娱自乐着。
节奏在京胡、月琴、锣鼓的声响中游走,从十字东街传唱开来的戏曲声,行云流水、落地生根,这一唱就在鄂州响了70年。
伴随着一次次的沿革演变,最初的鑫亚京剧团,先后更名为鄂城县工人京剧团、鄂城县京剧团、鄂城市京剧团、鄂州市京剧团。年,在剧团多部作品享誉全国的背景下,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升格为湖北省京剧二团。
自此,在剧团生生不息的传承中,京剧的演绎派头和国粹的艺术气息,也在鄂州这座城市中得到传续。
▽年5月27日,正式挂牌
在如今这个娱乐项目多到眼花缭乱的时代,京剧二团未曾中断的传承,像是一个逆时针的奇迹,而这绝离不开剧团几代人的努力。
年出生的刘兰秋是戏剧团的第一代台柱子,出生梨园世家、名副其实的。父亲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刘玉琴,从会走路就开始练功,5岁登台,15岁便在剧团担当挑梁主演。
▽刘兰秋
年,刘兰秋作为主演,参加剧团创作排演的剧目《董家山》进京演出,唱念做打俱佳的独特韵味,让台下观众大为惊叹,还获得了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亲切接待。
“剧团刚演完从省里回来,一下车就有人给我们戴上大红花,路边的市民还把我们演员都抬起来,非常兴奋。”
今年已经81岁的刘兰秋,依然可以清晰回想起那天的场景,而京剧团辉煌的大幕也自此拉开。
▽年12月,董必武亲切接见
全国红旗单位、国家文华奖、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全省样板剧团......国内、省内戏曲各类大奖,几乎被剧团拿了个遍,只要登上舞台,不论同台表演的是多大的角儿,台下的观众都无法把眼光从这里移开。
▽年,桃李杯比赛
▽年,“文华新剧目”颁奖
“那时候鄂城有句话,‘鄂城有两个一,一个篮球队,一个京剧团’。”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中,京剧团走出了鄂城、走出了湖北,最后在全国大放异彩。
年,伴随着全国性的国有院团改革,湖北省京剧二团等四家单位,改制组建成为鄂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但京剧二团的牌子并没有拿掉,这里的京剧传承,仍一丝一毫都不曾懈怠。
▽剧目《童声》
上午8点,换好练功服的栾芬出现在练功室,13岁进团的她,从艺时间已30年了,但每日四功五法的练习,却从不曾怠慢。
基本功练完,扎上靠旗,戏中人物的精神气儿一下就出来了。今天练的是京剧剧目《穆桂英挂帅》,即便是练习,栾芬的每一寸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极尽到位,作为戏曲演员唯有把人物刻在心里,才能表现出剧目的灵魂。
这样的训练表演是剧团里的日常,一些跟班学习的孩子,也在各自的“舞台”上动作不停地训练着。一手一脚的招式、一嗔一怒的表情,只要把每一丝细节都扣入情感,这样一出才能打动人。
▽训练室里的排练
团里闻鸡起舞挑灯夜训从来都是常态,而像栾芬这样的主力军,除了表演的训练外,还要对戏剧班的孩子们进行教学指导,这样以团带班的教学方式,也是剧团的特色。
“我们小时候练功,老一辈的艺术家捧着盒饭从不停歇地教,就算是病了也咽着药片教。像秦湘麟、刘兰秋、胡志强、胡志超、黎正清这批老艺术家们,积攒了一辈子的戏曲经验太过宝贵,现在也希望通过我们这代人,把老师的‘好东西’传承下去。”
每每有表演,栾芬一定会亲临现场,指导孩子们的唱腔和身段。
▽81岁的刘兰秋老师现场指导
为了使剧团后继有人,每10年会有一次大型选拔,挑选身高、嗓子、扮相达标的孩子进入戏曲班进行学习。
如今正在参与训练的已是级的学员,学戏是个苦活儿,必须熬得住枯燥的练习,基本功不扎实,出场就不像样。身训、唱腔、乐理、剧目等多门科目轮番上演,每天如是。
前不久的年湖北省校园戏曲电视展演上,学员邓湘婷代表剧团登上舞台,出演的京剧剧目《天女散花》赢得全场掌声,余音绕梁里,新一代的剧团人也慢慢成长起来。
▽邓湘婷《天女散花》
当下的社会,大部分人习惯了短视频的快节奏,热衷八点档的热播剧,京剧这样的传统艺术,似乎已经远离了寻常人的生活。
但其实并不然。
剧团里,年过八旬的老一辈艺术家,仍在教学一线发挥着余热;一众编导、作家、导演,仍在坚持大型原创剧目的创作,《梁子湖传说》、《童声》、《青山湖》等多个剧目,受到戏迷票友的一众好评;
▽剧目《梁子湖传说》
演艺公司,始终记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每年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各类文艺惠民演出余场,虔诚的将戏曲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地方。
▽送戏下乡,廉政小戏巡演
70年的历史传承书写出一纸史册,虽然如今的十字东街老剧院,已没了往昔的热气腾腾,但京剧二团的训练厅里,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仍从不间断。
前辈成师,新人上场,这从未退场的鄂州京剧故事,风华正茂。
▽剧目《青山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