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成称呼自己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是一种身份,权利的象征。古代皇帝衣服,座椅等全部以龙为雕刻对象。在中国神话中,龙体型庞大、法力高强,掌管水界,是古代的司法大神。所以在古代,龙受万人敬仰。不过神话中,这位大神的生活作风倒是不受人待见,因此就有了“龙生九子,各不成龙”的传说。现我们就来了解细说下龙的这九个儿子。龙生九子第一子—囚牛。是龙与母牛生下的儿子,龙头蛇神,平生爱好音乐,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强,专好音律。传说龙头蛇身的囚牛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有它的雕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在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这位富有音乐天赋的龙子,不仅出现在汉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乐器上,也都有刻着囚牛扬头张口的形象。龙生九子第一子—囚牛龙生九子第二子—睚眦。是龙与狼生下的儿子,龙身豺首,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杀好斗。它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常被凋饰在刀柄剑鞘上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睚眦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恶的化身。龙生九子第二子—睚眦龙生九子第三子—嘲风。是龙和凤凰结合的产物,形似凤凰,平生好涉险又好登高远望,在中国民俗中,龙三子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所以古人常以其形作为殿角的装饰。传说有一年中秋节,皇宫中大宴群臣,酒酣之时,御膳房内突发大火无人可近,房内有烈酒、油料数十桶易燃物,眼见大火即将扩散无法扑灭。适逢嘲风在屋檐歇息,不忍大火伤人,便显现原身,呼风唤雨,灭了大火。后来人们为了避灾减祸,便在屋檐下雕刻嘲风,以祈求平安。龙生九子第三子—嘲风龙生九子第四子—蒲牢。形状似龙但比较胆小,是龙和蛤蟆所生。平生好音好吼叫,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然而鲸鱼最怕听到蒲牢吼叫,蒲牢一吼就可掀起惊涛巨浪将鲸鱼震退。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龙生九子第五子—狻猊。龙和狮子所生,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龙生九子第六子—霸下。龙和龟所生,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在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灵禽祥兽。在上古时代的中国传说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龙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龙生九子第七子—狴犴。龙和虎所生,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龙生九子第七子—狴犴龙生九子第八子—负屃。也是龙和龟结合的产物,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边的文龙是其形象。负屃好文,能助人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是一切读书人、学子、作家、诗人的守护瑞兽。龙生九子第八子—负屃龙生九子第九子—螭吻。是龙和鱼所生,实际上是鱼龙,是鱼和龙的结合体,龙头鱼身。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并且口阔噪粗,喜欢吞火。正因为螭吻属水性,有好在高处张望,人们常常把螭吻安在屋脊两头,以作消灾灭火之用。龙生九子第九子—螭吻综上所述,龙之九子各有千秋,形态各异,性情相离。虽都是幻化出来的神兽,但却深入人心,流传至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