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一个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戏曲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秦腔最早产生于陕西,后又风行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八百里秦川所孕育产生的秦腔,是三秦父老乃至西北人民的最爱,他们视秦腔为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借此表达喜怒哀乐、寄托思想感情,秦腔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秦腔的起源与形成,秦腔界存在有秦汉说、唐代说、明代说等多种说法,但能得以肯定的是:秦腔在明代末年已经形成,现存的明代万历年间传奇剧本《钵中莲》中,就出现有这一曲牌名称。
秦腔表演剧照秦腔在清代初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陕西出现了众多的秦腔班社和著名演员,以西安为例,就存在有三十余个秦腔班社,艺人们还组织成立了西安梨园会馆。同时,秦腔艺人还走出三秦,进北京、下扬州,将秦腔带到了全国各地。秦腔在清代嘉庆年间基本趋于成熟,并出现了不同的地域流派:东路秦腔——同州椰子,西路秦腔——西府秦腔,南路秦腔——汉调桃桃,中路秦腔——西安乱弹,四大地域流派的并行与发展,令秦腔舞台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一历史时期,秦腔已拥有包括“江湖二十四大本”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这些剧目多为历史袍带大戏,赞扬民族英雄和忠臣义士的正义与果敢,形成了秦腔慷慨激越的艺术特色。
西安梨园会馆在这一历史阶段,秦腔的老生、青衣、花脸等行当走向成熟,各行当名家辈出,润润子、陈雨农、李云亭、党甘亭、刘立杰等人都曾名重一时。秦腔的唱腔分为“欢音”和“苦音”两大类,“欢音”擅长表达喜悦、爽快的情绪,而“苦音”则主要用来抒发悲愤、凄凉的感情。秦腔唱腔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代板、起板、尖板、滚板。秦腔文场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还包括笛子、三弦、月琴、喷呐等;武场伴奏乐器有指板、干鼓、暴鼓、战鼓、钩锣、手锣、马锣、大钱、小钱等。
板胡乐器在辛亥革命之后,陕西省内的一批知识分子和进步艺人,在席卷全国的戏曲改良运动影响下,率先在西安成立了不同于以往旧戏班的新型秦腔团体——易俗社。易俗社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艺术形式,编演新戏,传播新思想,培育新人才,真正达到了“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效应。易俗社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也成为秦腔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团体之一,历经百年风雨不衰。在易俗社的影响下,秦腔界又相继出现了榛苓社、三意社、正俗社、觉民社等新型班社,秦腔的发展空前繁荣。
西安易俗社内剧场照年诞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在秦腔现代戏编创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查路条》、《血泪仇》、《大家欢喜》、《一家人》、《穷人恨》等剧目轰动一时。新中国成立后,刘毓中、苏育民等秦腔老艺人焕发了艺术青春,孟遇云、肖若兰等中青年演员迅速成长为剧种骨干,马兰鱼、负宗翰、马友仙、陈妙华、肖玉玲等一代新秀也在茁壮成长中。经过整理改编的《火焰驹》、《三滴血》、《鍘美案》、《赵氏孤儿》、《游西湖》等秦腔剧目,家喻户晓。
秦腔《鍘美案》剧照从年进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到-年三大秦班进北京、下江南,在全国13省、市巡回演出,秦腔达到历史上的巅峰时期,盛况空前。秦腔的两出代表剧目《火焰驹》、《三滴血》分别在年和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新时期以来,秦腔舞台上涌现出《千古一帝》、《卓文君》、《西湖遗恨》、《西安事变》、《柳河湾的新娘》、《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一批精品剧目,李东桥、戴春荣、李梅、李发牢、王新仓、李娟、孙存蝶、刘随社、李小锋、齐爱云等新一代演员也成长为秦腔舞台中坚力量。
秦腔名旦:齐爱云秦腔脸谱作为秦腔莞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构图粗犷、泼辣,色彩艳丽,笔法苍劲、细腻,线条“看近不看远”的艺术特色。秦腔拥有五百余幅脸谱,大体分为整脸(如关羽)、三块瓦脸(如常遇春)、四大块脸(如张飞)、花脸(如单雄信)、适天柱脸(如魏虎)、老脸(如徐彦昭)、象形脸(如王彦理)、标志脸(如典韦)、娃娃脸(如乘英)等几大类。
秦腔脸谱手绘画由于年龄、情境的不同,同一人物在不同剧目中的脸谱也会有不同,如秦腔中的包公脸谱就分为少年、中年、老年三种。秦腔脸谱色彩丰富,多采同红、黑、白、黄、缘、紫、蓝、赭、灰、金、银等色彩。秦腔脸谱勾画笔法分为用手满色在脸部揉匀油彩的“揉”、同笔酶色勾勒的“勾“、同笔族色描画的“描”、月手指酶色的“擦“和“染”等几种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