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猫
灵台灯盏头戏,又名灯盏碗碗腔,最初叫锣鼓噪,是灵台一带特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因采用古代铁制的照明灯具灯盏头碗碗作为击节乐器,并配合二胡、月琴演出,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得名。几百年来,经过不断加工、改进,目前已发展成一个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程式完整,具有鲜明陇东地域特色的地方剧种。
灯盏头戏确切产生年代已无考。15至16世,陕、甘两省交界处,遭逢灾年,战乱频发,饥民遍野,灾民到处乞讨,乞讨时用绳穿起一串枣木片来伴唱,唱的是当地民歌、小调,在长期乞食活动中,逐渐形成一种有板有眼的固定腔调。据《灵台县志》记载,每年的迎神赛会、祈雨求福、酬神还愿或家庭的红白喜事,人们都喜欢唱灯盏头戏来助兴。由于它形式活泼通俗,曲调婉转动听,且演出简便、费用低廉,因此很快走出灵台,明、清之际已广泛传播到千阳、陇县、崇信、华亭、泾川、长武一带。
在普及及传承过程中,当地艺人又将灯盏碗碗腔与秦腔剧目结合,丰富了灯盏头剧目的演出内容;与戏曲音乐结合,发展了灯盏碗碗腔的戏曲形式,完成了民间曲子向灯盏头剧种的转型。灯盏头皮影戏出现以后,风靡一时,很快形成了许多民间戏班。新中国成立后,民间灯盏皮影戏的演出盛况空前,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可与秦腔、陇剧相媲美的独具艺术魅力的地方戏种。年,灯盏头戏被列为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试点之一,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灯盏头戏的剧目非常丰富,在其搬上舞台前有传统剧目余本(折),常演的有余本,这些剧目大多数是由秦腔剧本移植过来的,也有皮影艺人创作的剧本,像《猴子碰头》《闹地狱》《火烧李儒》《刘木礼吃面》《玄人锄谷》等。灯盏头戏的传统剧目由于有固定的演出剧本,故大都可直接用作舞台真人演出。
灯盏头戏属于板腔体戏,除了过门、简奏的色彩与“戏”的先驱秦腔不一样外,其他大致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种地方剧的唱词句式基本上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有些特殊的唱词如九字句、八字句等,但都属于板七字句的演变。这些唱句在板式布局组合上灵活多变,更有利于尽情地发挥声调效能,其中的一些短句,还有其特殊的唱法。而唱腔上的音乐色彩之别,更是突出地表现于“苦音”和“花音”上。“花音”音调欢快、明朗、刚健、有力,善于表现喜悦、轻快、欢腾、爽朗的情感;“苦音”音调深沉、浑厚、高亢、激动,善于表现悲哀、怀念、痛伤、凄凉的情感。由此可见,“花音”和“苦音”构成了灯盏头戏唱腔的最大特色。
灯盏头戏的乐队包括文乐队和武乐队。在过去的戏班子里,由于人、财力等方面的限制,乐队组织非常简单,武乐队有四五人,多为一人兼多样,比较简单。随着灯盏头戏被搬上舞台,乐队变得更加齐全。文乐队包括二弦或板胡,低音二胡,三弦或琵琶,大提琴或低胡,还有笛子等,有条件时也可以加入管乐;武乐队包括灯盏头、莲花板、暴鼓、堂鼓、勾锣、铙钹、梆子吊钱等打击器。这些乐器的特点与灯盏头戏的唱词、唱腔配合起来,更显默契、融合。
作为一种古老的戏剧,灯盏头戏之所以能在以灵台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域流传、不断发展,为当地老百姓喜欢,这与它的唱腔婉转优美、音乐协调轻松热闹、道具轻巧灵便、技艺易懂好学、演唱适合边远山区等音乐特点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灯盏头曲艺在当地政府的极力挽救、挖掘、整理下,比较完整地保存并流传了下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