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4岁的张大千在台湾病逝,随后他的遗嘱被公开,远在北京的杨宛君34年的等待换来张大千的一份遗产,悲喜交加的她反复念到:“大千还在想着我杨宛君,他的遗嘱里还有我,我这三十多年没白等他。
杨宛君这个可怜又可敬的女人终其一生,为张大千而生,为张大千而活,她的爱情卑微而伟大,平凡而执着,让张大千一生魂牵梦萦,久久不能忘怀。
杨宛君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很浓的家庭,他的父亲杨小全是京城知名的月琴演奏家。因为从小受到浓厚的艺术熏陶,加上父亲对她的培育,杨宛君18岁就成为了北平小有名气的京韵大鼓表演者。
18岁的年纪如花一样艳丽,那时的杨宛君身姿窈窕,面容娇美,一双纤纤细手轻拍鼓面,配上一曲委婉动听的《黛玉葬花》,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那时的张大千已经36岁,因为不满父母给他包办婚姻娶的妻子古板无趣,结婚后没过多久又重娶了二房黄凝素。
黄凝素不仅仰慕和崇拜张大千,还为张大千生育了8个子女,使张大千对她倍加宠爱,目之所及都是她的影子,他的画作很多都以黄凝素为主角而创。
不得不说,黄凝素用爱的力量使张大千迸发出很多的创作灵感。
可是随着生育的频繁和身材的走样,黄凝素娇美的容颜和白嫩的肌肤也随着岁月的侵蚀而逐渐消逝。张大千对她的宠爱自然也不如从前。
而也在这时,张大千认识了年仅18岁且出身艺术世家的杨宛君,被她优雅的举止和不凡的谈吐所吸引。
杨宛君也久闻张大千的大名,对他的博学多识和才艺倾慕许久。因为张大千的名,杨宛君也看过他的画展,自然对张大千另眼相看。经不住张大千几次对她的邀约与交流,很快张大千就俘获了情窦初开的杨宛君。
虽然杨宛君欣赏张大千的才华,可是对嫁给他做妾却有颇多的疑虑。
为了把杨宛君娶回家,张大千不惜说动他的妻妾出马做媒。最终妾做媒,妻主婚,把杨宛君娶回来做了张大千的第三任房夫人。
不得不说,杨宛君是一个对感情非常专一的女人,自从嫁给张大千,她把对张大千的仰慕和情爱化作精心的照顾和用心的陪伴。
不仅陪张大千游历名山大川,还陪张大千深入敦煌莫高窟临摹洞窟壁画,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帮他研磨端茶,包揽了张大千在敦煌全部的衣食住行,成为他最亲密的人和最得力的助手。
杨宛君以为,凭着自己的才情和倾心的付出,一定能让自己深爱的这个男人不再有什么非分之想,把全身心都用在艺术的创作上。然而,杨宛君想错了。
对于一个多情而有才华的男人来说,由于仰慕者众多,加上杨宛君长期在敦煌大漠风吹日晒导致青春逝去,容颜不再娇美,用张大千的话说,杨宛君已激发不了他的创作灵感了。于是,张大千又有了新的暧昧对象一一徐雯波。
当时18岁的徐雯波是张大千的女儿张心瑞的同学,比张大千小30岁,因为崇拜张大千,经常借故到家与张大千交流,一来二去,张大千就被年轻漂亮有活力的徐雯波吸引了。
有了新欢的张大千不顾家人及妻儿的反对,成天与徐雯波粘在一起,没过多久,徐雯波就怀上了孩子,最终两人奉子成婚。
在张大千与徐雯波结婚的那一年,忍受不了孤寂沉溺于牌桌的黄凝素鼓起勇气向张大千提出了离婚,拿着一笔“分手费”头也不回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了,而杨宛君却没有黄凝素的勇气和魄力,她选择了压抑与隐忍。
一直的压抑使她患上了癌症,虽然病症不重,却不能太过劳累。正因如此,当张大千打算离开大陆时,千方百计才拿到的三张机票只给了他自己和徐雯波及黄凝素的女儿张心沛。
而杨宛君,却成了身患癌症不能旅途劳累,从而被遗弃的人。
或许出于愧疚,张大千临走前,把他在敦煌临摹的余幅画作全部交给了杨宛君保管,杨宛君深知这些画的价值不可估量,所以即使自己有时生活过不下去,也从未想过卖画维持生活,反而经常晾晒并用烟叶熏烤,以便更好地保存好这些画作。在她心里,只要画在,就如同张大千陪在她身边。
后来,因为生活特别困难,杨宛君实在无法再对这些画进行养护,在与海外的张大千商议后,最终决定将这些画无偿捐献给国家。
年,张大千在台北病逝,随后他四年前立下的遗嘱被公布在报纸上。遗嘱中,张大千将遗产分成了16份。其中15份留给了徐雯波和海峡两岸的14位子女,还有一份则留给了远在北京的杨宛君。
此时的杨宛君已66岁,住在北京永定河畔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34年,每天翘首远盼张大千的到来,然而等来的却是一纸遗嘱……
那一刻她悲喜交加!
悲的是把一辈子的青春与年华给了一个抛弃了她的负心男人,喜的是张大千虽与她三十多年未见,但始终不曾忘记过她。
看着那一份遗嘱,杨宛君泪如雨下,万般欣慰中反复念到:“大千还在想着我杨宛君,他的遗嘱里还有我,我这三十多年没白等他。”
杨宛君可怜也可敬,在别人看来,她是一个过于执着的傻女人,但对她而言,坚守心里的那份爱,并得到回应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世间唯有真爱能穿越时空永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成为永恒!
张大千能得到杨宛君的这份永恒的爱,实则幸福之致!只可惜痴情女子负心汉,亦是真情亦是悲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