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细数那些逐渐被遗忘的惠来文化

来源:月琴 时间:2022/12/31
北京看湿疹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一、民间文化娱乐

(一)潮剧

惠来人喜欢潮剧。自明朝开始,民间就有皮猴班,唱的是潮剧。新中国建立后,大的农村都曾组织业余潮剧团,逢年过节就演出。潮剧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

(一)语言重本色,又具文采,善于运用俚语、歇后语等独特的方言,很适合惠来人的口味;

(二)唱腔低回婉转,优美轻柔;

(三)生、旦表演清歌妙舞,娇态俏丽;

(四)丑行分工细密,程式丰富;

(五)潮剧音乐和表演形式善于兼收并蓄,博取众长而融为一体。

关戏童:

关戏童是从古代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直流传于惠来城乡的一种游艺活动,活动时间多在农历八月,尤以中秋节前后最为普遍。一般说,农村比城镇更为盛行。据了解,关戏童的活动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其一是游戏型。活动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在村边或屋前的空地上,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围拢一起,先由主持者往田间捧回一块土,置于香炉之中膜拜。然后,推出一位孩子作为“脚色”,蹲于中央,拈香闭目。其余的孩子,各人手执香火一柱,上下左右晃动。香火有如鱼贯荧飞。众人一边挥动香火,一边齐诵咒语。“脚色”在香火、烟雾和节奏和谐却又十分单调的咒语所构成的特殊氛围中,昏昏然似欲睡去。至香落,“脚色”跃起,按大家指定题目,手舞足蹈,唱歌演戏,不能自己。所唱内容,多为当时流行的民间戏曲段落和群众所熟悉的民间民谣。时间短则三几十分钟,长则一两个钟头。最后,大家齐唤“脚色”名字,并唱这样的一首煞尾歌:“日落西山是黄昏,家家户户人关门。鸡鹅鸟鸭上寮(回窝)去,劝你同身回家门。”于是,“脚色”醒来,游戏结束。

其二是舞台型。活动前,先在田野上搭起戏台。活动时,在台上置一领草席,烧一束纸钱。主持者手执木杖登台,将木杖拄地,并口念咒语。接着,“脚色”们陆续上台,手触木杖,他们一触木杖,旋即倒地,如睡如醉。工作人员将他们抬进后台,主持者宣布即将演出剧目。台上乐起,“脚色”们虽双目仍然紧闭,却能跃身而起,并走出前台表演(但不能唱)。他们随着后台的伴唱和音乐节奏,闭目做戏,表演得惟妙惟肖,常常令观众频频喝彩。

毋容置疑,关戏童这项民间游艺活动是民间歌舞和民间戏风的一种载体,它对于潮剧的形成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由于这种活动带有巫术的色彩,所以自然使人对它产生一种神秘感,觉得扑朔迷离。一些看过关戏童的老人,至今谈论起来,还觉得余兴无穷。

(二)皮猴戏

惠来皮猴戏又称“纸影戏”或“皮影戏”。这两个名称都是它的前身。因惠来的皮猴戏不仅是映影,而是有一个个立体的小戏曲人物在舞台活动。舞台宽2.5米,高约2米,深约0.8米,布景道具一如潮剧,只是规模缩小了。“演员”近似小木偶,头部是泥塑的,很精致,身、脚多是稻草为芯,外穿绣花服饰,一如潮剧行头。每个角色都与潮剧角色一模一样,缩小到每个仅20厘米左右。背部与手足各系上皮猴箸,表演者操纵皮猴箸,演起来惟妙惟肖。戏文为潮剧原本,唱腔生旦丑净,各有人在后台司唱,很精彩,成为一门独特的文艺形式。皮猴戏班规模小,经费少,特别适应偏僻乡村文娱需求。因此许多民间艺人,便组织起皮猴戏班,到各村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据查证,自明泰昌年间(约)到年,多年来,全县各村先后办起了30多班皮猴戏班。有鳌头村、东陇村、靖海所、惠城、京陇、狮石、南山岭、赤澳、寄陇、海埕、杭美、港寮、坂美、溪南、横山、濂溪、前詹、后溪洋、东福等村,演出数百个传统剧目。

皮猴戏班在民国初期已进入汕头市、潮阳县一带演出。20世纪40年代曾到上海上演。当时在沪的潮汕同乡会,对艺人热情招待,在上海还学了一些傀儡戏科学原理和艺术技巧。

年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皮猴戏这一民间艺术销声匿迹。年靖海镇戎兴利、林庭荣、曾茂章等人发起,自愿投资重整旗鼓,邀请老艺人培训新学员,办起了3班皮猴戏。演出既保留传统艺术特点,又有所创新的剧目。深入山区和沿海村庄演出。年惠来县组织春节文娱活动时,靖海镇两班皮猴戏应邀到县城参演,观众热闹异常,赞扬这古老民间艺术的复苏。

各个皮猴班通过经常活动,造就不少艺术人才。有的成为潮剧界著名艺人,如狮石皮猴班林锦六,观众称为“锦六旦”。他从小随父演皮猴戏,练成“铁嗓子”,唱腔委婉动听,被原汕头市三正顺潮剧班,以一千银元的聘价招收入班。成为当年的著名演员。林启雄在皮猴班实践中练出一手较好的二弦和唢呐演奏功夫,年惠来成立玉正潮剧团时,被邀请当头手师傅兼副团长。

皮影戏的历史据稗史所载:“汉武帝因李夫人之死,思之不置,有齐人少翁者,自称有术能致之,帝召之入宫,乃设帐张灯,帝则坐他帐望之,彷佛见李夫人之像,由是之后,即有影戏。”据此记载判断:当时虽仅有“影”,尚不足以称“戏”;但“设帐张灯”的方法,则显然已是“影戏”之滥觞。“设帐”,即差似今日影院之银幕;“张灯”实无异于今日之放映机。从“皮影戏”到“电影”,时代虽相距在千载以上,但渊源有别,在形式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皮影戏”萌芽于北宋时期。据《都城纪胜》一书指出:“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人物禽兽,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伪参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也。”

《都城纪胜》是北宋时“耐得翁”所著,他的文中有可注意者两点:其一是“初以素纸雕簇”,大抵与走马灯的情况相似;之后才以“彩色装皮为之”,从纸影戏进展而为皮影戏,形式上就更为相像了。其二是提到“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可知那时候的皮影戏,不仅有人物动作,并且还有说故事的旁白;也就是皮影戏与彼时开始流行的宋人话本,实际上已经互相配合,结成一体。   

皮影戏之萌芽于北宋京师,除了上述的记载之外,另有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有较具体的叙述。他说:“崇观以来,在京师瓦肆的技艺,计有童十五、赵七、曹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大姐、丁义、瘦吉等弄皮影戏。”《东京梦华录》是宋室南渡后追忆汴京文物制度盛况的作品,上面一段记述,连到皮影戏演出者的姓名也斑斑可考,此一数据实在非常珍贵,它使我们知道:北宋时期的汴京,已有不少皮影戏的独立制片家了。

此外,同时代的私人笔记,还有许多提及皮影戏的。如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二十,有曰:“更有弄影戏者......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二,有曰:“二月八日,为桐川张王生辰,霍山行宫朝拜极盛,百戏竟集,如绯绿社(杂剧)、绘草社(影戏),若三月三日殿司真武会,三月十八日东岳生辰,社会之盛,大率模拟,不暇赘述。”前者说明宋室南渡以后,影戏已随宋室之迁移而流行及于杭州;后者则说明了当时民间庙会举行之时,影戏演出的普遍,并且已有“绘草社”的组织,无异今日之有影片公司的设立了。

《武林旧事》卷六,复有如下之记载曰:“诸色技艺人,计有影戏贾镇、贾雄、尚保义、三贾(贾伟、贾仪、贾佑)、三伏(伏大、伏二、伏三)、池显、陈松、马俊、马进、王三郎(升)、朱裕、蔡谘、张七、周端、郭真、李二娘(队戏)、王润卿(女流)、黑妈妈。”这一份名单,记述尤为详尽,其中王升、王润卿之名,亦见之于《梦梁录》。王润卿与王闰卿,想来当是同一人。弄影戏而有女流主持,岂不就是前辈女明星?根据以上的种种记述,可以窥知南宋时期的影戏班子,其阵容已相当庞大,并且在戏剧圈子里占据着正统的地位,是极受一班人重视与欢迎的。

宋代以降,影戏之流行并未见减色,从下列的数则记载中,可略窥一斑。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载:“每看影戏唱词,私记其宫殿龙凤之语......盖记南宋假皇侄之故事,其情节盖依据宋人杂记也。”

吴骞《拜经楼诗话》载:“影戏或谓仿汉武时立夫人事,吾州(按:指海宁)长安镇多此戏。查《古盐官曲》有:‘艳说长安佳子弟,熏衣高唱弋阳腔。’盖影中人物皆绘革为之,且熏以辟也。”

富敦礼《燕京岁时记》载:“影戏借灯取影,情节哀怨异常,老妪听之,多能泪下。”

观此可知,影戏在明、清两代,仍保留着南宋时期的余韵。甚至流行的地点,已愈益扩展。富敦礼在《燕京岁时记》中又曾叙述:京师的影戏,当时有“龙虎影”与“滦州影”两派。流行于陕西、河南、甘肃而传至京师的,称为“龙虎影”,是西城派。流行于北京以东而传至京师的,称为“滦州影”,则是东城派。

广东的潮州,是皮影戏特别发达的一个区域。清人笔记之述及潮州影戏者,有如下数则:

汪鼎《两韭庵笔记》载:“潮郡之纸影亦佳,眉目毕现……潮郡城厢纸影戏,歌唱彻底晓,听达遐迩。”

李勋《说映》卷十三载:“潮人最尚影戏,其制以牛皮刻作人形,加以藻绘,作戏者匿于纸窗内,以箸运之,乃能旋转如意,舞蹈应节;较之傀儡,更觉幽雅可观。说者谓此惟潮郡有之,其实非也。”

陈坤《岭南杂事诗抄》卷五载:“怡情不觉五更寒,莫听钟鸣必尽欢。太息浮生原若戏,那堪戏在影中观。(注:潮人最尚影戏,以牛皮制为人物,结台方丈,以纸障其前隅,置灯于后,将皮影人物弄影于纸观之。价廉工省,而人多乐从,通宵聚观,至晓方散。严禁之,嚣风稍息。)”潮州影迷程度似乎特别深,非要“通宵聚观”不可,直到天亮方散去。以今视昔,现代影迷最多亦只看午夜场,未免瞠乎其后了。   

古老的惠来影戏,全部影中人物俱用牛皮或驴皮、羊皮制成,先要将皮革在桐油中浸过,使其透明,然后剪作人形,加上彩色;每一个人分为身、首、四肢六部分,再连缀起来用铁枝、丝线操纵,便能活动自如。演出之时,台内燃灯,台面装一竹框架子,糊上半透明的素纸,一如今日之银幕,作为投影之用。所以在惠来文人的笔下,又有“竹窗纸影”的美名。弄影者藏匿于竹窗之内,往往以一身兼任编、导、配乐等工作,还要连唱带说一脚踢,每一出戏都是一手包办。惠来人形容忙得不可开交的俗谚,有“脚打锣,手打鼓,口唱曲,头撞钟”之语,即是以弄皮影戏作譬喻,当影戏开演之时,鼓乐声中,粉墨登场,脚色杂出,生旦净丑次第说唱,场面正是热闹万分;此时如有观众撕破竹窗纸,往里一望,则仅是老艺人一名,在内玩其独脚戏而已。

(三)民间舞蹈

(一)虎狮舞

舞狮,大约始于汉代以后。中国原不产狮子,《后汉书》记载汉章帝时月氏国(西域一个小国)进贡狮子,当时叫“狻猊”,从那时人们便把雄健、威武的狮子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又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逐渐形成狮舞。开始时盛行于宫廷之中,后来才逐渐发展到民间,成为节日和社戏中的主要娱乐节日。据史料记载,在唐玄宗时,有一种规模很大的表现勇士戏狮的“五方狮子舞”,被列入部伎八部之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了这样的诗句:“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把当时盛行的狮子舞的形象和舞姿刻划得细腻诙谐、栩栩如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变革,舞狮逐渐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以北派和南派为主。北派舞狮形式(也称北狮)表演者一人或二人全身被狮被遮盖,下身着与狮同样颜色裤子,双脚穿花靴,引狮者扮武士,手拿绣球,在京鼓、京锣的打击乐中表演。而南派的舞狮形式(也称南狮,也就是惠来常见的舞狮)却没有全身遮,舞狮时,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头尾互相配合。常见的南狮,分为狮人、狮被、狮尾、狮头造型,外壳是竹篾编织后糊上纱纸,画上五颜六色的图案,额头吊镜子再挂上四只绣花球,眼睛安上玻璃珠,更显威武凶厉。狮被是一匹染上图案的布,布边缀满珠线。狮足以竹架糊成面,画上与头类似的图案。

新中国建立后,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惠来有了发展。在重要节日和一些主要庆典,都有舞虎狮。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各乡镇都有虎狮班到各地表演。

舞虎狮可分矮脚和高跷两种,但造型是一样的。狮头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用薄纸在模上多次贴制成坯;上绘各种花纹,眼睛、耳朵能活动,木制大嘴巴开合自如。并绕上一条兽皮在额头上。狮身为黄布绘制,狮尾是一束大红丝。一人执头,一人执尾,配合默契,演出千姿百态。高跷虎狮,一般有5尺高。高跷虎狮还有一个狮童,俗称“虎狮娘”,套上一个宽阔的人头套子,笑容可掬,执一把破葵扇逗引着虎狮。舞狮是整个舞蹈的第一场,以后是武术表演。第二场为徒手散打,及两人对打,第三场是器械表演,有棍、双刀及棍械对打,第四场为特技表演,主要是钻火圈,用一张方桌,系一铁圈,上系带油厚纸,点燃后,健儿们一个个腾空跃过火圈,这时观众欢呼鼓掌,场面热烈。

舞狮班每到一处必先拜乡门,然后依次参拜当地土地伯公、井神、乡中长老、当地拳馆,接着挨家挨户地参拜。虎狮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要放鞭炮表示欢迎,但此时狮子不能随意进门,应高举狮头不断起舞,直至鞭炮放完才进门参拜。参拜时必须在灶君前左、中、右做三叩首动作,共做三轮。参拜完要离去时,狮头必须面对主人舞动,倒退着出门,并呈送贺年红纸,全部参拜完毕后,便在当地找一宽阔场地表演。

青狮和红狮“青狮”和“红狮”是体现舞狮者拳术高低的标志。青狮属武艺高强班,也叫“青狮白目眉”;红狮俗称“狮母”或“老实狮”,自认为拳术一般,外出时循规蹈矩,如果遇到青狮班,还要上前参拜表示尊重。

(二)鳌舞

与珠三角等地一样,惠来自古也有舞鳌鱼灯的文艺活动。据《辞源》记载,鳌鱼是龙的第九子,龙头鱼身,善于吞火吐水,为民造福。故民间视为吉祥物。在新春期间,以鳌鱼灯编成舞蹈的形式演出,祈求新年吉祥。20世纪50年代以前,惠城西联常有舞鳌活动。鳌鱼灯身长5尺,龙头鱼身,先用竹篾扎成形,用丝纸糊上去,最后绘彩,配上饰物就成鳌鱼灯了。再在腹部用木板固定,嵌在木棍上,这样鳌鱼灯就成可以舞动的道具了。还在鳌鱼肚内点上灯,或用干电池装电泡,夜间的鳌鱼灯就更好看了。舞时,由9个壮汉各执鳌鱼灯,表演舞蹈。有打四角、对破、穿花、回翻、跳径和跃龙门等舞段,表演时由执尾灯的演员指挥,并由敲击乐、铜管乐伴奏,乐器有鼓、锣、钹和唢呐等,成为一项很受群众欢迎的文娱节目。在惠来,“鳌”字常被误读为其他音节,如分明是鳌头塔,人们都称“葛头塔”,鳌鱼也被人误称为岳鱼,由其音似,说成鳄鱼。到80年代重新组织表演时,确定为鳄鱼,到20世纪90年代后正式定名为“舞九鳄”。还编出一些舞段:嬉戏、作恶、骄恣、被驱、忏悔、从善、跃龙门、成正果等。

(三)英歌舞

起源:

关于英歌舞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但这些说法并不矛盾。也许所有说法合起来,则能反映历史的真实。即:英歌舞源于古代中原民间的傩舞与傩仪,随着潮人祖先沿海南下,特别是南宋小朝廷的沿海南迁,作为官廷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周礼》大傩,也与所有礼教文化一样,沉淀在潮汕沿海地区。元代统治时,因“蒙古主政,八十余年间,中国旧风俗为其蹂躏,因以灭亡者,不知凡几。”(尚秉和著《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为了反抗元朝蒙古贵族的统治,在远离政治中心潮州的沿海乡村以英歌舞为名,演练武艺,仿照水浒梁山108条好汉的样子,演练阵法。元朝统治很快灭亡。明朝统一后,政治中心北移。这种涉嫌武装反抗的艺术形式逐渐式微,而在有“楚人好淫祀”传统的南方农村,它们则依附于民间的游神赛会而获得了新的活力。明末清初的满族政权南下,使它又获得了新的反抗动力。现在遗存的傩文化地区,多在郑成功反清复明,以及吴三桂等“三藩作乱”地区,与此不无关系。英歌舞与游神赛会的密切关系格外明显。

特点:

是一种最热烈、最具阳刚气派的民间舞蹈。节奏鲜明,动作矫健,充分展现男子汉的英雄气慨。

英歌舞自明朝中期流传至今,20世纪末更有了发展与提高。这项舞蹈源于梁山泊好汉为救宋江而攻打大名府,化装成卖艺队伍进城闹元宵演变而来。舞蹈队伍的序列一般是:由一彩轴前导,上写××村英歌队。接着是一小丑,执着一条布做的蛇在舞动,有开路的作用。以后是一对戴着大头面具的男女,手执破葵扇,做逗笑动作。后面就是英歌前棚了,36人(或72人,或人)绘上梁山泊好汉的脸谱,头系英雄巾,身穿武士服,双手各提40厘米长的短棍,不断敲击,动作划一,节奏整齐。在后面的锣鼓指挥下,变化着动作,变化着队形,交错穿梭,令人眼花缭乱。击鼓的是总指挥,坐在高高的鼓亭上,由4人扛着,敲锣的旁边随走。英歌后棚是一出一出的折子戏(独幕剧)或某出戏的小片段。有时多达几十组。在广场上,各自表演起来,气势雄浑豪放,是民间舞蹈的精华。

惠来的英歌舞比较普遍,各圩镇都流传。新中国建立后,在春节、元宵各地综合文艺大游行中,一定有英歌舞。

(四)潮乐

潮乐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笛套乐、细乐等,是一种既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又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老乐种。

潮乐古朴、典雅,其源可以追溯至唐、宋时代,至明代中叶成为一种曲目丰富、形式多样、自成体系的民间音乐艺术。演奏方式和乐器组合种类多样,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群众性民间艺术,主要有:

锣鼓乐:

是一种广泛流行民间的吹打乐。分大锣鼓和白字锣鼓,大锣鼓是演奏正字剧团剧目的配乐。乐器有一大鼓,两面大锣,4面小锣,大小钹各2对,两号4把唢呐,还加上一长号。游行时,鼓放在鼓亭里,两边是大锣,由4人抬着,乐曲雄浑豪放,动人心魄,常在游神、喜庆婚丧中演奏。白字锣鼓以潮剧乐谱为演奏曲目。游行时,以一长轴为导,上写××乐社。接着是两个担炮囊的男女童,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男的英姿勃勃,各用一薄薄的扁担,挑着两个装饰精美的花篮,走起路来,扁担颤悠悠,很富情趣。后面是锣鼓亭,由一人挑着两面锣,前边是一个钦仔,直径约30厘米,锣的周围有一深沟,中央是一个圆凸。用一绕带的槌敲击,声音尖脆。后边是一个深波(大锣),声音深沉浑厚。接着是鼓亭,由两人抬着,一人司鼓,鼓亭四面都由木雕构成,非常精美。还有8面或16面酥锣紧随鼓亭。再后就是弦乐队。开头一对横笛,以后二弦、二胡、椰胡、秦琴、月琴等,有时还有一枝大冇(大椰胡),作用相当于大提琴,还有一个用小关刀敲小云锣和一个拿着小铜棒敲击小铜铃的。他们穿着长衫,摇头摆脑,怡然自得,十分风趣。整个乐队奏出悠扬悦耳、委婉动人的音乐,给观众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弦诗乐:

是民间最古老又最普及的音乐品种,东陇还出名“八音班”,由八种乐器演奏。有特传的“二四谱”及其主要乐器三弦,与唐宋筝谱有承传变革的关系。

细乐:

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体的小组合乐队。有时也伴以椰胡、横笛、洞箫等。承袭儒家乐派的演奏方法,具有室内乐的演奏特点,形成了潮乐的主要特色。

曲班:

即潮曲清唱队。乐器一如白字锣鼓,但规模较小。由生、旦、丑、净、末清唱潮剧曲文。一行20人左右。每当正月头,常常到各祖门、富贵人家、单位献艺。

20世纪90年代,成立惠来县潮乐学会,会址在惠城大池东边水上,建2层楼房。荟萃擅长潮乐人才,研究发展潮乐。参加市级会演得过奖。

(五)文娱游行队伍

县城与主要圩镇,每年春节期间,都举行一次综合民间艺术表演大游行。它是将潮剧、潮州音乐、民间舞蹈、拳术、工艺美术和新型彩车各大门类集中起来的迎春游艺队伍。主要包括大锣鼓、扛大旗、英歌舞、花篮担、景屏、中小学生的铜鼓洋号、彩旗、舞蹈等,游行队伍长约2公里,在县城主要街道游行一周,约4个小时,大街两旁,站满观看的人群。春节一连3天,呈现祥和、安宁景象,群众喜闻乐见,百看不厌,成为节日万民齐乐的主要内容。

标旗锣鼓队惠来标旗锣鼓队游行,源远流长。早在清代、民国时期,以祈丰年、避邪趋吉的意识演绎而来的大锣鼓春游,十分盛行。

  标旗锣鼓游行队伍以大标旗作前导,标旗一般横宽达4、5米,直高约2米,均用绸缎作底,缀以纹饰,并分别嵌上“四海升平”、“年丰人乐”等佳句,旗边还饰以五彩花边,缤纷耀眼。扛标旗者,均是经过挑选的妙龄少女或俏俊男士。有穿长衫的、有穿旗袍的,加上浓妆艳抹,男的潇洒俊逸,女的花枝招展,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标旗称“文标”,有的多至一百六十枝。“文标”中间有的还间插了三角形的“蜈蚣旗”,这类旗的边缘由无数棱角组成,以大竹竿串之,独成一格,俗称“武标”或叫“五丰旗”,由壮汉扛着。扛“武标”者,人人脚扎绑带,穿芒鞋,身着武士装,头戴尖顶竹笠,显得威武雄壮,无论“文标”、“武标”,标前均系有网兜或花篮,内中放有大吉(柑)、香烟、名酒等。

  标旗后面是“爆竹担”和“花篮担”,由32名乖巧伶俐的男女,精装打扮成“八仙庆寿”、“江万里封相”、“五福图”等八屏戏。戏屏之后是锣鼓队,由16名衣着一色的俏俊女郎敲锣开道,铜锣后面是指挥全套鼓乐的景钟大鼓,运载大鼓的鼓亭由两人一前一后扛着,大鼓声如雷鸣,鼓槌也扎红绸,擂起来更添雄伟气氛。大鼓两侧是大钹、小钹各两副,加上小锣、钦仔成为一队指挥中心。大鼓之后是深波和“马头锣”(俗称苏锣),总称“武畔”。“武畔”之后是“文畔”,包括二弦、椰胡、扬琴、古筝、琵琶、月琴、大椰弦、唢呐、横笛、直箫等近30件乐器。队伍最末,专设一人挑精巧玲珑的“箴担”,里面放大吉、贺年卡,以示祝愿。各乡村也须回礼于“箴担”,表示互相祝愿。

  这种民间文娱活动,经世代沿袭,不断丰富完善,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惠来城乡,每年春节都有标旗锣鼓队文艺游行。队伍的素质、编排、服饰、道具或活动项目,鼓乐演奏艺术,都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特别是葵潭镇的标旗锣鼓队,发扬潮汕民间艺术传统,加进了现代意识新潮流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更加壮观,更加朝气蓬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