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剧诞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专业剧团的演出历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是在彝族民间文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楚雄彝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载体,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剧的表演艺术风格及文学表现方式虽与其它剧种相同,但仍然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我国的戏剧文学,大体上是以诗(唱词)白(语言)相结合而组成文学剧本的,大部分的戏曲唱词以五言、七言、十言诗为格律,套上本剧种的曲牌、板式形成唱腔。彝剧也不例外,但它的唱腔组成,又以五言来叙述剧情和人物情感。五字句的起源是继承其传统说唱而形成、逐渐演变为彝剧唱腔。如史诗《梅葛》、长诗《查姆》多是五字句。双柏的阿色调,武定的道嘎调,大姚的过山调都是五字乐句;从彝剧的雏形――清乾隆年间创作的《阿左分家》留传剧本来看,也是五字句。近几年来彝剧有了很大的发展,创作的剧本也由小变大,反映的内容和剧情也复杂和多样化了,唱词的结构也随着表现内容而变化,但五字句仍占重要地位。彝剧语言原为彝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成汉语彝腔,既保持了彝族人民的语言语调特色,有促进了各民族的艺术思想和情感交流。另一特点,彝剧使用的语汇和表达方式有它的独特性,习惯用比兴手法,绕山绕水,最后说明本意。如黑彝酒歌唱的:“你们地方有小鱼,我们地方有池塘,把你们的小鱼放到我们的池塘里,那就美上加美了;你们地方有姑娘,我们地方有小伙,要是你们的姑娘嫁给我们的小伙,那就美上加美了”。类似这样的比兴手法,无论唱腔和语言,都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喜爱的。彝剧音乐由彝族流行的山歌小调、舞曲和器乐曲结合形成唱腔,称为“山歌体”,尚未形成固定的板腔和联曲体。主要曲调有《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大松平调》、《曼嫫若调》等,乐曲有《芦笙曲》、《唢呐曲》、《月琴曲》等。彝族“跳歌”用的笛子、三弦(或月琴)、芦笙也是彝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俗称“三大件”。目前,彝剧表演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没有严格的行当分工,最初是以模拟某些生活动作和动物特征的简单表演,后又从毕摩(彝族祭司)祭祀和唱《梅葛》的动作、声调、表情中吸收一些表演技巧,再从“打跳”中提取某些身段、步伐,变成节奏性和舞蹈性较强的表演技巧,发展为以歌、舞、乐、剧结合的表现形式,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彝剧已创作演出近百个剧目,多属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主要代表剧目有《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歌场两家亲》、《查德恩达》、《银锁》、《掌火人》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