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曾在清代内务府任过“笔帖式”,平时喜好京剧,和当时京剧各班社演员多有来往。我的亲族中又有些由“票友”而“下海”的人,使我从童年起便耳濡目染,也对京剧爱好起来。
稍长,就随朱桂芬、雷喜福二位老师学戏,长期随师亲聆教益,又由于不断耳闻目睹,积累了不少有关京剧的知识、轶闻。笔者依据这些素材,又征询了不少专业京剧演员和票界知名人士意见,并对所有的素材进行了研讨、选择后撰得此文,意在使读者能从本文概括地了解一下百年来我国京剧班在风云变幻中的历史风貌。
本文之所以能和读者见面,是和东城区政协文史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以及前辈、师友们的鼎力协助分不开的。特别是区政协副主席张寿崇不辞辛劳,对本文原稿认真地核实、校正,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清朝自咸丰至光绪的几代帝王都喜好戏剧,慈禧太后掌政时期,尤其酷爱皮黄,许多著名演员被召进宫去为内廷供俸。当时的京剧专业演员也已经有了梨园行会,会址就设在北京前门外东珠市口的精忠庙里边。
梨园行会借地在该庙岳飞大殿的东边,又盖了一座天禧殿,殿里供着京剧的祖师爷,两旁边供有好多的音神牌位(音神牌位见另条)。由于梨园行会设在精忠庙,所以就把梨园行会统称之为“精忠庙”,同时把梨园行会的会长也称为庙首了。
清代自程长庚(当时称为大老板)以后,徐小香、杨月楼、刘赶三、王九龄、俞菊笙、谭鑫培、余玉琴等名演员,都担任过庙首。当时“精忠庙”(指梨园行会)是在内务府的领导之下,内务府为管理优伶而在前门外东珠市口的精忠庙里,设立了教坊司。这个司由郎中一人主事,下有笔帖式数人协助工作。
这个组织机构,从清初直到雍正七年才撤销,把它合并于升平署。原来教坊司的职责,是管理演出事务和执行政府法令,如宫里传戏、召选演员进宫教戏当差以及“国服”停演等等事项,均由教坊司通知“精忠庙”的庙首,下达各班遵照执行。现将早年京剧班的旧制习俗,列为百题,简略的介绍如下:
(1)组班组班也叫成班或起班,按清朝的组班原则规定,分为财主班(即财东出钱成班)、自成班(演员自己成班)和共和班(演员联合成班)。惟有戏园子的前台经理,不准成班。其原因是恐发生舞弊(如谎报票数)、欺诈等种种情况。当时凡是许可成班的,必须先找一个或两个领班人,由这个领班人按照成班人的意图,把指定的演员约妥后,再将全班班底演员以及文武场人员的姓名书写呈文,交到“精忠庙”进行审查。如庙首认为角色上乘,便出具甘结呈报内务府,经内务府批准后,即可打园子(即联系戏院演出)订期出演。早年对领班人俗称为头儿。
(2)成班人和领班人成班人指的是出资者,当时称之为财东,财东一般都是较有身份的人,或是有名的演员。领班人则多为手眼通天,能说会道,在社会上经得多,见得广,说文就文、说武就武,另外对于“官面儿”(司法部门等)交际广泛,遇事驾轻就熟,对园子办帐和检查票数以及对各主要演员的情况等等,都能洞悉透彻。所以在组班呈报时,都是领班人出名,成班人只负营业亏损的责任。
(3)办帐当时统称戏园子为“前台”,戏班为“后台”,每天卖进来的票款,在打园子的时候,由前后台双方预先规定出分帐办法,如按二八(前台二成,后台八成)或三七等办帐,当时一般都要先提出公提(包括前台的水、电和座位损耗费等)后,再办帐。记得在民国时期,如杨小楼、马连良等名演员,因其号召力强,每演必满,各园子都争取约请演出,故打破了原来办帐的旧例,竟自愿提出先不提公提,以一天的总收入按一九办帐。
(4)戏折子在清代,如有某演员搭某班唱戏,首先要交给班主个戏折子,把自己所会的剧目写上,以便于管事人分派角色。
(5)活转儿所谓活转儿,就是某个班在某个园子演上10天或半个月,然后再到另一个园子去演。这种活转儿的用意,是为了使当地的观众换换口味,各班也轮流着换换新观众。回忆清代如“三庆”、“四喜”、“春台”等大班,总是久占前门外的各大园子,城里的小园子,如崇文门外的广兴园、阜成门的阜成园和东四隆福寺街的景泰园等,只是一般小班演出。到了民国,东西城盖了戏院了,也就不分前门内外了。
(6)传差传差这个名词,并不是只限于皇帝召宣名角进宫演出或教戏时而用,在清代就连王公大臣家和各府第办堂会,也叫传差。
(7)堂会从清代到民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居民住户,凡是有条件的,遇到生日、满月时,都要约戏班或曲艺杂耍班,在家里或饭庄子演堂会戏助兴。当时约全班演一次堂会戏,价钱很高,大、小角一天堂会戏所掌的戏份,可多于一天营业戏戏份的三四倍。如果约半班,其另半班仍可维持演出营业戏,故其价格较低。
(8)行戏在前清时代,各行各业都立有行会,每当各行的祖师爷诞辰或春节团拜时,都要演京剧庆祝,故名行会戏或行戏。每个行会都是在正月和戏班订行会戏,即使有的行业演出的日期很晚,也必须在正月和戏班预先订妥,因此戏班对订户只保证原订的剧目而不保证演员,其原因是时间过长,在人选上恐有变化,故行会戏的价格,都比较便宜。
(9)喜封早年不拘大小班,在每年大年初一演出时,不分大小角,一律不开戏份,每人只给10个铜子(即一吊钱),都是用红纸包好,演员拿回家去,把这个喜封供在祖师爷的佛龛前,以表吉利。这种制度一直沿袭到民国,其原因是在年前祭神时,全班所有的人员已经聚餐了一次,班主已经花费了不少,故大年初一只挣喜封不给戏份,把初一所卖进来的款项,除喜份外所有余额,作为营业不振时之赔用。
(10)经励科经励科(即组班的领班人)这行人,是不会上台唱戏的,它专为演员跑腿办事,如介绍组班,联系外埠演出和为全班打道(即和外埠戏园子联系演出),它可从中得些好处,如戏份分成或使介绍费等。从前对这行人叫“头儿”,梨园新馆建立后,才定名叫经励科。解放后因该行属于剥削性质,故被取缔而不存在了。
(11)祭神新成立的班在未演出前,由班主出资,下帖请全班所有的演员以及四值交场人等,在某饭庄进行聚餐,饭后由两个演员分扮一男一女,身穿红色官衣,用昆曲唱一简短的祭神戏,然后文场吹着唢呐曲牌,由班主捧着黄表纸封,送到饭庄门外烧化,以表示祭神。从前各大班在成班前请客祭神,一般小班根据自己的班主条件,祭神与否也就无所谓了。
(12)催戏每班演出的戏码定好后,写在一小张红纸或黄纸上面,再把某出戏的主演和二路演员的姓(只写姓不写名)写在戏码的下边儿,演员一看,就知道自己应扮的是什么角色,这张纸就叫催单。在演出的前一两天,由催戏人按催单上所写,挨家下催单,表示催请早到,如演员有误场等情,都是催戏人的责任,还要再次催请。
(13)打通前不动铜器在打通前,场上用的锣鼓家伙,都要用垫子盖上,不许乱动,据说在未开戏没打通前,如果动了铜器,后台就要出现打架斗殴或不吉利之事。实际是没开戏前的一种纪律。
(14)后台不打伞从前在开戏前,要打三通。第一、二次通,都是用打击乐,第三通就又加上吹唢呐。原名第三通叫“吹台”,因“吹台”二字不吉利,所以改称“打台”。打台的时候,检场人(即舞台工作人员)要把舞台上所摆的旗、伞、大帐以及堂桌上的印匣、文房四宝等撤下,以准备开场戏用的道具。惟有从台上撤下来的伞,必须在台上放下来,不许在后台放,如遇有的戏使用伞的时候,也要由演员把伞拿到台上现打,不许在后台打开。据说这是因“伞”字和“散”字同音,故以此为忌。
(15)帐桌儿不拘大小班,后台都摆着一张长方形桌子(一般大班,桌上还铺着毡子),桌子两边儿各放一条板凳(即使是大班,也不放椅子,都放板凳),桌上放着笔砚和戏圭。戏圭是用硬木做成与早年的帽镜相似,不过尺寸小,长约一尺,高约七八寸,戏圭上镶着骨质的小长方块儿,上下两层,用以写当天的戏码。这张桌子就叫帐桌儿,只有大、小管事人和主演坐,一般演员是没有资格坐的。
(16)派角儿剧中的零碎角色,是由小管事人分派,在分派的时候,对演员必须说“你来那个角”,不许说“你去那个角”,这是因“去”字不吉利,有被辞之忌。
(17)前不言更,后不言梦“前不言更”,演员在剧中的台词里,如果遇到“更”字,要读为“京”,不能读“更”。据说这是因为大老板程长庚的“庚”字所忌,借以表示对京剧界鼻祖的礼貌和尊重。“后不言梦”,是因为唐明皇组织梨园子弟演戏,是由于在梦中见一老人,他受到这位老人的启发而组织的梨园子弟演戏,如果说破了这个“梦”字,恐对戏行有所不利。
(18)丑行开笔每次开戏前,都要由丑行动笔先勾脸,然后生、净行才能勾脸或抹彩,如果头出开场戏没有丑行的角色,那也要由丑行在脸上简单的抹一笔,然后净行才能动笔。据说这是因为当初唐明皇演过小丑,又有人说,当初唐明皇演小丑时,惟恐失了帝王的身份,就用一小块方形白玉,两边拴上金链儿,挂在两个耳朵上,借以掩遮帝王的身份,维护国君的尊严。另外据梨园行老前辈说,从前后台如果发生打架斗殴等情况时,都是丑行进行评判,老先生说,以前有句俗话说“丑角坐堂”,就是指的丑行有评判之权,这也是戏班里丑行的特殊地位。
(19)面具和喜神舞台上用的面具,后台术语叫“脸子”,其中娃娃道具叫“喜神”。后台演出对,除魁星脸子和土地脸子外,其它一切脸子和喜神都不准放在外面,如用时,取出后一定要用袍袖盖上,临出场时再戴,这是从清代至解放前的陈规旧律。
(20)光头不试髯戏班的次要演员,多数都要穿戴官中(集体所用)的服装和髯口,因是集体所用,所以髯口的口面大、小不等,用时必须先试试口面大小。在试的时候,不许光着头试,如在没扮装前先试,也要戴上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私人便帽也可以,绝对不许光着头试。据老先生说,这是忌讳台上忝头之故。
(21)王帽和草王盔“王帽”是舞台上扮演正统皇帝所戴的盔头,“草王盔”顾名思义是反王戴的盔头,故此也叫“反王盔”。这两顶盔头,如果用在一出戏里,就必须由管盔头的人先取出一顶,使扮演者戴上后,才可取出另一顶。据说这也是避免后台发生争吵之故。
(22)长份儿早年戏班给演员增长戏份(工资)也有定例,例如某演员一天挣一元五角钱,在长份的时候,最少也要长一角,另一个演员一天挣六十吊(即六十个铜子),在长份的时候,最多也不过长一吊钱。在民国十六七年的时候,一块钱可以换四十六吊,一角等于四十六个铜子。以此对照,早年演员以吊为计算单位的,吃亏较大,这也是戏班长份儿的惯例。
(23)彩钱戏班的演员,凡是扮兽相(龙、虎、羊和犬等)。以及穿罪衣罪裤、孝袍子等,在戏份儿外,都有一笔彩钱。彩钱多少,各班有所不同,但不过一两吊而已。
(24)九皇斋京剧演员每年旧历九月初一至初九,要吃九天的素,不许动荤,称为“九皇斋”。这是因为在一年的演出中所消耗和浪费的物质过多,故而要吃九天素,借以表示向九皇神谢罪。据雷喜福先生说,所谓九皇神,就是人皇,按以前迷信的说法是天皇十三位,地皇十一位,人皇九位,共称三十三位。据说这九位人皇,都是衣、食、住及音乐等各项创始者,故此祭九皇神。
(25)拿加钱某班因长期出演,或因其它原因上座率下降,甚至亏损,就要另外约一外班的演员参加助演,其待遇或由每张票价里多加一角,或在原票价里抽出一角,做为外班演员的戏份儿,这就叫拿加钱。
(26)上香每次演出,在打第二通的时候,点整股香由老生行在祖师爷的佛龛前磕头上香。每天烧剩下的残香头儿均归检场人,以做放火彩的佐料之用。
(27)各坐各位早年演员在后台都有各行固定的座位,不许乱坐,如生行(包括武生、小生)应坐二衣箱,因二衣箱所装的戏衣,多数是不带水袖的,是属于武士或军将所穿之服装;旦角应坐大衣箱,因大衣箱里装有喜神(娃娃道具),喜神又常由旦角场上所抱,故借此旦行可坐大衣箱;净行应坐盔箱,盔箱也叫帽儿箱,因盔箱所装,多是武夫所戴之盔;丑行因传说唐明皇当年演过小丑,所以丑角在后台享有特权,可以随便坐;武行和效力学员应坐把匣(即装旗、伞、零星小道具以及刀枪把子等的长条箱子)。
(28)坐箱规则各行在坐箱时,不许脚磕箱板,不许两手攀膝,不许坐在两个戏箱之间的空隙处。
(29)九龙口不空位戏班场面的操鼓者,官称打鼓佬,夙有三军司命之称,是全体文武场的领导者。文场包括胡琴、二胡、月琴、弦子、唢呐;武场包括大锣、小锣、齐钹等。因唐明皇曾打过鼓,故此打鼓人坐的位子称为九龙口,假如某出戏演完后,另一出戏的打鼓人未到,前出戏的打鼓人不能离座,要坐原位等待,直到人来为止,决不许九龙口空位子。如果空着位子等于三军失了统帅,戏也就演不成了,大有戏班停顿和散班之忌讳。
(30)演员台上不许看场面演员在台上演戏时,不许回头看场面,因为演员看场面,是表示场面伴奏有错误或配合不恰,极易发生矛盾,故有此条规定。
(31)脑门钱名演员为了演出时文武场面配合默契、严紧,一般都带有私人鼓师、琴师和跟包的,这些人的工资都不在演员的戏份儿之内,是由帐上单开一笔钱,这笔钱叫脑门钱。另外如有的名演员,因某种嗜好,恐因睡不醒而误场,要求雇一个叫醒人,这笔叫醒人的工资,也要出在脑门钱里。总之,凡是有号召力的著名演员,不管有什么无理要求,都是有办法在脑门钱里解决的。
(32)拜师字据早年拜私人为师学戏,先要有人介绍,然后立字据,字据内容是:
立关书人×××之子名×××,年×岁,经×××介绍,拜×××老师门下为徒,学习京剧,双方言明,×年年限,在学戏期间,学徒的衣、食、住,均由老师供给,学习期满×年后,在出师登台演唱时的×年内,所得戏份儿,均归老师。立关书后,不许私自退学,在学习的×年中,如有天灾病患,各由天命,特立此关书为证。
立关书人×××暨子×××(签名)
中人×××(签名)
×年×月×日立
(33)手把徒弟手把徒弟就是专业演员常说的手把手儿的徒弟。例如某人收某人之子为徒,因与某学徒的家庭有亲戚或至友的关系,也可以在家里教授,对于老师的束修各有不同,有的按月给钱,也有的按三节两寿送礼,只看双方的关系和交情的深浅而定了。这种手把徒弟,也就不需要立关书了。
(34)效力学徒效力学徒指的是私人手把手儿的徒弟,学到可以登台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徒弟荐到某戏班去效力,即专业演员常说的“借官台、演私戏”,使学员能有机会经常参加舞台实践。名演员的手把徒弟可以在前几出唱出小戏,一般班底的手把徒弟也可以在前场各出戏里扮个次要的零碎角色。效力的学员,不管唱一出的还是扮零碎角色的,都不开份儿,只给少许效力钱(或叫点心钱)。
(35)接令民国建立后,一般戏园子在池座的后堂,都设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做为宪兵弹压席,桌上摆有令架子,演出时,只要宪兵一到园子门口,卖座的就向里面喊一声:“大令到——接令!”这时演员正在台上唱的时候,马上就得打住,由场面起牌子,文场赶紧吹“工尺上”(舞台上接客的曲牌),表示欢迎接大令,直到宪兵一小队走进园子,把令牌插在桌上的令架上坐好后,才能停止牌子,然后演员再接着唱下去。这种接令的制度,于年后才渐渐地废除了。我童年和王文源在西城口袋胡同新丰市场的和声园演出时,就曾经遇到多次。
(36)音神我童年在和声园随王文源演出时,后台有位老先生狄春仙,他是老荣椿科班的小生演员,他在闲谈时对我说,原前门外东珠市口精忠庙里的祖师殿两旁,供着许多牌位,都是属于唱时发音的神仙。根据他的记忆,其中有“鬼音沈古之”、“鸟音薛谭”、“虎音秦青”、“凤音阮籍”、“云音韩娥”、“雷音孙登”、“猿音石存符”、“龙音王豹”、“琴音绵驹”,另外还有一个叶法善的神牌,可并未注明代表何音。在当时,有人常说十大音神,但按有注明的只有九位,在神师爷殿外的墙壁上,所画的神像也只有九位。究竟是十大音神,还是九大音神,尚待查考。
(37)破台早先凡是新盖的戏园子,都要搞一次破台的演出仪式,破台的时间,都是在夜间子时(晚十一点至一点)之后。破台只用净、旦两个人,净角扮灵官,旦角扮女鬼,另外还要由冥衣铺糊一个和旦扮的女鬼相似的纸糊的女鬼,由后台管事人把它藏在戏园子的前台,但必须把藏女鬼的地方告诉扮灵官的演员。场面只用打击乐,不用文场,后台除管事人和穿服装的及武场外,不许有闲人。破台时只留台上一盏灯,其它灯光都不开。破台开始,先由武场敲打一阵,跟着就上女鬼,在台上跳跃一阵,越跳越快,最后表现出极其惊慌失措的样子,跳下舞台,随便找地方藏起来。随后上灵官,手拿灵官鞭,在台上亮相,舞蹈做身段,然后女鬼突然一露面儿,被灵官看见后,场面马上起“急急风”(鼓点名称),灵官跳下台来追女鬼。这两个演员,可以在前台楼上楼下和池子里随意跑,约10分钟左右,旦扮的女鬼就可乘隙到后台去卸装了,然后灵官找到纸女鬼,打它几鞭,最后拿到园外一烧,破台就算结束了。记得西长安街长安戏院建成后,在破台时,有许多谣传,说破台时竟发现了一个女鬼,吓死了演员;也有的说,扮灵官的演员把女鬼追出戏院了。又因长安戏院舞台是坐西朝东,旧称白虎台,以致使迷信者借题发挥,造成谣言,实为荒唐。
(38)祭台凡在大年初一演戏的园子,即使是个老园子,也总要搞一次祭台仪式。祭台开始是由小生行先扮两个童儿,上台后,由检场人帮助他们把台毯卷起来,以防在台上放鞭时引起火灾。台毯卷好后,由两个童儿把一个铁盆摆在台上的正中央,铁盆里有黄钱纸、千张元宝等。童儿下场后,由净行扮四个灵官上场,每人拿着一个灵官鞭,鞭头上拴着一挂鞭,四个灵官在场上舞蹈,磕“四门斗”(身段名称),亮高矮像,然后由检场人用火纸折子把铁盆里的黄钱纸等点燃,四个灵官烧圆场,把灵官鞭头上拴着的鞭,火盆里一引,四个灵官一起在台上放鞭。放完后,四灵官下场,再上童儿,手拿笤帚簸箕,把台上的鞭炮的残碎纸屑打扫干净,再由检场人帮助童儿把台毯放好,祭台就算结束了。回忆新新大戏院建成后开幕时,在祭后台,是由马连良跳的加官。记得他在临下场时,故意把加官的面具摘下来,露出他本来的面目,当然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实乃出人意料之举也。
(39)封箱早先北京各戏班在阴历十二月二十以后,都要搞一次封箱活动,以表示全班演员及工作人员辛苦了一年,借以稍事歇息之意。在封箱这天,大轴多为反串戏,即演员不管那一行,都不演本工戏。其目的,是表示全班演员之间的团结和相互感谢之意,另外也可以利用观众的好奇之心而引发其兴趣。散戏后,由班主将戏箱封好,便不再用,只等正月初一开戏时启封。
(40)说官话阴历三月十八日,是京剧界祖师爷的生日。这天各班都不演戏,由各班的班主把演员约到一起,大家聚会一次。会上由班主和演员共同协商今后演员及服务人员等人的去留和戏份儿的长落等问题。有的班主为了给被辞的演员或服务人员留面子,便不通知他开会或不下帖通知。在班的人凡是在三月十八以前见不到通知或请帖的,也就自知是被辞了。会后有条件的班社聚餐一次,不够条件的,大家向祖师爷一焚香行礼也就散了。
(41)犒箱会阴历五月初三日,有戏箱的箱主都要请管理服装的人员(尤其是箱头)在家或饭庄子聚餐一次,名为犒箱会。双方可以在会上提出各自的要求,如双方条件谈妥后,共同在祖师爷前焚香磕头,以示诚意。
(42)卡子以前各班每天开份,把演员的戏份儿以及其它一切所有的开销都写在一个小白折子上,当时称这个折子叫卡子。
(43)戏簿子每个戏班的帐桌上都放有一个戏簿子,上面记录着该班每天所演的剧目和主要演员的名字。其用意,主要是为了保持所演出的剧目有较高的上座率,另外对今后轮换演员,也便于做仔细斟酌。
(44)四值交场四值交场,包括衣箱、砌末、检场、上下场门四种。至于“交场”二字的含义,是说以上四门都必须相互通晓,门门通透,而且都要经过师傅的传授,否则是不能做好的。下面分别述之。
(45)大衣箱衣箱之首名为大衣箱,凡是带水袖的戏衣和不带水袖的法衣,都装在大衣箱。
(46)二衣箱凡是不带水袖的,如大靠、大铠、箭衣马褂和带水袖的龙套衣、太监衣、茶衣等,都属于二衣箱。
(47)盔箱盔箱俗称“帽儿箱”。各行所戴的软、硬盔帽,以及翎子、狐尾、玉带、脸子、髯口等,都装在盔箱。
(48)旗包箱舞台上所用的刀枪把子,以及文房四宝和一切小道具等,都装在旗包箱。管旗包箱的人,除旗包等工作外,还要会吹挑(读如上声)子(挑子的形状和早年磨剪子磨刀的所吹的喇叭相似),还要会用醋喷在瓦上,再用火烤(为《三岔口》剧中人武打时,表现的头破瓦碎而用)。烤的时候需要技术和经验,火大一碰就碎,火小了,用的时候瓦打不碎也不成。还要会叠招子(斩人时用),会吹号筒(上番将时吹的一种乐器,和挑子形状差不多,不过比挑子短而粗)。也有人说号筒即觱篥一类的乐器,尚待查考。
(49)梳头桌儿梳头桌也属于四值交场,是专为旦角梳头的。管梳头桌的人,要自备大小片子(旦角脸旁贴的头发)、纸花、头面、胭脂、水粉、眉笔、刨花或榆树皮(粘片子用的)等。
(50)彩匣子彩匣子也属于四值交场。彩匣子所装的都是勾脸、抹彩的用具,有各种颜色、各种毛笔、砚台、小镜子、草纸和抄字纸(卸脸时用)、香油等。管彩匣子的人要会贴金,比如《金钱豹》这出戏的主演,不能自己往脸上勾金(用香油调金箔面),必须由管彩匣子的人为他贴金。贴金是先由演员用白糖水或蜜水在脸上画好,由管彩匣子的人将整张的金箔纸往画好蜜水的地方一贴,然后再用热手巾在原处一捂,使其金色平整,无皱纹。另外管彩匣子的人,还要兼管水锅(演员洗脸的水放在一个大铁锅里,故名水锅)。
(51)砌末北京早年戏班不讲究布景彩砌,虽有一些,也不过廖廖有数的几样,如演《艳阳楼》用的石锁,《挑滑车》用的山片,《恶虎村》用的酒坛子以及《御碑亭》用的亭子、《水帘洞》用的牌楼等。一般都是在演出时,把当天应用的砌末摆在戏园门口,以做号召。把砌末摆在戏园子门口,以前术语叫“摆门”。
(52)检场早年检场的职责,是在开戏前要撤台,准备当天用的道具、堂桌、样椅以及拉城、摞桌子、搭高台,还要负责武生演员上高翻下来时的安全。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门技术叫“撒火彩”。撒火彩的名目很多,如“过梁”、“托塔儿”、“吊云儿”、“回头望月”、“连珠炮”等,都是检场人根据剧情和演员的表情动作而设计的。例如“过梁”和“吊云儿”,顾名思义都是从上而下撒火彩,“月亮门儿”是必须撒出个圆形的火彩来,“连珠炮”是演员做单腿向后退而不敢前进的动作时,紧随着演员,随退随撒的火彩。“回头望月”则是一种更难的撤火特技,比如大年初一祭台时,两个童儿把铁盆放在台的正当中后,检场人要面冲里,背着脸站在堂桌前,向身后撒出一把火彩,使这把火彩不偏不歪,正撒在身后的铁盆里,把火引着。这种特殊技艺,可惜早已失传了。
(53)上下场门上下场门是站在戏台上出场入场门前给演员掀台帘的人,上场门掀台帘的,要协助检场人换摆桌椅及摞桌子等工作,下场门掀台帘的,只在下场门这边儿协助检场的拉拉布城而已,无其它责任。这也是早年上下场门掀台帘的旧规矩。
(54)搭桌戏搭桌戏并不是营业戏,大多数是名票或一般较有舞台经验的业余票友所组织的一场戏。其组织原因,比如某人因生活所迫,或因事急需用款,于是便舍脸求助于人,请些票友,组织一场戏,以救燃眉之急。经被约人答应后,便商量戏码儿,由所请的票友中,按主次演出的剧目和前后,每人分担戏票多少张,不管接票人是否卖出,也要按所分担的票数如数交款。演出时,除园租和一切必要的开销外,所有剩余均归组织者所有。
(55)出牙笏作为道具的牙笏,是舞台上一般官员见皇帝时手持之物。早年戏班,遇有业务或剧务以及出现争吵斗殴之事,都要写在牙笏上,通知大家。牙笏在戏班如同军令一样,牙笏一出,人人遵守,戏班叫“出牙笏”。
(56)外串所谓外串,如以前某宅演堂会,约请了喜连成全班,同时又约请了其它外班的演员,由喜连成的学生辅助配演,这个外班的演员就叫外串。又如某班演某出戏,本班缺人,只好另外约请一位外班演员来补充,这也叫外串。
(57)跳加富跳加官在清朝的堂会戏中是极其常见的。比如某宅办堂会,戏正在演得高潮时,忽然本宅来了一位高亲贵友,或是长辈,于是本宅主人就要求后台管事人跳一次加官,以表对来客的恭维。跳加官时,台上的演员就要面向里站,后台赶扮一个加官上台,手拿加官条子(上绣一品当朝或吉祥如意等吉祥词),来的受贺者就要赏钱,这笔钱交到管事人手里,再分给全班班底。营业戏里,只有在正月初一演出时才跳加官。跳加官有两种跳法,一种是和平常上场的脚步走法一样,一种是跳时东倒西歪,如酒醉不能自主的样子,所以叫醉加官。据老先生说,加官就是唐代的魏征,因他在唐王赐宴时饮酒过量而手舞足蹈,有失礼节,酒稍醒后,很担惊害怕,于是醉醺醺的口念“天下太平”、“万寿无疆”等许多恭维唐王的吉祥话,而得以幸免其罪,这就是跳加官的来历。
(58)红人儿早年演堂会戏,不但常跳加官,而且散戏后还要上红人儿。红人儿由老生和旦角两个人扮,都穿红官衣,上台后站在前台口,向观众行礼,口念四句“吉星高照,五福临门,当朝一品,百福并臻”,念完后本宅主人走向前边台口,把茶盘里放着的红纸钱包递给红人儿,红人儿向本宅主人行礼作拜,即可下台,所收的喜钱,也是班底共分。
(59)祖师爷据京剧界老先生说,唐明皇最喜歌舞,因宫中的歌舞日久生厌,一天坐在金殿上,颇觉烦闷,不觉倚肘而眠于龙书案上,忽然来了一位老者,两手各拉一童子,对唐王说,皇帝对歌舞日久生厌,何不在梨树园内,招收些子弟,教他们弹唱、并可分为生、旦、净、丑各行,再选些有名乐师伴奏,有文有武岂不愉快?这时唐王正要起身和老者叙谈,突然老者不见了……唐王醒来后,回忆梦中的情景,好象正当老者隐去时,恍惚中见老者身后有一条尾巴,形如狼尾,故此唐王封老者为老狼神,封两个童儿一个为鼓板郎君,一个为清音童子,即后来所说的文武场面。
(60)谈关戏京剧演员对关羽是最为崇拜的。关戏分红生和红净两门,原来关戏是由徽调而发展起来的。清代演关戏的,原只有徽调演员米喜子(米应先),后来他加入了四喜班,逐渐地和京调熔为一炉。随后如程长庚、汪桂芬、谭鑫培、王鸿寿(三麻子)等,也常演关戏。当时关戏不多,而且都是以高腔高调为主。后来王鸿寿对关戏有很大发展和创新,他多才多艺,在脸谱、服装以及唱法上都有所改革,使关戏比以前更加优美庄严了,至今演关戏的演员,多宗王派。演员演关戏,有很大讲究,如在演关戏的前三天,要沐浴净身,在后台不许和别人说笑打闹。名演员在扮戏时,特在化装桌上供上关羽纸码、点燃双烛,香炉内点上檀香,扮完后和关平、周仓跪拜关羽纸码,拜后将关羽纸码叠成令箭形,顶在头上,然后才戴盔头,戏唱完卸装时,将关羽纸码取出焚化,以示敬意。其他如二、三路演员,在扮《青石山》的关羽时,只不过在台上挡上帷幕,同关平、周仓等向里一磕头就算了。凡是演关戏的角儿,首先要注意造型,除模仿庙里关羽的神象形态外,还要讲究身段、手势,要做到庄严肃穆、举止有威。比如出场时,要做到双眉微皱,目不轻睁,食指理髯。在开打时,不能过于火炽,仅一两个回合而已。在战场杀人时,只需离被杀者的颈部一尺内,横刀翻刃,稍一表示即可。在服装上,根据王派的路子,在关羽未封王时应穿三蓝色彩裤,封王后应穿黄色或杏黄色彩裤。关戏不应穿虎头靴,应穿云头靴。王派关戏的身段和表演方法,是把文武生和净行的身段综合一起,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借以表现关羽的刚、勇、儒的高大形象。
(61)帷幕早年京剧舞台没有头道幕和二道幕,如果演《青石山》需要用幕遮挡时,只好用帷幕现摆。帷幕是用多块帆布拼成的长约六七米的长方形大幕,左右两端装上木棍或竹竿,由检场人和上场门掀台帘的人,左右各举竿站立一边,把舞台挡住三面,场上的关羽、关平、周仓和众神将扮演者,同时向里叩头、跪拜,等关羽扮演者上了高台后,检场人就把帷幕撤去了。帷幕一直流传到年左右,便不再用了。
(62)祭把子京剧班不但对神、佛特别迷信,就连刀枪把子,也同样很迷信。比如演《金钱豹》这出戏,要把金钱豹使的大叉和小妖使的小叉放在桌前头,上香后由扮金钱豹的演员和扮孙悟空的演员,一起向叉磕头跪拜,名为“祭叉”。再如演《九更天》时用的钉板,也要祭。这种祭把子的仪式,在民国初期,就已经不太时兴了。
(63)武猖神武戏演员供的祖师爷是武猖神。在每个后台的祖师爷佛龛的下首,都另供一个牌位,上写“五昌兵马大元帅之神位”。据老先生说,“五昌”二字,指的是白起、廉颇、王翦、蒙恬和李牧这五位古代著名战将。也有在牌位上写着“武猖兵马大元帅之神位”。原来的“五”字改为“文武”的“武”,“昌”字又加上了“犬”字旁,据说这是根据明史第五十四卷,载有“旗纛大神”一文中,所指的五方旗神而言,即主宰战船神、主宰金鼓铳炮神、主宰弓驽神、主宰阵前神和主宰阵后神。此外在供桌底下还供有一个神牌,上写“武猖神位”,据说这供的是白猿,是专为翻跟斗的演员而立。又有人说,武猖兵马大元帅,来源于《千字文》中的起、翦、颇、牧和白猿。以上所说均不一致,尚须质之高明。
(64)垫戏垫戏是因中轴或大轴演出的主演误场,需要根据后台现有的人员,临时安排一出戏来拖延时间,以等待误场的演员扮戏。一般垫戏的剧目,都是以丑角的玩笑戏最多,一来丑角扮戏简单、省事,二来也叫观众换换口味。丑角的戏,有《瞎子逛灯》、《定计化缘》、《打砂锅》等。戏的演法,可长可短,只要误场的演员扮好,丑戏随时都可以抓个哏而收场。
(65)钻筒子钻筒子是给木偶戏在幕后伴唱,滦州皮影戏,也有时配唱。因配唱人在幕后,见不着观众,所以叫钻筒子。钻筒子的演员,一般都是票友,如早年名伶金秀山、刘鸿升、韦久峰、德建棠等,都是由钻筒子锻炼唱工开始,后来才下海为专业演员了。北京在清朝有个“金麟班”,就是演木偶戏很出名的一家,曾在宫里演出过,所以又叫“大台宫戏”。据说木偶戏的来源,是以前某代的一个大将,因兵败被困,他急中生智,用木头做了好多木头兵士,在城上摇摆,吓骗敌人,敌方见对方兵勇增多而胆怯,最后果然退去了。
(66)应节戏我国历来重视农历各节,戏班专指应节戏赚钱。如端阳节,戏班必演《五毒传》或《雄黄阵》,七月七必演《天河配》,三月三必演《蟠桃会》,中秋节必演《中秋赏月》。然而如梅兰芳、杨小楼、马连良等大班,在节日并不一定要演应节戏,只不过唱各人的拿手戏来应付节日而已。一般中、小型的班社,则都是利用节日来争取观众。
(67)黑杵早年票友唱戏,不但不要钱,而且还要花钱,所以当时票友唱戏叫“耗财买脸”。然而也有的以前是票友,水平又不错,后来因生活困难,在被约时拿些戏份儿。这笔钱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公开的,一来班里用票友怕得罪专业演员,二来是为对方留面子,只好袖来袖去,所以叫“黑杵”。在梨园新馆成立后,各行都有调查员,到各班了解,凡是拿黑杵的票友,都由各行调查员代为介绍,拜了老师,成为专业演员了。
(68)跑帘外早年各地村镇,每年祭关公,祭龙王,祭水母,或因干旱求雨,或逢年过节,总要演戏。各村镇的戏台,有的建在庙里,主要是为了祭神,多数小村镇是没有戏台的,只有找一土台,挡上席,搭一个临时舞台,所以也叫野台子。由一个承办人,各方请演员,攒一个剧团,应用的戏衣、刀枪把子等,都由演员大伙儿带着,一起坐上大车,到村镇演出,这就叫跑帘外,也叫走软包。北京的一些著名演员,在早年不得意时,也跑过帘外,走过软包儿。
(69)万德楼万德楼是北京前门外珠宝市口内的一个大茶馆。这个茶馆早晨卖茶和早点,中午和晚上卖饭,所以又叫二荤铺。这个茶馆是班底演员每天早晨聚会的地方,如各乡镇演野台子戏,或谁家办堂会找班底,都到这个茶馆来联系。有时候,演完堂会拿下戏份来,也在这个茶馆给大伙儿开份。这个茶馆对梨园行的穷苦同业给了很大支持,从前如高庆奎、李洪春等著名的演员,也都到这个茶馆来过,以待约者。
(70)送客戏早年的堂会戏,在大轴演完后,要由班底唱一出送客戏,如《龙虎斗》、《洒金桥》等,其原因是借以在鼓乐歌声中,把亲朋欢送出门。这种制度在民初就不常见了。
(71)定签和下签戏班由领班人和戏园子订好合同后,园方要出一笔钱给戏班,这叫定签钱。戏班收到款项后,除给园子写收据外,还要写上不无故回戏,这个就叫下签。假如下签后因故不能演出而回戏,那就要受园子的罚款。这种制度,入民国后就废除了。
(72)大街南北早年北京的大戏园子,都在前门以南、珠市口以北,如文明茶园、第一舞台、三庆园、庆乐园、广德楼、天乐园(即华乐园)等,另外还有广和楼(由喜连成科班演出),大部分演员把这一地区叫作大街北。大街南边就是天桥了,天桥也有如燕舞台、歌舞台等,另外还有大棚,大部分演员称这一地区为大街南。凡是大街北的戏班,绝对不许用天桥的演员,意思是大街北的演员,都是好样儿的、高水平的,而天桥的演员则被人瞧不起。其实也有些大街北的名演员,因生活和嗜好所累或因嗓音失润而落于天桥,尽管如此,这道鸿沟多年来未曾打破。直到解放后,天桥的演员如梁益鸣等,才进了庆乐戏院,始获新生。
(73)两门抱两门抱是说在某出戏里的剧中人,可由两个不同行当的演员来扮演。如《白良关》的尉迟宝林,即可由净行扮演,也可由生行扮演;《青风亭》的贺氏,可由老旦扮演,也可由丑行扮演;《珠帘寨》的周德威,可由武净扮演,也可由武生扮演。
(74)来一个代一个和一马三将这都是对班底演员代扮角色的名词。例如《击鼓骂曹》这出戏里的孔融,只有一场戏,下来后可再扮个朝官;《失街亭》的马岱,也只有一场戏,下来后还可扮一个献图的旗牌,这就叫“来一个代一个”。“一马三将”,指的是如《打龙袍》里的灯官,只有一场戏,下来后可代扮郭槐,也是一场戏,后边还可以代一个太医,这就叫“一马三将”。至于大班,为了气派和排场,不失大班的体面,不需要“来一个代一个”,更不需要“一马三将”了。但是这些名词,是传统的旧制,并非因班小受嘲讽而得名。
(75)啃角儿戏班的旧例,凡是二路演员,在台上不许和主演拼争讨好,不拘你有多大技艺,也不许施展出来,不许喧宾夺主。二路演员,俗称“傍角儿的”,相当不容易,各流派一个主演一个路子,必须按主演的路子来配合。总之,二路演员,在场上一定要控制自己,以显露主角之长,否则就叫啃角儿。
(76)象征道具京剧是一种虚拟性的表演艺术,在表演上要求神似,而对观众来说,就需要富于想像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美的境界。京剧所用的道具,多数是象征性的,如戏台上用的人头,是用红门旗包上一个纱帽壳儿,就代表人头,内行术语叫“彩头”。演《草船借箭》用的草人,是用一条长板凳,穿上一件青袍,再套上一个卒坎儿,戴上一顶大把儿巾,就当作草人。再如《十道本》剧中,李世民给李渊煎药时用的大炉子,是把椅子放倒台上(术语叫倒椅),上面盖好椅帔,放上一个香炉,就代表在火上煎药了。诸如此例不胜枚举。像这样似是而非的道具,多数观众是能看得懂的。除此以外,也有一些实物,如《金玉奴》剧中用的碗和筷子,《打砂锅》用的砂锅等,但毕竟是少数。从前有的老演员,用真驴上台或真牛上台,这岂不违背了京剧虚拟性的原则了?
(77)京派表演一个京剧演员,只要有条好噪子,勤用功,常吊嗓,应付一般的唱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在话白和表情做戏上,则非有深厚的幼工不可。如念白,要发自丹田,吐字清楚,发音要准确,尖团要分明,还要有气口儿才成。至于做工就更不容易了,做戏主要是在眼神、脸上以及身段技巧上下功夫。即使唱、念、做都掌握了,戏也唱过了,这还不能算会,还要在漫长的实践中,掌握虚实、火候。在做戏上,要求神似,不可过火,要适可而止。有的个别演员,不管剧中人是什么身份、什么性格,是文人墨客,还是帝王将相,一遇到生气就跺脚,就吹胡子;在唱上,不管剧中人的台词、剧情和内心活动,一拉腔就很长,这样的演员,对京剧艺术的理解是不够的。另外,一个演员虽然已经掌握了传统的程式和技巧,但是还要和角色的内心活动以及其它因素结合起来使用,还要掌握心理技巧,才能把戏演好。以上概括的说了一些京派的表演要求。
(78)班底早年戏班的演员,分为头路、二路、三路。三路以下的演员称为班底。在清朝,如果上座少,入不敷出时,对头、二、三路演员,就要少给戏份,但对于班底则一律不少给,因班底多是贫苦同业,所以按原份照发。到了民国,便改为不上座时,全班所有演员一律少给戏份。
(79)打厘自民国以后,戏班改了不少旧例,打厘也不例外。比如只上七成座儿,每人的戏份就按也成发给,如上八成座儿,就按八成发给,全班一律按规定发给,但是也有的演员愧于自己的能力差,尽量少要或不要戏份,这是属于有自知之明的演员,而非规定。
(80)白虎带演员在剧中穿蟒时,都要腰围玉带。玉带一头是筒口,一头是舌插,上带的时候,也有规矩。要上青龙带,玉带的筒口就要从蟒的左边衣袢穿过去,舌插从蟒的右边衣袢穿过去,如果相反,则为白虎带,是戏班之大忌。
(81)庙印清代精忠庙的一切经费,内务府并不管,是由各戏班抽纳,当时规定每班只要有戏,就要抽出一吊钱交给精忠庙,作为庙中开销,这笔钱当时叫庙印。直到民国三年,正乐育化会成立为止。
(82)打牙祭早年票友唱戏,总要给后台一笔钱,做为配演人、衣箱、场面等等的报酬,这笔钱,当时称之为打牙祭。这句话是南方土语,就是吃犒劳的意思。清末以后,票友唱戏虽也花钱,但已无打牙祭的说法了。
(83)跑龙套龙套就是观众俗说“打旗的”,内行管龙套叫“手下”。龙套是列为一行的,叫“流行”,龙套对每出戏都得一清二楚,不能走错,如站门、换门、骨牌队、一条边儿、斜胡同、扯四门、倒脱靴、一翻两翻、跑过儿等等走法,非常复杂,尤其是武戏。比如剧中人念一句“带马迎敌者”,龙套就要知道剧中人使什么武器,错了不成,而且不拘文武戏,都是龙套在前边领着走,走错了也不行。另外还有各种曲牌,尽管现在龙套都不唱曲牌的大字(即曲牌词),但是什么曲牌应快走,什么曲牌应缓走,都要合乎曲牌的规律和气氛。龙套这一行,确实很不容易,尤其是头旗和二旗,就更难了。
(84)女科班在明朝,教坊司的艺人,是以妇女占大多数。男艺人次之。到了清朝,一反常故,取消妇女入宫作承应的旧例,而以太监取代了她们。从此直到年8月3日,田际云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女子科班,名“崇雅社”,女伶才得兴起。虽然仅仅四年的时间,到年因故解散,但也培养出不少出色的演员,如梁春楼、梁花侬、梁程庭、梁瑞楼、张子寿、范凤如等。
(85)打瓜酱打瓜酱是梨园行的术语,比如某演员被约到外埠演出,没唱红,园方当然要赔钱,于是园方借此机会就总不和该演员见面,每天出报子叫你唱戏,反正不花戏份白唱戏,有什么不好呢?可是演员虽然在北京预先接了园方一部分包银,但是另一部分包银又怎么解决呢?每天叫你唱戏,又见不着园方的负责人,唱到何时为止呢?于是就扔下自己的行头,一走了之,以后再托人想办法要回行头。这种演员私自逃走的现象就叫打瓜酱。
(86)并牌与挎刀一般有名的演员,对报纸、门报、海报等各种广告的写法是非常注重的,前后的排次,字的大小都有要求。比如头牌应写在正当中,二牌应写在头牌的左边,三牌写在头牌的右边。如某班只有头、二牌,那就把头牌写在左,二牌写在右。如头、二牌的演员声望不相上下,那就在两个人的名字之间划一道儿,就算并牌了;如果两个人还不如愿,那就只好各人单写报子了。挎刀是代表二牌,一般都写在头牌的左边。
(87)串贯一般演员都把“串贯”和“总讲”混为一谈,其实不然。所谓串贯,是一出戏的全出剧本。总讲虽然也是一出戏的全出剧本,但所不同的是,串贯在唱词旁都注有工尺字(即音阶符号),而且还注明尖、团字,串贯比总讲要详细得多。据老先生说,串贯剧本,是清代升平署为西太后听戏而写的,因西太后听戏有时手里总拿着串贯剧本。民国以后,对所有全出剧本都写总讲了,所以不用串贯这个名词了。
(88)两下锅两下锅也叫“梆子二黄两下锅”。早年的戏班有皮黄,也有梆子,两个不同的剧种合演于一班,就叫两下锅。如果把京剧和昆曲成为一班,也可以说是两下锅。
(89)风搅雪在一出戏里有皮黄,也有昆曲,就叫风搅雪。在武戏里,关于风搅雪的戏很多,如《挑滑车》、《铁笼山》、《艳阳楼》等,既有皮黄,又有昆曲,都是风搅雪。
(90)筋斗人这个筋斗人的名词,是清代升平署时所用,到了清末,就不用筋斗人这个名词,而改为武行了。大班需要有武行二十人,上下手八人。武行是专为武生演员作配角的,其中要有一个武行头,武行包括武生、武净、武丑和武旦等。上下手等于文戏里的龙套一样,有时也扮各种动物形。在早年扮动物形也有规定,如龙形、驴形谓之大形,由上手来扮;虎形、犬形谓之小形,由下手来扮。自入民国后,不拘什么形,都由下手或龙套扮了。
(91)梨园义地宣武区的陶然亭,早先叫南下洼子,到处苇塘,遍地杂草。再往南走,过了窑台,有个庙叫松柏庵,是当年三庆、春台和四喜班集资购置的产业。这个庙,前院有五间正殿,东、西各有配殿,后院也有五间正殿,东西也有配殿,后院还有两个跨院。庙的周围是梨园义地,所埋的都是唱戏的,故此又管这个地方叫戏子坟。由于原来是安徽、江苏和湖北三省的艺人出资所买,因此又叫徽苏湖梨园义地。这个义地不完全是穷苦艺人的义地,就是名演员自愿埋在该地的,也可以埋。名演员如杨小楼、金少山、高四保、金鹤年、金伯吟等,也都埋在这个义地了。
(92)公寓和私寓清代自四大徽班进京后,就产生了公寓和私寓的名称。因全班来自外地,当然要集体住在一处,这称为公寓。班里的主演,想安静些研究艺术,在经济条件许可下,自己买了房子,搬到外边去住,这就称为私寓。
(93)抓阄公寓和私寓都许可收徒弟,所以又有公方徒弟和私方徒弟之称。公方徒弟的生活,当然要比私方徒弟的生活苦一些,私方徒弟不但和师傅同吃同住,而且是名演员的手把徒弟,在艺术上也比公方徒弟容易出人才。名演员的朋友,为了恭维老师,对徒弟称为相公,和平常称呼少爷是一个意思,并非贬意。双方徒弟演出时,为了公平合理,不以名角压人,故此演出的前后,用抓阄的办法来解决,谁抓在前谁先唱。
(94)出戏和派戏出戏必须了解主演之长,并结合当地观众的欣赏趣味,同时应查阅戏簿子的注释,以保证戏报登出,便能招徕观众。另外要熟悉历史,出戏时不能颠倒历史。派戏是后台管事人的责任了,因早年每天要唱六小时的戏,后台都以二十四刻论,如果所出戏码只有十八刻,那就需要在前边补演六刻戏。所补演的戏,对历史要特别注意,比如大轴出了《失街亭》了,在前边就不能补《七星灯》了。另外还要注意到,两出戏的场子不能雷同,如《打龙袍》和《大保国》两出戏的头场,都是由文场拉“小开门”上皇帝,这就是出乎规则的。
(95)火红扎火红扎即红扎,是净行带的一种露嘴的髯口。早年四喜班的制度,火红扎是不许单独挂在外面的,必须放在黑扎之下,用后仍要用黑扎把它盖在下面。如果各种扎都有人用了,也要用其它的髯口把它盖上,决不许外露,据说是恐有后台失火之忌。据说这个制度在光绪初就不讲究了。
(96)三鼎甲“三鼎甲”指的是四大徽班中的三庆班的程长庚、春台班的余三胜和四喜班的张二奎,这三位杰出的演员,在当时红遍北京。朱桂芬老师对我说,当年张二奎被称为“状元”,程长庚称为“榜眼”,余三胜称为“探花”。但其中以程长庚的威信最高,压倒同行,所以后来又尊称为大老板,并任精忠的庙的庙首。
(97)正乐育化会正乐育化会是由河北梆子演员田际云(即响九霄)继精忠庙后所组织的艺人公会。这个组织设在崇文门外一个庙里,由杨小楼任会长,田际云自任副会长,当时领导之间抱成一团,相互和睦。后来因皮黄兴盛,梆子日衰,京剧脱离了正乐育化会,单独成立了梨园公益会,正乐育化会由此而报散了。后来由各大名伶,演义务戏筹款,在前门外樱桃斜街置了新房,又成立了梨园新馆。
(98)梨园新馆新馆建成后,由王琴侬任会长,尚小云作辅助,然而有事开会,则是由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这三人主持。根据我对所参加过的几次会的回忆,无论什么事,都是由余叔岩作最后决定。馆内的各屋里和过厅都分科,挂着匾,匾上的名字,不分名伶和班底,一律以年龄顺序排列。每人发给铜质圆形徽章一枚,是蓝色面,上有金麦穗儿,有白纸折一个证书,后又改为蓝布面证书,除科班学生以外,凡是有师傅的,都可入会。解放后梨园新馆撤销,改为文化局招待所了。
(99)抽签清朝从四大徽班进京以后,就由程长庚担任梨园公会会长。当时梨园公会(精忠庙)虽内务府堂郎中命升平署管理戏班,但是精忠庙所有的一切开销以及工作人员等的日常经费,内务府是完全不管的,均由精忠庙自筹解决。于是精忠庙就通告各戏班的负责人,规定只要有戏,不拘大小班,每天要交精忠庙一吊钱,这笔钱当时叫“庙印”。这个制度,从清代一直沿传到民国二、三年的时候。在我幼年时曾找到我外祖父刘鸿升当年演出时开戏份儿的旧卡子,上面还有的写着“庙印”两个字。到了民国三年,这时候精忠庙不存在了,又成立了正乐育化会,该会设有正副会长各一人,下边有办事人员,会里所有的一切经费,当然也就不能再以“庙印”的名目向各班儿要钱了。经会长和各大、小剧团联系、商讨,最终两方同意,由各班儿的每个观众的票价中(以前叫茶钱)抽出一个铜子儿,交到育化会,作为会里的开销经费。当时由于田际云等名伶主持会务,管理正直有方,所以也坚持了好久,后来梨园公益会成立,由杨小楼任会长,正乐育化会才宣告结束。梨园公益会的所有开销,当时是由各大名伶共同赞助,后来又和戏班、戏园子三方议妥,每天由各园、班儿抽出前排头等票一张交公益会,作为日常开销。以上所记育化会抽的一个铜子和公益会抽的一张前排头等票,当时都称之为“抽签”。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梨园新馆成立。
()古装古装和传统的扮相有很大不同。传统旦角的扮相,是把裙子系在衣服的里边,古装则是把裙子系在衣服的外边;传统旦角是梳大头,把头发梳在脑后,颈后有线尾子,古装旦角,是把头发梳在头顶上,不系线尾子。这种古装,是梅兰芳首创的,据说他是从仕女画和塑像上受到启发而创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