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片,而粤剧则是岭南文化的代表。来一趟南国,对粤剧艺术应该了解一下的。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永庆坊内,由粤剧名伶红线女亲自选址而建,因为这附近曾经居住过很多粤剧名角,比如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曾经的四大名丑之一)。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收藏了件粤剧艺术展品的展馆和极具岭南特色的山水园林。
粤剧起源于南戏,最早出现在明嘉靖年间,是形成于广州地区,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剧剧种。明清时期,粤剧艺人通常在涂满红漆的江船(故名红船)上搭台表演。所以粤剧艺人也被称为“红船子弟”。演艺人员吃住都在船上,不论身份、地位,一律抽签分配床位,这在其他地方不多见。随着粤剧的慢慢变迁,逐渐出现了八和会馆供艺人专场表演。八和会馆也就成了粤剧艺人的行会组织。德高望重的香港艺人汪明荃也曾是粤剧名伶,她担任了20年的香港八和会馆的主席。
在没有任何高科技辅助的年代,粤剧完全都是真刀真枪的人肉表演,因此产生了很多绝技。在博物馆里通过文字和影像可以看到一些因为难度过大而失传的粤剧特技,比如耍牙和吐真血。要表现舞台反面角色的暴力性格和青面獠牙的凶恶形象,就要用到耍牙的技巧——将长长的猪牙含在口中,时而吐出时而含入,一边说唱一边表演,但还要让牙齿不掉出来,这绝非易事。要表现吐血的真实性,演员要提前空腹喝饱红色的“苏木”水,演至需要时,用腹部力量将“血水”吐出来。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知道,这种表演是非常伤身体的。好在,现在有各种黑科技可以让演员免去这种痛苦。
说到戏剧,自然离不开各种乐器。博物馆里陈列了多种粤剧常用的乐器,有清脆明亮、穿透力强的月琴,烘托战争氛围、音色高亢的铜锣,活泼明快、华彩爽朗的扬琴,还有深沉柔弱、优雅和谐的椰琴。博物馆里还提供了各种音频,供大家体会不同流派的唱腔记忆,观众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声临其境。
最吸引人的陈列应该算各种色彩斑斓的戏服了。在戏曲艺术中,服装都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地位。粤剧中角色众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士农工商、武侠匪寇、僧尼道丐,应有尽有。自然,各种行头也相当繁复,光帽子就五花八门,有黑包巾、九龙巾、道姑巾、员外巾、中军帽、侯帽、清帝帽、秦王冠、韩信盔、驸马枷、平天冠,不一而足。鞋子也是种类繁多,有僧鞋、打鞋、渔鞋、战靴、花高靴、文生鞋,更不要提各种色彩鲜艳、图案丰富,或精致典雅或庄严气派的蟒袍龙褂、长衣短衫了,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每一件展品都制作精良,费时费力。为了达到最好的舞台效果,鲜亮的戏服上都绣有数不清的亮片,让演员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粤剧行当里有一句话叫“宁要穿破,不要穿错”,说明粤剧对服装有近乎苛刻的讲究。
在众多华丽气派的戏服中,有一件毫不起眼的棕色网状上衣引起了我的注意。刚开始我以为是渔民的服装,后来才明白这件衣服的妙用:原来这叫竹水衣,是用细竹管串穿而成,穿在布水衣(也就是汗衫)之上、表演戏服之下,不仅凉快,而且起到防止汗水浸湿戏服的功能。不得不佩服艺术家们的超凡智慧,同时也看得出他们对赖以生存的服装道具是多么看重和珍惜。
从展厅乘电梯来到地面,一进入园林区你就会感叹“外有乾坤”。这里青砖灰瓦,绿植繁茂,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画舫连廊,庭院幽深,置身其中仿佛人在画中游,让人流连遐思。园林中心有一个可以隔湖相望的临水戏台,有时在这里会安排免费粤剧表演。想象一下,夜幕降临,园林里良宵灯火,璀璨笙歌,沉醉其中,有如游园惊梦,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可惜,因为行程太紧,我无福消受。
如果你是粤剧爱好者,那么这里会让你流连忘返;如果你不是粤剧爱好者,那么这里将会是你此生离粤剧最近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