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介绍剑川木雕,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剑川木雕是一种木雕工艺品手法,产于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十世纪。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艺。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为多,现已发展为艺术价值很高的木雕工艺品。滇西流传着一句民谚,“剑川木匠到处有”。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从明代开始,剑川的木雕艺人就穿州越县,足迹不仅遍及云南,还远至与云南接壤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从而使得大理剑川的白族木雕名扬海内外。清乾隆十年(公元年),剑川州牧张泓在《滇南新语》一书中写道:“剑川硗瘠,食众生寡,民俱世业木工,滇七十余州县及邻滇之黔、川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
几百年来,剑川木匠的足迹遍及东南亚及全国各地,缅甸古都曼德勒皇城中的王宫,北京故宫、圆明园、人民大会堂以及昆明金马碧鸡坊和忠爱坊、晋宁盘龙寺、武定狮子山、通海秀山,建水文庙和朱家花园、丽江木府、中甸归化寺、大理杜文秀帅府、巍山巍宝山、宾川鸡足山、腾冲和顺侨乡民宅、梁河南甸宜抚司署,禄丰黑井镇民宅等建筑物,均有剑川木雕精品杰作。大理地区的木雕匠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多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思想融入其中,使白族木雕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工艺。现代的大理白族木雕在古代石刻艺术服务于宗教的基础上,拓展了应用范围,触角已延伸至各种建筑及家具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甲马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木刻版画艺术,以甲马纸为载体,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泛用于民间祈福、禳灾、祭祀等民俗活动当中。它曾流行于云南各地,其中以大理白族甲马最具特色。在大理的白族村落里,甲马的影子随处可见。它出现在墙上、门上、房梁上、供桌上、灶台边、水井边、香炉边……如柴米油盐一般融在白族人日常的悲喜里,浸着时光的烟火,漫过岁月的街巷,在人生每一个笑与泪的节点,醒目而璀璨。白族甲马是一个版画创作的过程:甲马制作流程选材→刨平→绘图→贴纸→晒干→抹油→木板雕刻→打磨→泡水→再次打磨→印刷。看似简单的制作方法,其实需要的是手艺人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刀法。白族甲马数量较多,且内容丰富多彩,每一幅白族甲马纸都蕴含着不同的意义,所代表的信仰、祈求都是不同的。甲马从中原传入大理后,地方本主的加入使得白族甲马在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中,有了非常丰富的衍生。在使用形式方面,祭祀者在使用白族甲马时,通常都是多种甲马搭配成组或成套使用,少则四五张,多则十几张。这些白族甲马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相互配合或相生相克。白族甲马的图案创作与绘制并非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每一幅甲马都有一个生动、传奇的故事,都饱含着一种特定、深刻的寓意。甲马图案上的人物神情样貌、穿着举止,一笔一划细致入微,皆是有理有据有讲究。它们往往是白族甲马的灵感来源和生命所在。张弛有度的表现手法,收放自如的雕刻技艺,是做好一块甲马印版的关键。
文化传承彝族打歌也称“踏歌”,是云南省巍山县分布最广、影响最大也最为普及的一种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据清代嘉庆《景东直隶厅志》记载,“打歌”当时已广为流传,除个别有严格的时间、地点规定外,每逢春节、小年(农历正月十五)、火把节或婚嫁、聚会,人们都会彻夜踏跳。彝族打歌多在晚上进行,开始时先在舞场中央点燃篝火,人们以火为圆心,自然围成一圈或数圈,踏地为节,舞蹈歌唱。如是在白天打歌,则无需点火。
芦笙和笛子是打歌不可缺少的乐器,活动进行时,圈内一人或数人吹芦笙,称为“歌头”;另有一人吹笛子,一至二人舞刀弄棍。除芦笙和笛子以外,有的地方还以三弦和月琴作为陪衬乐器。在巍山地区,西山一带的打歌多为男半圈女半圈,如此一圈一圈层层围拢,展开活动;东山一带则多为男一对女一对,如此数十对逆时针舞动,边唱边跳,逐渐形成圆圈,尽情展现优美的舞姿和嘹亮的歌喉。舞蹈动作以腰、腿为律动,队形变化不多,人数只能成双,手扣手,肩搭肩。打歌调曲调众多,主要有喜事打歌调、节日打歌调、忧事打歌调、善事庙会打歌调、平常打歌调等。曲调旋律优美,风格独特,曲调进行平稳,音程跳动起伏不大,多为上下句或四句乐段结构。一首曲调可根据舞者情绪的变化和需要,可快可慢,反复加花使用,并能加进自我风格。其歌词形式可分为四句式、六句式、八句式、十句式、十二句式、奇数式等多种,句式则包括五言、六言、七言和长短句等形式。打歌在巍山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当地彝族传统节日及婚丧。
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