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月琴 >> 月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汪曾祺,他笔下的苏州味道绝了

来源:月琴 时间:2023/10/30
北京专治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306248.html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他心里当得起美食家的现代文人,只有梁实秋、陆文夫和汪曾祺。三人之中,梁实秋是偶尔谈吃的学者,醉翁之意都是一个“雅”;陆文夫是糖醋现实主义的作家,字里行间藏着的都是江南的苏州味道;汪曾祺呢,就这么说吧,如果他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定是位接地气的美食博主,妥妥的百万大V。汪曾祺笔下的苏州味道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这座古城和苏州在历史上还有一段奇妙的缘分。元末张士诚起义,就是在高邮击溃了元军称王,随后才迁都到苏州的。相较于历史,大部分人听到高邮的第一反应往往还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的鸭蛋,在老苏州心里绝对是品质保证。▲高邮老街,by踏雪无痕汪曾祺对家乡这一枚小小的鸭蛋自然如数家珍,“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读者的口水也自然跟着流了出来。作为一个美食家,自然要吃遍天南海北。汪曾祺自诩“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不管是正餐还是点心,他笔下都留下了许多苏州独有的味道。比如苏州特产,他不仅知道那些老字号,而且还能指名道姓说出最值得推荐的产品。▲观前街上采芝斋▲苏州特产,津津豆腐干例如采芝斋,他就说过“绿豆糕以昆明的吉庆祥和苏州采芝斋最好,油重,且加了玫瑰花。”;比如松鹤楼,他提到过“腐乳肉是苏州松鹤楼的名菜,肉味浓醇,入口即化。”还有性价比极高的豆腐干,汪曾祺对它评价颇高:“苏州的小豆腐干是用酱油、糖、冬菇汤煮出后晾得半干的,味长而耐嚼。从苏州上车,买两包小豆腐干,可以一直嚼到郑州。”不只是城里的美食,他对苏州城外的风物也很有研究。比如甪直古镇的特产腌萝卜,一嚼一口嘎嘣脆,是完全不输咸鸭蛋的下粥神器。▲甪直萝卜干,by雨前绿茶苏州人吃饭是要看天的,讲究不时不食,很多东西一年就只吃那么十天半个月。比如春天苏州有一道时鲜塘鲤鱼,用汪曾祺的话来说苏州人只要一提到这道菜就会“眉飞色舞”,不管是清炒、椒盐还是其他烹饪方法,都会在纤细、嫩滑的肉质里品味出极致的鲜美。▲菜花塘鳢鱼还有如今不太能见到的油酥豆瓣,给吃遍全国各地蚕豆的汪曾祺依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州有油酥豆板,乃以绿蚕豆瓣入油炸成。我记得从前的油酥豆板是撒盐的,后来吃的却是裹了糖的,没有加盐的好吃。”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关于苏州的经典误会,许多人都说苏州菜太甜,根本吃不惯。但汪曾祺就曾专门论证过这一问题,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平江路上每天都有无数游人寻觅苏州味道by姑苏好时光汪曾祺与苏州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说汪曾祺和苏州有什么联系,大概就像一道道拔丝山药、土豆、苹果……乍一看没有什么关系,夹起来却又千丝万缕,藕断丝连。汪曾祺的祖父和父亲就与苏州颇有渊源。他祖父是个典型的旧时文人,喜欢玩收藏,收到好东西后常常会亲自跑一趟苏州,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请最顶尖的苏作手艺人帮忙装裱书画。▲汪曾祺父亲汪菊生他的父亲喜欢玩乐器,“笙箫管笛、琵琶、月琴、拉秦腔的板胡、扬琴”……只要有机会去苏州,就会专门去采购一车乐器回来。所以在年少的汪曾祺脑海里,苏州似乎朦朦胧胧地象征了一种美好。▲汪曾祺的画作等到19岁时他考入了西南联大中文系,又遇见一位来自苏州的同窗好友朱德熙。朱德熙原本是学物理的,后来因为兴趣转到了中文系。他非常欣赏才华横溢的汪曾祺,不止一次和朋友说过“曾祺将来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作家。”那时两人志趣相投,经常一起泡茶馆、下馆子。▲西南联大期间,与同学朱德熙(右)据友人回忆,有一次汪曾祺失恋,“睡在房里两天两夜不起床”。这可吓坏了房东老先生,正犹豫要不要报警时,朱德熙赶了过来,于是老先生悬着的心顿时就放下来,感慨一句“朱先生来了,曾祺就没有事了。”朱德熙后来去了北大,成了中国语言学界最重要的大师之一,而汪曾祺也果然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也正是在西南联大的那段时间,汪曾祺有幸遇到了恩师沈从文,还认识了从苏州九如巷走出来的张兆和、张充和。他对合肥四姐妹中的四姐张充和印象非常深刻,认为她是个十足的才女,字写得好,曲子也唱得好。受到张充和的影响,汪曾祺爱上了昆曲,常常和朱德熙等人一起拍曲。闲暇之余,没准还会和四姐聊八卦,听听那些年沈从文在苏州是如何追求张兆和的。▲沈从文与张兆和▲张充和对于张充和做的菜汪曾祺更是大加赞赏,尤其是那道“十香菜”。原来这是苏州人过年吃的,“十种咸菜丝,分别炒出,置于一盘”。张充和刀功精湛,把菜丝切得极细后再冷冻一番,在一桌大鱼大肉的最后端上来这样一盘清爽的小菜,那真是“拈箸入口,香留齿颊!”▲沈从文与汪曾祺他与人称“陆苏州”的陆文夫关系也很好,是饭桌上经常要碰头的“酒友”。陆文夫有一帮固定的作家酒友,汪曾祺不仅位列其中,而且还以特别能喝著名。但陆文夫并不服气,有时和友人喝得兴起就会公开DISS某人:“汪曾祺,其实他喝不过我的!”在陆文夫眼里汪曾祺是当之无愧的酒仙,不仅嗜酒,而且更是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汪曾祺亲自下厨不仅能写会吃,更重要的是有拿手好菜。可惜陆文夫一直没能尝到,于是私底下就和朋友吐槽,说“汪老头很抠。”原来他们到北京开会,就想顺道尝尝汪曾祺做的菜。但是老先生总是推脱,最常用的借口就是“买不到活鱼”。后来陆文夫一气之下索性就说“不要活鱼”,但依然没能等到美食家亲自下厨。也许这就是那个有意思的汪曾祺吧。一般作家们上街大都爱钻书店、逛书摊,而汪曾祺却喜欢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他也曾说过“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也许只有多看一点人间烟火,才能如此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在平淡的日子里多尝到一些自在与真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