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土家族舞简介
彝族舞阿西跳月
亦称“阿细跳月”或“跳月”,彝族阿细人、撤尼人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沪西等彝族地区。传说在很早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扑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阿细跳月”。
“跳月”是汉族人给起的名字,阿细人口H“跳”。现已成为青年男女社交、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春节、火把节、国庆节的夜晚,青年男女聚集在松林里或草坪上,男的弹起大小不同的三弦、月琴,吹起竹笛,同女的共舞。姑娘们手牵手,拉成圆圈,左右摆动,拍掌以为节奏,旋转而舞。主要动作是跳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同时拍手和原地跳转。舞蹈步伐刚健,节奏鲜明,踏脚击手,旋律优美,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土家族舞跳丧舞
土家人的祭祀性舞蹈。在老人去世后,鄂西土家人以跳丧、湘西土家人以打丧歌、跳牌来祭奠老人,其间所跳舞蹈,均为跳丧舞。跳丧舞以鄂西的跳丧舞最有特点。它通常为一人在灵前击鼓领唱,其余二人或四人成双成对边歌边舞,跳丧者多为男子。内容有表现历史、生产、爱情等,大都是即兴自编歌词演唱。动作多模拟飞禽走兽和人类的劳动、战争、常如燕儿衔泥,猛虎下山、美女梳头。头、手、肩、腰、胯、臂、脚齐动,还可以边跳边唱边饮。主要动作要求是八字步,绕手,哈腰、曲膝、摆胯。动作夸张、古朴粗犷,有阳刚之美,所塑造的形象生动逼真。跳丧舞唱腔时而高昂激越,时而低沉舒缓,但整个舞蹈音乐欢畅、无悲戚感。
八宝铜铃舞
流行于湘西的土家族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是土老司祭祀、祭奠亡灵、解钱时所跳。舞者着八幅罗裙,戴凤冠,右手持牛角号(或舞师刀),左手持铜铃,边舞边吹,边舞边唱,还不时与围观者对唱。八宝铜铃舞有两种:坐堂与行堂。坐堂时土老司坐在凳上用手来完成动作,动作较少。行堂则要求舞者不停地行走舞蹈,动作繁多。
唱词多为固定的唱词,有喂马、逗马、上马、跨鞍、奔马、下马、跳水坑、跑马摇铃、过门坎、打神堂、莲花跳等程序。舞蹈粗犷古扑。 亦称“打柴舞”,“打竹舞”。是黎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海南岛黎族地区。一般在“芋念芋”(黎族传统节日)、沃日(即做佛)、劳动间歇或农闲的晚上举行。舞前,人们在庭院里,或在晒谷场,或在平坦的坡地上,放置两根4米长的大竹竿作垫架,间隔为2米半左右,其上横放4或5对3米半长的竹竿(或杆子)作跳杠。
舞时,垫架两边各蹲4或5人,各自双手握住竹竿(或杆子)的末端,有节奏地在垫架上张合击打,敲打垫架和在头顶上张开合击。使之发出响亮悦耳之声。舞者(单人或双人等)趁各对竹竿(或杆子)敲打垫架或张开之瞬间,两脚不断替换,敏捷地上跳下踏,前冲后跃,左转右躲,下蹲,在避过双竿(或双杆)张合击打的各种险关,跳出各种优美动作。当一对舞者机警灵巧地跳过各种险关时,拍击竹竿(或杆子)者齐呼“嘿!呵嘿!”如果舞者跳不过各种险关,被竹竿(或杆子)挟住脚或颈部时,就会引起众人哄堂大笑。张合击打和敲打垫架时,一般分为5轮,由慢而,决,由低而高进行。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