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伊始。此后,农历新年延续了两千多年。年辛亥革命后,开始采用公历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岁首。新年较农历新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农历正月初一则改称春节。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春节乃正式定名,并决定农历年春节放假三天,以便人们欢度佳节。但在民间仍多沿袭古老的过年习俗,即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起,直到正月十六日元宵节过后落灯止,都叫过年。不少行业、部门,也要到正月初五才恢复正式营业。现以大年初一的春节活动为主,介绍祭祖先、放鞭炮、迎喜神、拜年等习俗及有关禁忌。
传统祭祖习俗:将祖先的牌位依次放在正厅、堂屋;或供上先祖的画像(后改供祖先的相片);或挂起先祖的神轴;或在神正中写“x氏堂上历代祖先牌位”,两旁写“是吾宗支”“普同供奉”等等。再摆上供品、香烛。家长拜天地后,家人按长幼顺序分别上香跪拜。民国《平谷县志岁时》有具体的记述:“正月元旦,初起,灶前先具香烛,谓之接灶。明燎陈盘案,拜天地礼百神,祀先祖。堂中烧瘟丹,放起火、响炮为乐。”当然,各地的仪礼不尽相同,叫法也稍有差别。如浙江常山称“拜真山东泰安叫“拜家亲”,有的地方则称“敬祖宗”等等。除在家中祭祖的形式外,还有去家族祠堂祭祖和近处祭祖坟的习俗。表示对祖先的度敬,祭祖前要素食。长者三天,短为一日。且由初一起,每日晨昏都要三炉香、三献供以拜,直至“破五”。充分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之情,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
点爆仗喜开门:除夕之夜,一过十二点,那震耳欲聋的炮竹声,就报告了大年初一的到来。最早的爆竹,是将竹节放在火中烘烤,使其爆裂发出巨响,用以驱鬼避邪。我国自唐朝在世界上首先发明火药后,就有了将火药装人竹筒中引爆的炮竹。后又有了纸做外壳,并用纸绳串起来的鞭炮。因其响声似抽鞭声,故又名鞭炮。大年初一的炮竹声,除以前的驱邪求吉外,还有除旧布新的含义。即使穷人家也要想方设法放它几响。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载:“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岁之琐琐,ト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现代湖南浏阳、广东东莞、江西宜春、广西合浦等地制作的鞭炮和焰火,已远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今由于燃放鞭炮可能引发火灾,仿害人体,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不少城市作出了具体的限制规定。在云南居住的白族和傣族,过新年还有放高升的习俗,他们认为,高升飞得越高,这一年的运气就越好。
开门迎喜神:大年初一清晨打开大门时,要在大门左右骑缝处贴上“开门大吉”的春帖,以讨吉利。开门后,各家的家长按“皇历”所示的吉利方向,出门迎接喜神,四川人称之为“出行”,上海人则称“兜喜神方”,以求新的一年里顺利、平安。讲究的人家,在门口照壁上也要贴“出行大吉”“对我生财”的春贴。就连早上吃的饺子,也要改称“元宝”;河南省沘源县家家早上吃饺子煮面条,当地叫做“金丝穿元宝”。寓意财源滚滚福寿绵长。早饭后,合家老小喜着新衣,开始新春最重要的礼仪活动“拜年”,也称“走春”“探春”。拜年习俗起源很早,且一直传承。从宋·柴尊的《梵天庐丛录》到清·顾铁卿的《清嘉录》,都可看到类似的记录:“男女依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湯邻族友,或只遣子弟代贺。”见面大人互道“恭喜”,晚辈则给辈行跪拜礼,被访之家则端茶点敬客,还要给小辈发“过年钱”。这种按亲朋的亲疏辈分逐一进行的登门拜年,一般到初五为止,也有延至十五的。媳妇回娘家,姑爷拜岳父母一般在初二也有初六オ去的。拜年期间,若在路上相遇,要拱手互道“恭喜发财”或“新年好”。这种风习既与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需要分不开,也是进行情感交流所需。
旧时,传统的拜年,若亲朋太多拜不过来,也有请人送上自己名片拜年的。这种称为“飞帖”的古代“贺年片”,源于汉代的“名”、“名刺”。上边除写有自己的姓名、别号、籍贯和官职外,还要加上“恭贺春禧”“敬祀年禧”等吉祥语。明诗画家文征明在《贺年》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散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可见当时投送贺年片风气之盛。近代贺年片的制作更加精巧美观,且一般都在新春前,将贺年片亲自交送或邮寄各处的亲朋。近些年邮局发行的有奖贺年明信片,也已成为一种十分便捷的拜年方式。在电话日益普及的今天,电话拜年、呼机拜年也不失为迅速、简便而亲切的问候方式。禁忌:人人都看望新一年的开始能事因此,各种禁思可真不少。如事顺心,有个好预兆。如基于歧视妇女而出现的,大年初一妇女不出门拜年,日“忌门”;出嫁女儿不能回娘家,否则会吃穷娘家等。为防小孩哭闹或说不吉利的话,而张贴“童口无忌”的红帖。春节里不可打碎家具、工具,否则是破产的预兆,要赶快说“岁岁平安”。无论有什么病痛,都不许请医生,否则这一年到头都要生病。从初一到初四不可动刀不可动刀“主凶杀”针(长针眼)、剪(口舌之争)。初一不能吃稀饭,否则这一年中,出外旅行时一定会碰到下雨。
各地扫地的时间不大一样。有的仅限初一,有的要到初三送穷日以后,长的则要过了人日(初七)。此时段内若需扫地,也只能将各种废弃物由门口往屋里扫,最后扫至屋角堆起来,谓之“堆金积玉"。边扫边念:“一扫金,二扫银,三扫聚宝盆。聚宝盆里都是宝,子子孙孙用不了。”有些地方甚至要在大门内侧横置一或二根木棍,称“挡财棍”;还要将庭院向外排水的“水道眼”用砖草堵上,以示“财不外流”之意。忌扫地与堵水道眼等风俗和民间过年藏扫帚的做法一样,都是怕跑了财气。由以上种种禁忌不难看出民众对生活之所求。
我国绝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习俗。由于各民族间风俗习惯、社会传统、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历法的千差万别,因此除过春节的时间有所不同外,在礼俗方面也各具民族特色。蒙古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象征吉祥。他们把正月称为“白月”,把春节称“白节”。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且要敬献哈达。如果一天去五家拜年,就要喝五次奶茶、五次酒吃五次饭。朝鲜族在春节期间,一定要杀狗、吃红烧狗肉、喝狗肉汤。妇女们要参加荡秋千、跳晓跷板、顶水竞走等具民族特色的比赛。达尔族在大年初一清晨,青年们要双手沽满锅灰,争相抹在别人脸上,象征吉利、快乐和健康。在给亲友拜年时,进门便要争先恐后地吃主人家的蒸糕,意为“年年高”。壮族除夕之夜守岁时,要在院中点燃火堆,彻夜不熄,叫迎新火”,初一鸡叫头遍时,全家老小点燃火把,肩担水桶,拉上木牛(象征耕牛),抢着到“龙井”(饮用水井)或河边去“汲新水”,他们认为喝了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的新水,会使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居住在广东连南的排瑶,大年初要由赛中年纪最长者带领全寨小孩游寨,谓之“开寨”;成年男子上山打猎,不论有无猎物,每人必放一枪,意为“开山”。
苗族称春节为“客家年”(意为汉家年是与苗家传统的“苗年”相对而言的)。初一早晨要鸣枪、放鞭炮,以示逐除邪新年吉样安康。初二,开始“走寨”,客人进门后要先敬酒,并连饮三杯。节日期间,男女青年吹芦笙、弹月琴,纵情歌舞、欢乐。路南等地的彝族青年则要聚集到广场上跳“阿细跳月”;凉山族在春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吉格”,即摔跤比赛。景颇族的过年传统是正月初一至初五,男女青年们都要带上米、菜、酒、肉,到寨外的“公房”集体过年。僳僳族则把正月称“过年月”。各地过年的时间不一,大致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的正月初十之间。初一早晨,由男家长主持祭祀,先祭狗,因传说地上农作物的种子都是狗从天上带来的,然后依次祭门、祭房梁,最后祭死去的亲属。祭祀后,男家长要拿食盐去喂耕牛,表示对耕牛辛勤劳动的感谢。在过年期间,还要举行“春浴”,一般要进行三至五天,他们认为洗温泉可以驱灾辟邪,健体延寿。云南华宁、澄江一带的彝族,大年初一取水,做年饭均由男人承担,妇女体息,表示对劳累一年妇女的关怀。畲族在春节期间,也要由男人摘家务、编草鞋,以示对妇女的尊重。从各地各民族过春节的同异之处,不难窥见我国多民族年节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如有些地区的壮、苗、、白等族,既过本民族传统的年节一一壮年、苗年、葬年、白年等,也过众多民族都过的春节(有的民族称之为“客家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