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
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种之一。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秦腔中的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各门角色都有拿手的唱段和技巧,风格独特。秦腔的脸谱色彩鲜明,线条粗犷,讲究大方、干净、庄重。陕西有句老话: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共吼秦腔。在作家贾平凹笔下,“秦腔如烈酒,五味杂陈,不可一饮而尽。”慷慨激昂,苍劲悲壮,气势磅礴,不仅唱出了秦人的魂,更唱出了大西北黄土地的千年风情神韵。秦腔剧目繁多,现存传统、创作、改编剧目余本,题材丰富多彩。《血泪仇》《三滴血》《窦娥冤》《五典坡》《周仁回府》《游西湖》《赵氏孤儿》《火焰驹》《千古一帝》等均是其代表作。年5月20日,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八百里秦川之地籁
当你坐火车由南而北,轰隆隆渡过黄河,进入西岸,你看到苍茫的黄土平原似乎没有尽头,偶尔一处木椽架构的土屋在已远去时,你才恍然记起,明白了那应该就是人居住的地方了。一路上刷刷而过的树,无一例外地高耸入云,在粗壮枝干的对比下,叶片小得萧条,却能迎风翻卷而不凋落。在两个站点之间,你见到的风景是如此的单调,却让你的心愈来愈静,愈来愈沉,蓦然间,一段高亢雄壮、揪心裂肠的秦腔在你心中响起,你咂摸出了其中三昧——这地理上的一起一伏一长一短,不就是秦腔的旋律?原来秦腔就是这八百里秦川的地籁啊!
时至今日,别的剧种已经冲出家门,走向国际,但秦腔仍然是死不离窝,可能在西北的几个地方还有些市场,也已经荒腔走板、正音难寻了,更加冲不出面东而立的潼关。
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走向西方剧坛。梅兰芳先生曾携《铁冠图》《牡丹亭》等昆曲折子戏赴纽约百老汇和莫斯科国立大剧院轮番演出,昆曲开始受到西方观众喜爱。美国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扬(StarkYong)认为,梅兰芳的演出让他看到了昆曲的“美、雅致和崇高”。改革开放后,昆曲海外演出渐趋活跃。江苏省昆剧院、苏州昆剧院曾多次赴欧美日演出,参加了“西柏林世界地平线艺术节”“巴黎秋季艺术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艺术盛会。特别是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多次赴海外演出,受到西方世界的热捧。
比之昆曲更为古老的剧种秦腔,面对一派花团锦簇、隐有复兴之象的昆曲,颇显得穷苦落寞。这与它严重的乡土观念有关,根植于八百里秦川大地上的秦人,将沧桑与厚重、苍凉与悍勇郁积于胸,形成一股豪迈粗犷之气,诉诸于曲调,即成音韵铿锵、情怀激昂的秦腔唱腔。秦腔的短处和它的长处一样突出,因而,对待秦腔,爱者如痴如狂,恨者厌恶至极。外地人——尤其是钟灵毓秀的江南人士,听惯了曼声低吟的昆曲,最害怕秦腔的震撼。问其对秦腔的感受,要么支吾其词,要么委婉地说“唱得有劲”,要么直率地说“大喊大叫”,可见听者不喜。
秦腔艺术的历史渊源
秦腔艺术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由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多元积淀而成。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断定,秦腔是在明代初年的洪武、永乐年间酝酿声腔,至明代成化、正德年间基本形成剧种特色,并完成了作为戏曲剧种的全部因素,在万历年间及以后的历史中逐渐向全国辐射,并不断发展,在和当地的民间俗乐及地域方言结合之后,逐步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梆子腔系统。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秦腔是在明代初年形成基本声腔系统,在明代中后期基本形成剧种的全部因素,但是据戏曲史学界的近百年考证和研究,“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是中国梆子腔系统的活化石”这一点已达成共识,至今还找不出任何一个地方剧种有比秦腔更为古老的历史和有案可查的事实根据。
从唱腔板式、表演程式、乐器形制、剧目内涵和剧目数量等方面的丰富性中,我们可以窥见秦腔艺术历史及发展的全貌。
在秦腔艺术之前,中国戏曲主要为元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和昆曲。这些中国古老的戏曲形式多是以古老的词、曲牌音乐为唱腔音乐,即便是昆曲,也仍然遵循着依曲填词的模式。因此,唱腔被严格地控制和限定在曲牌的音乐节奏之中。而刊行于明代万历四十七年(年)、近年在浙江绍兴发现的传奇剧目《钵中莲》第十四出所标明的“西秦腔二犯”唱腔,则是典型的现代秦腔板式[二六板]。它已初步具备了板腔体声腔初始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上下对偶,并作为一个音乐单位的基本格局。“西调”“西曲”在明清之际是陕西以外的人对源于陕西的民间小调的普遍称谓,“西曲”“西调”则是形成秦腔之前的民间小曲,故“西秦腔”一词就成为浙东一带对来自西北地区的特别称谓。这说明秦腔在明代万历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在万历年间随着山陕商人的商业活动就已经传到了浙江。那么,秦腔在本土的形成时间,必定更早。
秦腔唱腔是以[二六板]为基本音乐节奏的上下句式结构,这在秦腔出现以前是没有过的现象。秦腔的七字句、十字句,以及最基本的唱腔板式[二六板],均根据流传于陕西一带的民间小曲“劝善调”演化而来。而“劝善调”则为明清以前陕西广大农村庙会、迎神赛社活动中最广泛的宗教宣传样式,是一种参与性广泛的群众性广场娱乐文化形式。这与此前的元杂剧、宋元南戏、昆曲多为文人学士按曲牌填词的戏曲样式绝然不同。因为属于广场艺术,所以在演出形式和伴奏乐器等方面,强化了板鼓的暴烈和以梆子按拍击节的现场效果。即使在广场演出,也可以声震四野。故秦腔又称为“梆子”“桄桄”“桄桄乱弹”。
清代乾隆年间四川学者李调元在《剧话》中记载:“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由‘秦腔’,始于陕西,以梆子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缀白裘》为明清传奇折子戏专辑,外集为俗曲特辑。其中第六辑所选《搬场拐妻》特别注明为“西秦腔”,虽然是长短句式的曲牌体与对偶句式的板腔体兼而有之,但因用梆子击节,足以证明它仍然是以梆子为主奏乐器的梆子腔。这与明代万历年间《钵中莲》一剧中所用的三段“西秦腔二犯”也是以七字上下对偶句式为主的板腔体式结构是一致的,这同样足以证明秦腔至少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形成了以梆子击节的完整的板腔体音乐形制。
秦腔音乐在基本板式[二六板]的基础上,根据剧目内容和情感类别,又可划分为“欢音”(花音)和“苦音”(哭音)两种声腔和六大唱板。欢音欢乐、明快、刚健、有力,善于表现欢快喜悦、爽朗热烈的情感;苦音深沉哀婉、慷慨激越,易于表现悲愤、凄楚、怀念的感情。其板路有[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彩腔”非常丰富,有[麻鞋底][三滴水][哭腔][苦中乐]等多种。在花脸唱腔中,还运用了独具一格的“犟音”用以烘托人物气势,艺术特点比较独特。
秦腔音乐传统悠久,早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乐队编制。传统的秦腔乐队编制一般为:武乐队干鼓、暴鼓、牙板、梆子、铙钹、小锣、勾锣;文乐队板胡、笛子、二胡、三弦、琵琶、低胡。
秦腔是我国戏曲中现存保留行当类别最多、最为丰富的剧种之一。在传统秦腔中,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生行可分为官衣生、道袍生、贫生,老生、小生(文武小生);旦行可分为正旦、青衣、闺门旦、小旦、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净行可分为大净(铜锤花脸)、毛净(架子花脸),丑行可分为大丑、小丑、文丑、武丑、老丑等。总的来说,可概括为四生、六旦、二净、四丑,且各行都形成了各具特色唱腔板式和程式化表演体系。
秦腔的几个传统剧目
说到秦腔的传统剧目,首推《三滴血》。《三滴血》由享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编写而成,于年创排、年首演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提起《三滴血》,西安人都不陌生,在小时候陪爷爷奶奶听过的收音机里,在广场公园听到的几句戏词里,也在秦腔剧院的精彩演绎里。一部《三滴血》,早已成为三秦父老的家乡情结和文化符号,段段唱腔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三滴血》取材于《阅微草堂笔记》,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滴血认亲”的故事。该剧塑造了一个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维方法。自创排上演以来,易俗社带着该剧走遍大江南北,深受各地戏迷喜爱。伴随百年易俗社的传承延续,《三滴血》迄今也已经传承了七代演员,久演不衰,成就了易俗社一大批艺术家,该剧也成为易俗社的经典保留剧目和秦腔标志性符号。年,西安秦腔剧院曾邀请老艺术家,为易俗社演员惠敏莉、李洪刚、王宏义、韩利霞、陈超武、朱海娥、李东锋等复排该剧,让众演员们在秦腔艺术的领域更上一层楼;年春,第20期传承班学员入社排演的第一部大戏“青春版”《三滴血》,又让一批青年演员粉墨登场、跃然舞台,让秦腔迷体味到时代更迭中永恒不变的经典魅力。
除了《三滴血》,秦腔还有许多经典好剧,如《火焰驹》《白玉钿》《游西湖》等。
《火焰驹》是清代杰出的剧作家李芳桂所作,李芳桂亦称李十三,著有十大本三折传世剧作。《火焰驹》又名《卖水记》,讲述了一个弘扬忠孝节义的故事。话说北宋时,朝廷有奸臣王朝,他诬告大臣李绥长子李彦荣,说其在边关投敌。于是,李家被满门抄封,李绥被关入天牢。无奈,李绥次子李彦贵投奔未婚岳父黄璋。谁知,黄家见风使舵,拒不认亲。李彦贵流落大街卖水,被其未婚妻黄桂英发现,通过丫环相约花园见面,试图赠金济困。谁知却被家人听见报告给了黄璋得知。黄璋大怒,设计杀死丫环,嫁祸李彦贵,李彦贵被定为死罪。贩马义士艾谦得知,乘火焰驹急赴边关报讯。李彦荣还朝,冤情得雪,全家大团圆。
这部戏以情节曲折见长,自改编为秦腔后,就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在陕西秦腔中,这部戏以生旦为主要演员,重点突出了《游园》《卖水》《打路》这几个主要情节。尤其是《卖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此剧流传久远,版本众多,现除演出本戏外,其中《卖水》《打路》《祭桩》等折戏亦经常单独演出,《表花》《赏景》更是脍炙人口的驰名唱段。年此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首部秦腔彩色影片之后,影响更大。
吼不了秦腔的怎能称老陕
近几年,受出生人口增加、出省人口回流、西安市户籍新政等多重因素影响,陕西省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新西安人”或“新陕西人”不断融入。但且不说这些“新西安人”不是老陕,在本土出生、成长的新一代,又有几人能称得上是醇正的老陕?吼不了秦腔的,怎能称老陕?
“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的场面再难感受,但“三千万秦人齐咥biángbiáng面”还是有可能看一看甚至体验一番的。
秦腔之式微,是社会发展之必然;而秦腔之保护和传承,也是一种必然。对秦腔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发掘、不断研究、不断发展,以适应市场化、专业化的需要。
文章选自《长安客》9月刊
“非遗“栏目“非遗”栏目是纸上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每期推介一个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欢迎来稿。
推荐阅读《八百里秦川》
一卷在手
“迷途”无忧
带你走遍整个陕西
古老而又神奇的人文景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