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戏,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表演的一种民间稀有剧种。据崂山碑志载:清乾隆年间,有带发尼姑在崂山云海庵出家。在长期修行中,从鹧鸪鸟的名叫中悟出了一种声腔,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众人听后交口称赞,在传唱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鹧鸪调雏形。为了将鹧鸪戏传承下来,该尼姑来到了临淄,与上河村举人孙兆楚创立戏班,至此鹧鸪戏在当地流传开来。鹧鸪戏极具地方特色,其曲调十分特别,每一句唱腔的中间都带有拖腔,拖腔中有悲调也有喜调,如同鹧鸪名叫,十分婉转动听。其唱腔中打击乐用的居多,一般剧种大多用弦子拉过门,而鹧鸪戏则是在演出的开头与收尾都用打击乐,即“开始——打击——伴奏——打击——结束”,十分特别。它的乐器除京剧中所用的二胡、月琴以及鼓等其他打击乐以外,还有鹧鸪胡,其音调比二胡圆润丰满,也比京胡舒缓悠扬,与鹧鸪鸣叫一样的拖腔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特的唱腔。其曲牌有匀板、爆娃娃、亲家斗调、悲、刨等15个,保留有从清朝末期至年的手抄剧本56本,主要剧目有《胭脂》《龙宝寺》《采茶奇案》等。鹧鸪戏源于自然、贴近生活,是非常贴近其流传地域环境的一个戏种,因起源于鹧鸪叫,用于抒发感情,所以保持了原始自然的本色,质朴而深情,在兴致高涨之余又有一种哀婉幽思的感觉,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因其有自己的曲牌、乐器和唱腔,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扎根于当地民众生活,对研究中国音乐、戏曲、方言、文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其起源和发展在周代齐国故都临淄,其演出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当地的历史故事,因此为研究齐地文化提供了借鉴。(图片来源于网络)责编:杨晓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