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卷,又称“宣唱”、“宝卷”,形成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最初,宣卷都是女性参与的,一般由3人组成,在庵堂里像尼姑一样,从“南无阿弥陀佛”开始宣卷;后来,男性也参与进来,一般均为大户人家的少爷,由4个人组成。那时候宣卷是没有报酬的,他们脚穿红底皮鞋,身穿长袍,头戴铜盆帽,到庵堂里纯粹是娱乐性的。宣卷基本都在晚上进行,在庵堂里宿山,宣宣卷,娱乐娱乐,并且唱的都是戏曲,后面拖“阿弥陀佛”的音符。宣卷的唱本,即卷本,通称“宝卷”。我们在演唱时,置卷本于桌,照本宣唱,故称宣卷。绍兴宣卷的卷本,总数在百本左右。由于每次演唱时都要将一个卷本放在桌上,逐页翻看,而卷本纸质一般较差,极易破损,所以现在留存的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重抄的卷本,有名称的有34种。宣卷的内容,有与佛教经籍有关,有与戏曲同目,如绍兴调腔、绍剧、越剧等,有与苏州弹词、绍兴词调同目,也有来自民间传说故事的。绍兴宣卷,一般徒歌清唱,称“平卷”,若加丝弦(二胡、三弦、月琴)伴奏,则称“花卷”。演唱“平卷”,最少需3人,分任生、旦、净、丑诸角色,一人需兼数种不同行当。演唱时围桌而坐,一人面南,称“禄位”,亦称“书位”,其职为翻卷木,多任日旦角;一人东向,称“福位”,亦称“鱼位”,以高音木鱼击节,多任杂色;一人西向,称“寿位”,亦称“醒位”,击醒木以助演唱声势,亦以不唱调转换或结束,多任生角。若有四人演唱时,则还有“茶位”,与“并位”并排坐下,主要是为其他人倒茶。三人演唱时,倒茶由“书位”或“醒位”兼顾。宣卷班一般以“鱼位”为首。绍兴宣卷源远流长,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相信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努力和创新,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