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木子涂莉娜邱帆
视频
涂莉娜
编辑
Cheese
发自江西都昌
全文共个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鄱阳湖,中国最大淡水湖,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年鄱阳湖第二届国际观鸟周上,70万只越冬候鸟从西伯利亚、蒙古及中国东北飞抵鄱阳湖,“鹤舞鄱湖、牵手世界”。
都昌湖区,鄱阳湖区候鸟分布最重要、最密集、最核心的区域。在这面占据了鄱阳湖面积三分之一的水域,有一群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候鸟卫士,他们守望“远方来客”的到来和归去,见证了人鸟相处最动人的模样。
小天鹅张开翅膀呼啦啦地成群飞走,段庆县和吴国花在距水洼百米处赶忙停下脚步。望远镜里,受到惊吓的小天鹅滑行了数十米后复又落下。
“不能往前走了,‘哨兵’发现我们了。”段庆县取下望远镜递给段月琴,拽了拽手臂上鲜红的袖章。
几乎每周段庆县都会开着自己的三轮摩托车,从基地驶过二十余里崎岖的路途,来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的湖滨湿地。
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秋末冬初,70万只候鸟从西伯利亚、蒙古以及中国东北、西北飞抵鄱阳湖越冬。
都昌县拥有鄱阳湖水域面积平方公里,占整个鄱阳湖的三分之一,是越冬候鸟的重要驿站。在政府的引导下,都昌县居民自发形成一个个民间候鸟保护组织,共同维护湖区候鸟“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盛况。
▲鄱阳湖都昌湖区观鸟地图
苍白无力的“爱鸟人士”
清晨7点,段庆县按下发送键,用微博账号“渔民护鸟”发布了每月例行的工作总结。作为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护协会的会长,年1月1日江西省政府颁布鄱阳湖禁捕令后,段庆县彻底褪去了渔民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全职“护鸟员”。
协会基地位于都昌县西源乡,9名护鸟员按照墙上的值班表进行每天的湖区巡护。抽屉里厚厚一摞巡护日志,记录着护鸟员们与候鸟密不可分的生活细节。
第一次听说“护鸟员”,还得上溯到十一年前。年,在湖边和妻子撒网的西源乡塘口村村民段庆县偶遇了一名带着红袖章的老人。老人询问好奇走近的段庆县,“附近有没有人卖鸟?”,段庆县摇了摇头并反问:“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我是护鸟员。”老人这样说。段庆县喜欢湖面上展翅的候鸟,碰见湖边的捕猎行为也会下意识劝阻,但从没有想过,“保护候鸟”也可以成为一种职责。
老人叫曹意助,是鄱阳湖区第一家民间护鸟组织——西源乡小天鹅保护协会的会长。从小在鄱阳湖边长大的曹意助,对年年相见的候鸟有着特殊的感情。
年,退休回到老家的曹意助便开始自发保护候鸟,劝阻捕杀候鸟的盗猎者。“这轮不着你管。”在一次制止过程中,曹意助受到质问和攻击,脸被打得肿青,人被推进了湖边的烂泥中。
保护候鸟是曹意助认为自己应该去做的事,但面对质问,曹意助只能以法条进行解释,“爱鸟人士”的身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直到年,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找到了他。
两人进行了一场“合作”,在管理局的支持下,曹意助成立了西源乡小天鹅保护协会,让自发护鸟的人们聚集一起,不再单枪匹马、无所依靠。
▲段庆县和协会护鸟员在湖区进行救护受访者供图
“在泥泞中前行”
李跃担任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长的时间是年。那时湖区的候鸟保护事业才刚刚起步,渔民候鸟保护的意识还十分淡薄,破坏湿地、盗猎候鸟事件频发。一只小天鹅最多可以卖到元,抵得上一个普通渔民大半年的捕鱼收入。
布天网、撒毒饵、强光照,曾是盗猎者猎捕候鸟常用的招数。天网是一种捕鸟工具,制作时只需每隔30米到50米插一根竹竿,再在竹竿上布上三四米高的由白色尼龙丝织成的网。成片的天网能绵延四五公里,成为众多候鸟的葬身之所。毒药则多和鸟类喜爱食用的小鱼小虾搅拌在一起,作为毒饵撒在鸟类聚集地附近的低洼处。
管理局上下总共不过20余人,捉襟见肘,资金紧缺,李跃和同事只能租船开展湖区巡护,破坏天网、拾捡毒药,或将发现的毒药深埋在泥潭里,等湿地自然降解。
管理局位于离湖区较远的都昌县城,每当李跃一行人巡逻完上岸,不法分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捕猎工具放置,管理局只好不断地巡查,和盗猎者缠斗。“在泥泞中前行”,李跃这样形容过去的那段时光。
几年下来,李跃和同事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李跃清晰地认识到,光靠管理局的力量,根本无法保护好这占有鄱阳湖近三分之一面积的水域。李跃开始将视线投向了民间。
管理局当时处理的案件中,除了小部分是在巡逻时当场发现,更多的线索由湖区一些具有“朦胧”意识的居民提供。如果能将这一批人聚集起来,共同参与候鸟保护工作,或许可以改变现状,李跃想。
位于鄱阳湖西北部的多宝乡马影湖,是越冬候鸟抵达鄱阳湖的第一站。生活在多宝乡洞子里村的李春如,有着二十余年的从医经验,成了李跃在民间寻求帮助时的第一个联系对象。
▲管理局和民间组织开展联合救助右三为李跃受访者供图
“候鸟医生”李春如
在成为候鸟医生之前,李春医院、医院当了近20年的内科医生。
30多年前的一个暴雨夜,临近湖区的鸟巢一夜倾覆,殃及了数百只候鸟。第二天,李春如将受伤候鸟带回去,逐个进行包扎治疗,其中的大部分得以幸存放生。
在那之后,李春如开始频繁地救助临近湖区的伤病候鸟,既做“人医”,也做“鸟医”,“候鸟医生”之名渐为人知。在都昌长大的李跃担任管理局局长后,也时常将管理局收治的伤病候鸟送至李春如处进行救治。
年,管理局在愈发频繁出现的盗猎下不堪重负,李跃提出聘请“民间护鸟员”的想法,李春如成为管理局第一位正式聘请的护鸟员,也是鄱阳湖湖区第一名获得官方认证的民间护鸟人。
年,在一次马影湖区候鸟的救助行动中,李跃了解到李春如一年前购置了几间村委已废弃的房屋,没人居住暂时闲置。李跃萌生了建造“医院”的想法。
两人一拍即合,李春如提供医疗技术,管理局提供资金设备支持。在征得上级同意后,江西省首家医院——中医院在洞子里村正式成立。
医院建立十余年来,已经救治候鸟5万多只。院长李春如为每只候鸟都建立了病例档案,并记下候鸟出院时的体征,最后在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将其放飞。对于救治无效的候鸟,李春如亲手填好住院候鸟死亡报告单。
随着救治的候鸟越来越多,医院影响力日渐扩大,除都昌本地,星子县、余干县等邻县也有人送鸟来就医,甚至安徽、湖北等省外医院。管理局在候鸟救治上的工作压力大大减轻,湖边的村民在发现伤病候鸟后求助也更加便利。
生活在多宝乡的人们,从小便听说了李春如的候鸟故事。许多年前,李春如独自巡护,被盗猎的不法分子划伤右脸,彼时,还是中学生的村民马祖桃和许小医院。年,两人在村里成立了多宝乡马影湖大雁协会,分任会长和副会长,聘请李春如为“顾问”。医院共同负责着马影湖区的候鸟保护工作。
深刻体会到了民间力量的强大后,李跃意识到,如果运用得当,民间力量将成为鄱阳湖候鸟极其有力的“保护伞”。
▲李春如在湖边巡视图源网络
民间“保护伞”
段庆县与曹意助那天偶遇后,两人时常约定在湖边见面,同行巡逻护鸟。在担任了3年小天鹅保护协会的副会长后,年,段庆县在西源乡创办了另一家候鸟保护协会——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护协会。两家协会分区巡护,共同维护西源乡适宜候鸟栖息的湿地生态。
现在,位于都昌县的民间候鸟保护组织共有6家。根据候鸟分布的区域特点和工作重要程度,李跃实行分区责任制,给各民间组织划了具体的巡护区域,各协会安排人员轮流值班进行循环,并做好巡护记录。
位于鄱阳湖西北部的马影湖是越冬候鸟抵达鄱阳湖的第一站,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多宝片区成立的医院和马影湖大雁保护协会,是保障越冬候鸟的第一把“保护伞”。
位于水域东部的西源乡,有曹意助和段庆县分别管理的西源乡小天鹅协会和鄱阳湖野生动物救护协会。西源乡被称为“小天鹅之乡”,每年候鸟越冬时节,大量小天鹅聚集在西源乡附近的水域。两家协会共同维护着广阔东部水域候鸟的安全。
▲鄱阳湖野生动物救护协会所有的三轮摩托车摄/邱帆
苏山乡达子咀村是远近闻名的“苍鹭村”,苍鹭筑巢地离人居点最近只有二十来米,许多中外鸟类摄影爱好者都曾慕名而来。该地设有一家也是由村民组成的苍鹭保护协会。
除了定点的保护医院外,年管理局还成立了都昌县鄱阳湖生态摄影协会,负责湖区护鸟行动、候鸟风光的拍摄宣传。
近期,李跃预备在距西源乡20余公里的周溪镇建立一家鄱阳湖湿地保护协会。周溪片区涵盖大量湿地,是重点保护区域之一,平时,段庆县偶尔也会去附近进行巡护和垃圾清扫。
分布在都昌县鄱湖水域各个方位的民间组织,在管理局的引导和支持下,逐渐成为候鸟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有了“第一线”的民间护鸟员们,湖区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递给管理局,得以从宏观视角掌控水域情况的管理局就此挣脱“泥泞”。
▲鄱阳湖野生动物救护协会历年来的巡护日记,堆放在段庆县办公室的抽屉里摄/涂莉娜
“平凡中的闪光者”
李跃将多年来奋战在护鸟一线的护鸟员称为“平凡中的闪光者”。他们最开始都是住在湖区与管理局往来较为熟络的热心村民,在管理局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会对他们进行招揽。随着影响力的日增,有村民会主动到管理局报名。护鸟员的人数每年都在变化,最多的时候全县有三十多人。
对任聘的护鸟员,管理局每年都会进行培训,并在年末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即可发放下一年的护鸟员证书。也有个别护鸟员考核不合格被辞退。尽管大部分的护鸟员文化程度较低,但在管理局的不断督促和培训下,护鸟员们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只有小学学历的段庆县在一本又一本的巡护日志上记录下每一只近距离接触的候鸟的模样。他还托女儿购置了一部智能手机,上网搜索身边人无法解答的疑惑,并在多个社交平台创建账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达给更多的人。
从小受到耳濡目染的许小华跟随李春如的脚步正式步入护鸟员的道路后,买来了一本鸟类图鉴,仔细研究辨认着从小陪伴着自己的候鸟,这本图鉴一度令他爱不释手。
据李跃介绍,管理局每年会给护鸟员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数额的大小由管理局视财政情况来决定。以段庆县所在的鄱阳湖野生动物救护协会为例,专职护鸟员一年的护鸟费为元,如获评“优秀护鸟员”,还有元的奖金,这是民间组织一年的全部资金来源。大雁保护协会的许小华因为不是专职,所以每年只有元电话费补贴。
作为有39年护鸟经验的资深护鸟人,“我是因为喜欢才护鸟这么多年,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李春如说,“如果只是为了赚钱谋利,谁会去护鸟。”
李跃也坦言,在考核观察护鸟员时,不计较利益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品质。
▲巡护时,段庆县会佩戴上护鸟员的工作者和袖章摄/邱帆
▲段庆县组织协会护鸟员去西源乡的中学进行宣讲受访者供图
都昌新名片
参照今年2月发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鄱阳湖保护区共有种鸟类。除了李跃所在的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管理局外,都昌县林业局还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和鄱阳湖保护区都昌保护监测站,共同保护都昌湖区候鸟的安全。
更多的普通村民也在逐渐加入候鸟保护的队伍中来。由点及面,分散建立的民间组织带动了整个鄱阳湖区的护鸟氛围,“候鸟不能被伤害”现已成为当地人们的共识。共同描绘着“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美丽画卷。
都昌县被称为“中国小天鹅之乡”,据李跃介绍,每年的高峰期,湖区有近20万只候鸟,光是一条线路上就有余只小天鹅。随着候鸟保护体系的完善,“小天鹅之乡”、“候鸟之都”已逐渐成为了都昌县的名片。
在李跃的设想里,在未来,候鸟将不仅仅是生活在都昌县的人们最亲密的朋友,还将是整个都昌县最重要的品牌,“因为候鸟,人们才知道都昌”。
在发展以候鸟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的道路上,李跃已进行了一些尝试。年,在多宝乡马影湖,李跃和许小华携手打造了一家“候鸟书屋”,并不定期面向小孩推出自然课,李春如、李跃都是自然课的讲授人。除了是孩子们候鸟知识的学习乐园外,书屋现已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
李跃相信,人们如今对候鸟的保护,在将来一定会得到回馈,在经济得到发展后,当地人民亦无须前往外地务工赚钱,而是可以依靠受到悉心保护的“远方来客”们,获得可观的收入。
在12月中旬江西省开展的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期间,鄱阳湖越冬候鸟超过了70万只,其中约20万只出现在都昌县水域。都昌首创的“政府引导,协会组织,民间参与”的护鸟模式,效果已然显现。
对李跃来说,候鸟促进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管理局带来了更大的考验,在游客的高峰期,管理局的巡护工作将更加严密,“如果为了发展生态旅游影响了鸟类生存,那之前的工作就前功尽弃。”
冬季的鄱阳湖,水落滩出,远远望去,成群的候鸟站在湖区两边开阔的草洲之上,如长城一般。湿地滋润赣鄱,候鸟联通世界,候鸟守护者们的努力,让候鸟和脚下的土地都得以走向更远的世界。
-本文为级新闻班深度报道课程作业-
-指导老师:梁德学-
点击关键词查看精彩往期谢隽刘世南
孟范昆
胡剑云
田浩然
梁飞胡银泉
龚岚
尹松
邓超
孙平
丁旦
麻卫芳
李豆罗
席毅林
夏海波
郭名生
王磊光金晓梅
幼儿园实习生之死
“梦时代”跳楼少年城中村折叠
进食障碍
鸡娃妈妈
卫生巾互助盒
三个人的学校
国际不再恐同日
同志妈妈零废弃村落
非洲猪瘟
“拯救”保安潘有
考研者纪实
“造型”理发店调查
事实孤儿之家架空层搬迁博弈
ConnieMom
村播
寻亲记抗癌厨房
师大体育江湖
自闭症日
直击高考凡尔赛
希望热线
古着
剧本杀
大山守望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