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六朝展区有一幅六朝陵墓中的砖画,内容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据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林树中考证,该砖画之墓可能是南京西善桥壁画墓为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墓(成于景和元年,年)或后废帝苍梧王刘昱墓(成于元徽五年,年),画的母版极有可能是六朝著名的宫廷画家陆探微,画中极具陆探微画作的“秀骨清像”的风格。
宋前废帝刘子业,字法师,彭城绥舆(suíyú)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第六位皇帝。宋孝武帝刘骏长子,母为王宪嫄。大明八年(年),宋孝武帝去世,刘子业即位。刘子业在位时,凶残暴虐,滥杀大臣,就连他的叔叔也没能幸免。刘子业是历史上出名的暴君和无道皇帝,景和元年冬月(年1月),因刘子业的残暴,被叔叔湘东王刘彧(yù)等人弑杀,时年十七岁。葬于丹阳郡秣陵县南郊坛西。
刘昱,南朝宋第八任皇帝,宋明帝长子,平时喜怒无常。刚即位时,内畏太后,外惮大臣,不敢过于放纵,后来便越来越无所顾忌。在耀灵殿上养驴数十头,将自己所乘的马养在御榻侧。有一次,他竟要以领军将军萧道成(后来的齐高帝)的肚脐作为箭靶练习射箭,左右劝用骨簇,一箭射中肚脐,萧道成才免于一死。杨玉夫本是刘昱心腹侍从,一天刘昱忽然翻脸,咬牙切齿便要杀杨取其肝肺。刘昱种种恶行,不一而足。元徽五年,萧道成与直阁将军王敬则密谋废立。他们联络杨玉夫、杨万年等25人,杨玉夫、杨万年潜入,用刘昱床头防身刀将其斩杀,终年15岁,史称后废帝。
南京和丹阳地区目前一共出土并对外公布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有四座,包括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大墓、丹阳胡桥南朝大墓、丹阳金家村南朝大墓、丹阳吴家村南朝大墓四座。其中以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大墓中的竹林七贤砖画保存最为完好。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大墓于年4月发现,其壁画各长2.4米、高0.8米、距底0.5米。《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与荣启期4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是上起三国曹魏,中历西晋、东晋、十六国,下迄南北朝至隋统一,这一时期多战乱,国土长期分裂,朝代频繁更迭,士族地主的统治极端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但另一方面,儒家名教失去它原有的维系人心的力量,外来的佛教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和狂热信仰。处在纷争不息、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的士人阶层,由于对现实世界普遍感到绝望,不得不寻求各种精神寄托,其中有一部分人喜欢沉湎于艺术的创作、鉴赏和品评等活动。南朝陵墓砖画现已发现的有5处,均在江苏南京、丹阳一带。
在南京西善桥附近齐、宋后期的大墓、丹阳建山齐废帝陵、丹阳胡桥齐景帝陵墓内均出土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其人物形象、构图、风格基本相同,只是人物排列顺序和某些细节与题字略有差异,其中,西善桥出土的砖画在所有这些砖画中是艺术水平最高的。
嵇康为“七贤”之首,是一个豁达而有文采的人物。据文献记载,嵇康“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且常“弹琴咏诗,自足于怀”。砖画中的嵇康正在抚琴,微微扬头举眉,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神情,给人一种旁若无人之感。阮籍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喜好饮酒,且“嗜酒能啸”,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把手指放在嘴里吹口哨一样。在“七贤”中,有“嵇琴阮啸”之说。这块砖画中的阮籍侧身用口作长啸之状,很显然一幅嗫嚅忘形的样子。
砖画中对山涛有“饮酒至八斗方醉”的记录,可见山涛也是一个酒鬼。在这幅砖画中,山涛手执一酒碗,典型一个嗜酒如命的文士。王戎为人直率,不修威仪。此砖画中的王戎手舞如意,并配以钱箱、赤腿,姿态懒散悠闲,自得其乐。据文献记载,向秀“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秀乃为之隐解,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可见他是一个十足的道学家。
砖画中的向秀闭目倚树,似乎在对玄理深思。刘伶嗜酒如命,“止则操卮执觚,动则契盍提壶”,大杯小盅,来者不辞。砖画中的他手持耳杯斟酒,一副醉意朦胧之态。
阮咸通音律,擅弹琵琶,当然,这里的“琵琶”与现在的琵琶不同,它是一种被称为“阮”的弹拨乐器,相传这种乐器就是由阮咸发明的,有人把这种乐器叫做月琴。画中阮咸挽袖拨阮,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荣启期是春秋时代人,至于为何把荣启期和竹林七贤放在一起,可能是因为其思想与“竹林七贤”有相通之处吧。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更有以荣启期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画中的荣启期,端坐向前,鼓琴而歌,似乎在向学生们讲学,神态威严,的确有点楷模形象。
《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的原作者不论是顾恺之还是陆探微,都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提供了可靠而详实的资料,因此备受美术史界的高度重视。陆探微是南朝刘宋时期画家,在中国画史上,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