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父亲
作者,申月琴
歌声伴随我每一天,父爱一直在我身边……
70年代初,当时只有几岁的我,算是个能歌善舞的小姑娘。做教师的父亲是上海下放知青。隔几天就要到大寨田里忙文艺宣传活动,每次都带上我。在插着鲜艳红旗的大田里,在许多人的观看下,扎着两个小羊角辫的我,边唱边跳“我是公社小社员”“北京金山上”等歌曲。记得每回唱完北京金山上,还来个结束动作:“巴扎嘿”。惹得全场一片笑声。大寨田里的叔叔、阿姨们都夸我好聪明,特别喜欢我。
教书的父亲整天忙得很,只有晚上在家里教我们唱歌跳舞。那时候仅有的音乐设备就是个小收音机,每当收到好听的歌曲,我就会坐在地上听得入神。懵懂的我还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每回收音机里一播放“敖包相会”这歌,父亲就会放下手里活跟着机子认真的唱。小小的我虽然讲不出啥歌名,但能区别声音,也知道这是父亲最爱的一首歌。
有一天大清早,父亲在菜园里挖地,我和妈妈在灶台烧饭。收音机里传来了父亲爱听的那首“敖包相会”。我蹙地站起来,抱着收音机就往外跑,这突然举动差点把妈妈吓倒了,她不知道我去干嘛。我边跑边喊,父亲,父亲快来听“敖包相会”,正在闷头挖地的父亲听见我的喊声,立马甩下锄头,光着脚从地里跳过来接过收音机,我也挨着父亲全神贯注地听。只可惜歌已经播放了一半,听完觉得不过瘾,久久舍不得放下收音机。
有一天,放学回家的父亲手提着一个大机子,我和弟弟都急着问,这是什么,父亲说。是从学校借回的录音机,给我们听听。父亲介绍说,这录音机可以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再自己听。我们觉得好神奇,玩了一大晚上,兴奋得半夜都睡不着。
读初中时候,父亲为我们买了电唱机,有好多流行歌曲唱片。有一台属于自己家的机子,我和弟弟每天找歌唱来唱去,特别的骄傲和满足。父亲每次出差到县城里,都叫我们把想听的歌名用纸写出来,他到县城唱片店里为我们找这些歌曲。所以,只要父亲去县城一趟,我和弟弟都在家急切盼望着。
如今电脑上,只要你想听什么歌就可以搜索什么歌,不管是流行金曲、还是金典老歌,一下子就可以如愿。不需要在纸条上写歌名,更不需要抱着收音机飞奔到菜园。可惜,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好多年了。每当一首首好歌在电脑播放,每当一曲曲音乐在耳边回荡,特别是那首熟悉的“敖包相会”,我就自然想起和父亲共听这首歌的情景,不禁思绪万千,热泪盈眶……
个人简历:悠扬的琴声,真实姓名申月琴,汉族,年出生,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人,自由职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