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不绝的长沙民间戏曲
戏曲包括戏剧和曲艺,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皮影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中国戏曲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总是与其他文化元素的发展相伴随,并受到地域文化,以及政治、经济、哲学、心理学、文学等的影响。长沙是戏曲大市,种类繁多,流派纷呈。限于篇幅,这里仅对至今仍在流行,并作为政府送戏下乡项目的长沙湘剧、长沙花鼓戏、长沙弹词和长沙皮影戏作一简介。长沙湘剧和长沙弹词今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则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湘剧
湘剧明代从江西传入的弋阳腔到清同光年间已在湖南广泛流传,并与湖南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起来,产生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为湖南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声腔形式。弋阳腔即湘剧高腔。清同治、光绪年间高腔在湖南一直盛演不衰,而且一度流行演唱高腔的连台本戏。清光绪间长沙戏曲家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记述《精忠传》的演出情况:“同治元年(年)五月二十二日,晴。闻城隍庙演《精忠传》大戏,粉黛如云,游人若蚁,署中幕丁趋之,几空署焉。”杨恩寿从清同治元年至同治九年所记日记中,提及戏曲演出活动者余处,其中关于湘省戏曲活动多处。戏曲班社有17个,演出剧目共计多个。连台大戏有《精忠传》《封神传》。演得较多的有《二度梅》《玉堂春》《定军山》等。演出场所67处,长沙一地即有55处。分布在各个寺庙、宫殿、祠堂、会馆、官署及个别酒馆之中,仅祝融宫(火宫殿)演出就达40次之多。
湘剧在年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高腔、弹腔、昆腔和低牌子四大声腔。演员分头靠、二靠、唱工、小生、大花、二花、紫脸、三花、正旦、花旦、跷旦、婆旦12行,紫脸为其特有行当,以唱为主。表演重做工,大脚婆戏等戏路富有地方特色。积累了余支音乐曲牌,余个大小传统剧目,及近百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传统剧目以历史题材为主,有《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白兔记》《拜月记》《琵琶记》等,均有着严谨的表演程式,服饰和脸谱独具湖湘地方特色。
湘剧《拜月记》剧照左大玢饰王瑞兰李开国饰蒋世隆
弹腔也是一种影响深远的声腔形式,清代中叶流行全国各地,同时传入湖南,得到迅速发展。长沙湘剧用弹腔演唱的剧目占半数以上。长沙湘剧中的弹腔,是由二黄腔和西皮腔组成,南路为二黄,北路为西皮。咸丰、同治年间,湘剧弹腔盛行湖南各地。叶调元在《双皋竹枝词》中写道:“座中歌郎酒易干,应酬却比上台难。风流蕴藉谁称最?唯有湖南高十官。嫣然一笑总葫芦,春笋纤纤捧玉壶。长爪尚容搔背痒,蔡京何必羡麻姑。”叶调元自注云:“湖南人和班高十,名秀芝。美目巧笑,爪长六七寸,善饮不乱。应酬酒席,雅静宜人。”高秀芝演唱的当是弹腔。著名剧目有《赵宏观榜》《沙桥饯别》《闹金阶》《三战吕布》《法门寺》《程咬金庆百岁》等。
长沙湘剧今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曹汝龙系民国湖南省民政厅厅长、著名民主人士曹伯闻之后,代表作有《布衣毛润之》《古画雄魂》等。
长沙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杨恩寿《续词余丛话》记载,清光绪年间,“湘中岁首有所谓灯戏者,初出两伶,各执骨牌灯二面,对立而舞,各尽其态”。杨恩寿所说“灯戏”乃指宁乡一带“对子花鼓”一类的歌舞演唱形式。长沙花鼓戏就是在这种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劳动山歌、走场牌子和戏曲音乐发展起来的。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平江、浏阳、醴陵、益阳、沅江、南县、华容、安乡等地,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艺术种类。清代中叶以后,地花鼓与花鼓戏都很盛行。嘉庆《湘潭县志》记载:“六街三市,竞赛花灯,及花爆烟火诸杂剧。”光绪《善化县志》记载:“游民演采茶戏,每于二三月,乡僻聚观。”民国以来,长沙、湘潭一带的花鼓戏在城乡各地盛演不衰。
长沙花鼓戏因流行地域广,形成了较多的艺术流派,大致可分为长沙路、宁乡路、益阳路、平浏醴路、西湖路等。长沙路是流行长沙、湘潭、株洲等地的花鼓戏,主要在广大农村流动演唱。清末到民国年间曾在长沙、湘潭等城市演出,也有在茶社酒楼流动清唱的,叫“排街戏”。长沙因是省会,有较多机会吸收各路花鼓戏的长处和受到地方大戏的影响,所以曲调比较丰富,剧目很多,表演技巧较高。宁乡路是流行于宁乡的花鼓戏。同治以来,宁乡花鼓戏出现过繁荣时期,艺人众多,班社林立,尤其在广大农村,几乎每个村庄都唱花鼓调,有“宁乡出花鼓戏”的称誉。平浏醴路是指流行于平江、浏阳、醴陵等地的花鼓戏,剧目较多,曲调丰富。因靠近江西,曾与赣西采茶戏互相融汇,浏阳花鼓戏还受到浏阳祭孔古乐的影响。西湖路是洞庭湖以西的南县、华容、安乡、益阳及沅江一带的花鼓戏。音乐自然流畅,悠扬动听,著名的西湖调流传甚广,逐渐成为长沙花鼓戏中的常用曲调。长沙花鼓戏的声腔主要为川调、打锣腔、小调,计约多支。曲调本身可作多种变化,根据剧情的需要将同基调的多支曲牌连接起来,使之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展示剧情,刻画人物。
《刘海砍樵》为长演不衰的剧目。李谷一年轻时主演的新编花鼓戏《补锅》至今为长沙人津津乐道,其剧照为长沙民间戏曲留下精彩一笔。
花鼓戏《补锅》剧照李谷一(中)饰刘兰英钟宜淳饰兰英妈彭复光饰李小聪
花鼓戏《打铜锣》剧照凌国康饰蔡九李小嘉饰林十娘
长沙花鼓戏今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李小佳系清代两江总督李星沅之后,代表作有《打铜锣》《扯罗卜菜》等。
长沙弹词
长沙弹词源于古老的“道情”,流行于长沙、益阳、湘潭等地,有多年的历史。杨恩寿的《坦园文录》中,记述了长沙弹词先人张跛在同治二年(年)演唱《刘伶醉酒》时的情形:“以板鼓唱道情”“惟肖惟妙”。长沙弹词多为一人自弹月琴说唱。后来有了两人对唱,即一人弹月琴伴唱,一人以渔鼓筒板和小钱击节。早期都为街头流动演唱。内容多为“劝世文”和短篇故事。
长沙弹词艺人彭延坤
年后,长沙弹词开始进入书场、茶馆,说唱中长篇故事。年长沙市渔鼓弹词业工会有会员61人。传统长书有《岳飞全传》《残唐》《宝钏记》等;短段有《东郭救狼》《武松打虎》等。曲本散文、韵文相间,说唱结合,以韵文和歌唱为主。唱词多为七字句。长沙弹词音乐以弹腔中的“八板九腔”为主曲体,具有“平板”“慢板”“快板”“散板”等曲调板式。早期的唱腔简单,只有板式变化。后来吸收民间小调和地方戏唱腔,成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相结合的形式。具体说来为上下句结构的板腔体,有九板九腔。九板有平权、慢板、快板、散板、哭板等;九腔有平腔、悲腔、欢腔、柔腔等。不同的腔调分别用在各种板式中。平板是各种板式的基础,平腔是平板中用途最广的腔调。
长沙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剪影、演唱,并配以音乐。长沙皮影戏历史悠久,传说始于汉,盛于宋,但据考证,它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旧时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浏阳、望城、宁乡等地。清光绪以前,皮影戏的影人是用牛皮镂空制作的,花纹粗糙,也无色彩,后来经过艺人的努力,改用7层皮纸做的衬壳来制作,并雕刻出各种花纹,着上色彩,同时根据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脸谱。影人一般7寸左右。
长沙市博物馆藏皮影具
长沙皮影戏用湘剧和花鼓戏唱腔,一般为三人班,三人都具有吹拉弹唱的艺术能力。演出方式有整本和散句之别。整本必加登场戏;散句必加杂戏。在街巷乡间,如某家失火,就演两本影子戏以谢火神。整本的节目主要有《封神榜》《曹操发兵》《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等。散句的节目有《五更劝夫》《山伯访友》《小姑贤》《哪吒闹海》等。艺人在演这些散句时,必加杂戏,即选取一些发生在观众中的趣闻轶事,编排成戏,插在中间演出。由于长沙皮影戏制作和演出简单,戏中内容又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而深受城乡群众欢迎。南门外里仁坡有“凤凰班”;北门头卡子有“连兴班”;黎家坡有“菊兴班”;府正街有“同兴班”,共有60多块戏牌,多名艺人。民国初年,长沙有“天益”“秀雅”等40个皮影戏班,余名艺人。长沙皮影戏今分布在望城、浏阳两地。
作者陈先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