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单眼皮妈妈~
「生二胎后,16岁大女儿抑郁自残,用酒精喷妹妹」的事件,来自于网络上一位43岁二胎宝妈吴月琴(化名)的自述。
在洋洋洒洒8万字的日记中,对于二胎生活的日常,她这样写到:
她(16岁的大女儿)会拿酒精喷壶朝小宝脸上喷。小宝在被子上蹦,她就使劲一抽被子。她还拿着皮筋弹小宝的肩膀,都肿起来了。每次都把小宝搞哭,她还哈哈大笑。
在这段文字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大女儿的刁钻刻薄。而这,不过是大女儿表现出的冰山一角,割腕、轻生、易怒都是她的生活常态。
即便如此,作为母亲,吴月琴却始终相信:这不是她的本意,只是生病的状态!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为这位母亲的经历感到痛惜。但是,如果你能耐着性子听我讲完,可能就会颠覆你最初的认知。转而发出一种“自食恶果”的感叹!
因为揪其根本,大女儿从最初积极向上到最终确诊抑郁的背后,其实,这位母亲和她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刽子手”。
01家庭关系的严重失衡
众所周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稳定感的重要因素。
恰恰相反,在吴月琴近8万字的记录中,对老公的描述几乎寥寥。
生二胎后,因为小宝昼夜颠倒,说好了晚上10点到12点老公带娃,结果他自己睡着了,还是得我来。为此,我曾经三天三夜没合眼……
今年年初,我要带女儿到北京看病。我没有单独出过远门,连地铁都没做过。想要老公一起去,他不愿意,说来回车票多,吃住还得花钱……
女儿坐在窗台上,她爸把她拖下来,揪着她的头发狂扇耳光,用脚踹……
有一次,我和她爸吵架,她爸拿刀要捅我……
这就是在这个病态家庭中父亲的角色,粗暴、自我、没担当!面对家庭中的问题,这位父亲更像是一个缩头乌龟。
但更可笑的是,吴月琴还次次表示理解,自己毫无怨言、默默扛下一切。反倒认为是自己跟老公倒苦水,才导致他失去理智。
也正是吴月琴的假宽容,一步步加剧了夫妻关系的冷漠和亲子关系的紧张,也为孩子患病埋下了祸根!
02习惯性“压力转嫁”
在日记中,她写到:
初二的时候,她(大女儿)数学成绩只在及格线,我们找老师补课,提醒她如果连一中都考不上,会很丢人,经常拿她和别人比。
为人父母,我们都知道:盲目比较,是教育的大忌!
因为这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和自卑,渐渐地,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便习惯来自于外在的认可。
望子成龙的心其实每个父母都有,但心理学家武志红却认为,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心理转嫁机制”!
怎么理解?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在社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那样一来,我们也就获得了成就感。
对于这种“压力转嫁”,作者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这样讲到:
这是一种“双输”的局面,对孩子的危害很多,家长也不舒服。因为孩子不容易心存感激,很多家长觉得伤心,抱怨孩子不感激。
说到底,我们还是要进化爱的方式,给孩子留出充裕的空间,允许他们慢慢成长,一点点的提升。
03二胎家庭,关爱失衡
心理学家曾对个二孩家庭老大的心理做过调查:
16.4%的老大选择了伤害过二孩儿,45.2%的老大对弟弟,妹妹不听话吵闹,有厌恶情绪。另外有17.24%的老大选择了爸爸妈妈,偏爱弟弟妹妹,我不服气。
这是因为,在弟弟、妹妹年幼时,父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