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www.csjkc.com/yydt/m/634.html清明时节,绿色祭扫、鲜花祭祀的倡导深入人心。一束鲜花寄哀思,几个果品供先人,逐渐成为九江市民环保祭祀的模式。然而,受利益驱使,在陵园公墓区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现象:许多墓碑前的祭品被盗,无良之人将偷来的鲜花送去二次销售,将供果带回家享用。对此,公墓管理方也是气愤之极,但因防不胜防而无可奈何。市民反映:祭扫先人的祭品不见了几天前,市民高先生很偶然地发现祭扫先人的祭品竟不翼而飞。据高先生介绍,他4月3日到贺嘉山陵园公墓区祭拜父母时,插了鲜花,还在墓碑祭台上摆了贡品。4月5日,因妻子家里做清明,高先生又去了一趟墓园,可再来到父母的墓前时,他却傻眼了,“祭台上所有祭品全都不见了。”与此同时,高先生的妹妹表示4月4日去拜祭父母时摆放的祭品也不见了,而且祭台上面一片狼藉,好一点的鲜花全部不翼而飞,供品也全部消失,而且花盆都倒了,水溅到墓碑前到处都是。“这件事情影响很坏,我觉得不能不管。”高先生说,清明祭扫是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每年拜祭,他还会特意将父母的墓碑打扫一番,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祭品消失不说,墓碑也被搞得一团糟。墓碑前一片狼藉记者探访:有人别有用心地偷祭品4月9日下午,浔阳晚报记者赶到贺嘉山文化孝道园一探究竟。绕墓区走一圈后发现墓碑前面的祭品被一扫而空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其中,祭祀鲜花被糟践得最多:许多墓碑前,或是只剩几个插花的海绵块,或是留下一个空花盆。至于墓碑前面的水果供品,也只剩下空盘子。大多数墓碑祭台上一片狼藉:装供品的器皿被打翻了;盛鲜花的篮子或是插花基座东倒西歪,不被待见的少数普通鲜花则全被扔到地上。“祭品都是附近村民偷走的。往往是年纪大的老人偷鲜花,送到陵园外面进行二次销售;而小孩主要偷供果,将供果拿回家吃。”贺嘉山文化孝道园一位工作人员向浔阳晚报记者透露,“他们将好看的鲜花偷去便宜卖,很多做清明的市民并不清楚这种鲜花是二次销售的花。通常,我们只要发现有人偷祭品都会及时制止,但附近有人屡教不改。”管理方叫苦:防不胜防对此,贺嘉山文化孝道园总经理刘怡伶叫苦不迭:“公墓区一万多个墓碑,每到清明节,都会迎来祭扫高峰。我们做足所有保障,同时提醒祭扫的客人掐断鲜花花蕊,以防被人偷去进行二次销售,但一些客人不忍破坏买来的鲜花。偷盗祭品的多为附近人,他们用大塑料袋或是布袋将偷来的鲜花临时藏于墓园灌木林,然后趁机拎走。前几天,我们的工作人员就逮了个现行,一位中年妇女被抓,她随身携带的布袋子里面既有鲜花,也有供品。其实她是我们陵园的‘常客’,家里条件还可以,但总是喜欢来偷祭品。”刘怡伶带着浔阳晚报记者查看了公墓区的技防设施,浔阳晚报记者看到了安装于路口的监控探头,不时有工作人员巡查墓区的身影。“我们人防、技防都用上了,但附近村民不当一回事,在他们心里,自己偷点祭品根本不算事儿。加上墓区周边没有围墙,没有遮挡物,他们硬是‘踏’出一条通往墓园的路,祭品偷到手就开溜。我们也为此苦恼,多次召开员工大会,三令五申强调员工一定要管好家属,一旦有家属参与偷盗祭品,我们就会辞退相关员工。但附近有些村民就不同了,他们有的是惯偷,根本不听劝告。”刘怡伶表示,作为公墓管理方,他们对偷盗祭品的行为防不胜防,非常无奈。来年清明节前,将会考虑采用更加严密的防范措施和曝光无良行为的举措。浔阳晚报记者陈月琴/文徐田刚/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