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39.net/disease/a_6169820.html年5月8日晚,著名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虽说是享年,可她这一生,太不平坦。当孙女捧着她的遗像出殡时,多少人无不因她的坚韧顽强而落泪。其实,我对李世济并不熟悉,早些年,我一直听的是张火丁,后来才慢慢了解了程派。虽然听了很多年,了解过许多名家的生平,但于唱念做打方面,私以为自己仍然只是一个门外汉。我大学时喜欢上京剧,那时候才只窥探到了万花筒中的一隅,便已兴奋不止。而后得知其行当之丰富、流派之纷呈,更是惊叹万分。虽然,等到我再听到这些国粹时,她们已然没落了,似乎鼎盛时代的光耀不再。知道李世济,大概是年的《唐在炘作品演唱会》,从中听到了许多程派名段,但都与之前听的张火丁不一样。好在当时认识的程派名票徐强老师,解了我的疑惑,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为我这种初入程门的戏迷讲述新艳秋、李世济、张火丁三位对于程派艺术的发展有着其他继承人不可比拟的贡献。徐老师最初是看了李世济的表演才喜欢上程派艺术的,并且跟着李世济的录音学唱,其后又模仿赵荣琛和王吟秋,最后才归宗于师祖程砚秋先生。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李世济很红过,那时候的许多年轻人都是通过她的表演爱上京剧,爱上程派的。但在收获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她也遭受了许多质疑,有人说她把程派改的面目全非,有人说她不是程派弟子。但梨园行,即便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在他们成名的过程中,口诛笔伐之事也并不少见。时至今日,网络上在讨论梨园行的人事中仍可见刀光剑影。然而,随着了解的入深,李世济是一个根本无法让人释怀的人。李世济的父亲李乙尊经商,是上海名流,平时喜欢京剧。年,程砚秋在上海的时候,在一次宴会上,遇见了李乙尊和他12岁的女儿李世济,席上有人说小世济跟程大师长得很像,叫程砚秋不如认其为干女儿。程砚秋倒认真了,第二天很正式的带着银筷银碗金手镯去了李世济的家,拜访了她的父母,李世济向他磕了头,就此确定了父女关系。而据《程砚秋全传》(李伶伶著)记载: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程砚秋自己组班的秋声社去上海演出后,逗留了一段时间。当李世济的父亲提出让女儿拜程砚秋为师时,程砚秋是拒绝的,他希望李世济好好读书学医,学戏只是业余爱好,更不可下海。李世济父亲软磨硬泡,逼得程砚秋说出了过激的话:你不要把世济作为生财逐名的工具。李父见此,将女儿按在地上磕头,让她叫程砚秋“干爹”。这让程砚秋夫妇有些不满,但也不好说什么。对于拜师,李世济自己也说过,她叫程砚秋先生干爹的,但却不是他正式的徒弟。但自从认了干爹后,李世济也开始随着程先生系统的学习起京剧和程派。唐在炘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专业的高材生,中学时就开始跟着程砚秋的琴师穆铁芬和周长华学习胡琴。而后,又与两位学弟熊承旭(操二胡)、闵兆华(操月琴)组成业余的京剧乐队(这也是日后李世济组班后的职业乐队)。年在上海遇到程砚秋后,向他学艺,程师谓之三人为“三剑客”。也是在此时,他把自己的干女儿介绍给唐在炘,让李世济跟着他们一起学艺。年,李世济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但在年就辍学了。期间,她自己也向程师提出拜师的事情,都遭到了回绝。程砚秋反对她弃医从艺,更不同意她下海(四大名旦里只有程砚秋的子女未入梨园行,也许程师太清楚其中的艰辛,所以也不想作为干女儿的李世济进入这一行)。也许是赌气,也许是心有不甘,李世济辍学后就和三剑客自己组班北漂,而后又为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配戏,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然而直到年,年仅54岁的程砚秋大师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李世济拜师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就此成为她一生的遗憾。文革后,她重返舞台,是程派传人中第一个演出程师最为看重的剧目《锁麟囊》的,然而台下却只有头发花白的老年观众,如何获取年轻观众,是李世济重返舞台后需要考虑的。而此时,她与唐在炘已经结婚多年,妇唱夫随(伴奏),李世济在随后对程派的改革和创新中也有丈夫的许多付出,唐在炘在唱腔设计、戏曲创作、乐队改革方面颇有造诣(李世济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就是由唐在炘作曲的,百听不厌)。有戏曲评论家说:“自古挑班名家与新编戏联袂而生,可恨创意之才多创调之才少,创调而得传者少之又少,每思及此,就对唐李夫妇这对黄金搭档感佩不已。”可以说没有唐在炘,就没有80年代李世济的翻红。上世纪80年代,历经十年浩劫的人们在干涸的文化领域亟需滋养,港台文化的入侵似有填补这一空白,京剧俨然成了故纸堆。然而,李世济的积极改革,才让年轻人重新回到京剧舞台的观众席(现在我才明白,徐老师为什么说李世济对程派的发展有着其他继承人不可比拟的贡献,能够让年轻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04.html
上一篇文章: 威宁彝族火把节乌撒彝风文艺演出燃情登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