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诗看破碎无序的辞章
——年代以来汉语新诗声音与抒情结构的断想
翟月琴
(上海戏剧学院)
摘要:年代以来,城市诗创作尤其醒目。如果说城市心态和城市意识是城市诗的核心内容,那么探讨诗人与城市关系的重要桥梁便是声音,即汉语新诗的音乐性。诗歌文本呈现为破碎无序的辞章,诗人以碎片化的形式回应与城市相关的心理状态。较有代表性的是顾城《鬼进城》、《城》中的“跳”,宋琳《外滩之吻》中的“摇”,陈东东《外滩》中的“移动”,透过文本细读,从中分析声音所蕴藏的抒情结构。
与其忧虑汉语新诗的未来,倒不如聆听正在彼我身旁疯长的诗语到底为未来提供了哪些资源。回望30多年的创作,较为醒目的,当属城市诗。自年起,宋琳、张晓波等四人的诗歌合集《城市人》,叶匡政的《城市书》,梁平的《重庆书》,骆英的《都市流浪者》,杨克的《笨拙的拇指》,五部以城市为书写对象的诗歌相继问世,昭示出书写城市已经成为当下汉语新诗不可或缺的创作风尚。这一时期,诗人们不约而同地转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08.html